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李颖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710100 陕西 西安

【摘要】目的:探究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2023.3——2024.3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8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护理手段,比较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均有40例,所对应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结果:统计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5.00%低于对照组统计值22.50%,P<0.05。由患者就本次护理服务是否满意进行评价,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对于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正强化理论;SBAR沟通护理;不良心血管事件;满意度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冠心病,需要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正强化理论是一种以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增加正反馈的使用来强化和增强期望的行为[1]。SBAR沟通护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沟通工具,有助于在医护人员之间进行清晰、简洁、准确的信息交流[2]。相关研究表明,正强化理论可以激发患者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参与治疗;而SBAR沟通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确保信息传递准确,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3]。为此,研究收录80例患者,探究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对于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23.3——2024.3期间所收录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分组处理,分组方式为摸球法,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后,通过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展开此次对比分析研究。前者样本性别组成结构为55.00%的男性和45.00%的女性;年龄区间介于42-71岁,求取平均值(56.70±8.57)岁;后者样本性别组成结构为57.50%的男性和42.50%的女性;年龄区间介于45-69岁,求取平均值(57.25±7.33)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开展基础性的护理服务,其中包含了急救护理、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开展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1)正强化理论:通过表扬、奖励或肯定等方式鼓励患者按时服药和遵循饮食建议,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治疗习惯;设定合理的目标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奖励,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提高身体机能恢复速度;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监测的意识和习惯,如定期测量血压、监控症状变化等,以及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2)SBAR沟通护理:a.情况:护理人员准确而简洁地传达关键信息,包括患者主诉、病情变化等,以便于接收信息的医务人员迅速了解当前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b.背景:护理人员提供与患者相关的重要背景信息,如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便于医务人员判断和处理病情至关重要;c.评估:护理人员描述患者的当前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向医生传达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便于医生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并采取相应措施。d.建议:护理人员提出建议性的意见,例如建议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等,通过提供明确的建议,促使医生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冠脉再狭窄。

由患者出院前,就我院本次护理服务是否满意进行评价,根据患者自由意愿在非常、基本以及不满意对应框进行打“√”。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需数据计算借助SPSS22.0软件,涉及数据均为计数资料,以频数及构成比描述,x²检验。计算结果判定: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5.00%低于对照组统计值22.50%,P<0.05。详见表1

表 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冠脉再狭窄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0

3(7.50%)

1(2.50%)

3(7.50%)

2(5.00%)

9(22.50%)

观察组

40

1(2.50%)

0(0.00%)

1(2.50%)

0(0.00%)

2(5.00%)

--

--

--

--

--

5.1647

P

--

--

--

--

--

0.0231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由患者就本次护理服务是否满意进行评价,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详见表2

表 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0

20(50.00%)

12(30.00%)

8(20.00%)

32(80.00%)

观察组

40

28(70.00)

11(27.50%)

1(2.50%)

39(97.50%)

--

--

--

--

6.1346

P

--

--

--

--

0.0133

3、讨论

正强化理论是一种通过奖励和强化来促进特定行为的心理学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患者教育和行为管理方面,通过积极强化患者采取健康行为,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管理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4]。SBAR沟通护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沟通方法,由四个要素组成:情况(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和建议(Recommendation),医护人员利用SBAR模式可以向其他团队成员传达关键信息,如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计划调整等,从而确保全体医护人员都能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5]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统计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5.00%低于对照组统计值22.50%,P<0.05。由患者就本次护理服务是否满意进行评价,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正强化理论结合SBAR沟通护理模式,对于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良丽,管胜伟,范迎娜.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焦虑、抑郁状况[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06):1486-1489+1493.

[2]丁凤,戴莉.1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医院-家庭续贯式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3,21(05):134-137.

[3]刘沛.早期强化心脏康复训练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2023,43(10):86-89.

[4]杨明慧.正强化理论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6):2516-2519.

[5]王延萍,张会丽,张宁.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05):79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