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郭际会1,2

1.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焦作分公司   2、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少洛分公司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关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企业人力资源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在全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并提出了几点优化对策,以期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义;优化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涵盖了职工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意义重大。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人力资源具有极强的能动性和可塑性,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解决企业职工“选、任、留、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还能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其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提升职工职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可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标准,便于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简化工作流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强人力资源原理,有利于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节约劳动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大幅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涵盖内容较多,为了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笔者从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与薪酬六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具体如下:

1、招聘与选拔

在招聘与选拔环节,企业为了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招聘需求,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人才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在发布招聘广告时,企业可以明确列出所需的胜任力特征,使应聘者更加清楚地了解职位要求,从而吸引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在选拔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胜任力模型对应聘者进行评估。通过设计与胜任力特征相对应的面试问题和测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应聘者的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从而筛选出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候选人。此外,胜任力模型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标准,帮助企业在众多应聘者中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在企业职工选拔与配置中,为了做到人—职位—组织三者之间的匹配,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制定不同的工作评价标准,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在实际操作中,重点在于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考察不同岗位职工深层次的内隐特征,怎样的测验或面试设计才能有效招聘到需要的人员。如经理岗位,应聘者的潜在思维方式、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领导能力更为重要。所以,对于经理级别的人才可以运用情境设计,设计一个任务让应试者与企业职工一起完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尽可能真实地发现求职者的个人特征,评价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工作所需要的关键胜任特征。并运用胜任模型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人员招聘录用的质量,有利于降低人员流动率和管理成本,促进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培训与发展

在培训与发展方面,首先,企业应明确培训目标,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这不仅可以提高培训效果,还可以节省企业的培训成本。其次,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因此,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通过评估职工的综合素质,为其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和发展路径,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真实、精确地评估,便于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实现培训目标。

3、绩效与薪酬

在绩效与薪酬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企业绩效管理而言,需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通过将绩效与职工发展相结合,企业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职工的工作表现,从而为薪酬调整、晋升等决策提供依据。第二,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通过将薪酬与绩效挂钩,企业可以激励职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才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第三,加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通过评估职工的工作现状和发展潜力,企业可以识别出具有潜力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不仅可以激发职工的职业发展动力,还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质量、高要求的人才。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提升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水平等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帮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1、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古时候便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等说辞,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为此,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转变以往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想要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并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强调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企业发展中,明确职工的重要地位,不仅只当职工是有价格标签的劳动力,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将职工当做是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第二,建立职工导向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也是对企业职工的管理,如何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必须站在职工的角度,将满足职工需求和期望作为出发点,设计与职工特点、职业规划、发展需求等要素相符的管理措施。第三,加强职工参与和民主管理,鼓励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提升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水平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为了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水平,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其中包含各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岗位发展趋势以及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等信息。利用这一数据库,企业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预测以及企业战略规划,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招聘时更加精准地锁定目标人才,还有助于企业提前制定人才培养和发展计划,确保未来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够满足企业的战略需求。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需要定期交流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和预期变化,为人力资源部门及时调整规划策略提供帮助。同时,企业也需要与外部市场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市场调研、行业研讨会等方式,及时捕捉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很关键。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重点集中在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方面,对于职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整体发展关注度明显不足。基于此,需要转变这种思路,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要关注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福利等措施,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健全人力资源供应体系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重视人才选拔、培养等工作。一方面,在人才选拔环节,建立标准化的评估体系,包括面试、心理测试、实际操作考核等多种方式,通过评估,可保证选拔出的人才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环节,根据职工的工作现状和发展需求,企业可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比如培训课程、导师制度、轮岗实践等,旨在帮助职工提升专业素养,满足岗位需求。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定期对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5、完善人才保留和发展机制

人才保留和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人才发展方面,企业应关注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职工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帮助企业留住关键人才,提升企业整核心竞争力。此外,为了完善人才保留和发展策略,企业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企业文化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应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同时,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精神激励等多种方式,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职工需求呈复杂化、多元化特点,若一味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职工的个性化需求。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进而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率,为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薛凌烟.谈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选择[J].商讯.2019,(30).135.

[2]廖周林.绩效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23).31-32.

[3]施阳丹.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分析[J].营销界.2021,(24).142-143.

[4]张亚娟,张亚楠.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149-149.

[5]王玉峰,宋彬彬,王树进.激励性薪酬对研发人员主动创新行为的影响 --创新意愿与组织创新氛围的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20,(5).

295-303.

[6]董海.促进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探索[J]. 商业观察,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