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循证护理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华先丽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  404500

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中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参考组(n=39)和试验组(n=39)。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VTE发生率(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长期卧床;静脉血栓栓塞症;生活质量

长期卧床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面临多种健康风险,其中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最为常见[1-2]。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期形成后不仅可能引发患者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甚至猝死。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循证护理作为一种以最佳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方法,强调在护理过程中系统搜索、评价并应用当前最佳的科学证据进行决策,以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为此,本文选择78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中抽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参考组(n=39)和试验组(n=39)。参考组男女比例20:19;年龄40~72岁,均值(59.05±2.75)岁。试验组男女比例18:21;年龄39~72岁,均值(58.19±2.20)岁。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诊断为长期卧床患者,且卧床时间预计超过3周;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既往VTE病史;合并恶性肿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

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定期监测基本生命体征,提供日常饮食指导,按照医嘱确保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等。

试验组接受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选择经验丰富护士长、病房护士、物理治疗师、药师、临床医生组间专项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定期参加护理培训,学习操作技能、患者沟通策略等知识。(2)提出护理问题:收集患者病史信息,同时使用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其VTE风险,明确护理目标和重点内容。(3)查询循证依据:使用EMBASE等多个医学数据库,检索有关长期卧床患者VTE预防最新研究,筛选出相关性强、质量高研究文献,提取干预措施等关键数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风险定具体护理计划。(4)实施护理干预:每2h改变一次患者体位,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使用间断气动压缩装置,减少因长时间不动引起的血液静滞;采用易于理解的材料和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属教育静脉血栓栓塞症危害、风险因素、预防措施、早期识别的重要性等;根据患者栓塞风险评分,给予其合适的抗凝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为患者设计含有足够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方案,并鼓励其参与社交和休闲活动,并在身体允许后指导其进行床上或床边活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增强自我照护能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参考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和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VTE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VTE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VTE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护理7d

护理14d

总发生率

参考组

39

7(17.95)

3(7.69)

10(25.64)

试验组

39

2(5.13)

1(2.56)

3(7.69)

x2

4.523

P

0.033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参考组

39

63.54±5.84

78.94±4.21

试验组

39

64.02±5.39

88.02±6.10

t

0.377

7.651

P

0.707

0.000

3讨论

VTE是长期卧床患者中一种常见并发症,此类患者因为长时间不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流动缓慢,进而增加血液凝固机会,从而形成血栓。而当这些血栓脱落后可能会导致肺栓塞,严重威胁生命安全[3]。此外,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身体机能降低,进一步减缓血液循环,增加VTE风险。在常规护理中,实施的护理干预普遍缺乏个体化调整和科学评估,难以完全应对所有高风险患者需要。相对而言,循证护理基于最佳科学证据,不仅包括对现有最佳实践的综合评估,还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措施的调整和优化,临床效果显著

[4]。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VTE发生率低于参考组,这是因为循证护理在制定护理方案时更加精准识别患者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提供最适合的干预措施,如对于具有高风险VTE患者,循证护理推荐更加积极的药物预防策略,直接阻碍血栓形成。与此同时,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原因在于循证护理强调个体化护理和全面教育,这能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信任和满意度有关,同时减少由于VTE带来的痛苦不适。此外,循证护理中包含的社会支持措施也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惠仙,李洁枚.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140-143.

[2]王丹凤,王晓玉.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健康行为自护能力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11):172-175.

[3]何晓,张藕,谭允莹,等.循证护理在HOLEP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8):142-145.

[4]薛婷,贾姗.循证护理在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3,47(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