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共育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2

校企协同共育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郭振杰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面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面临的体制机制建设缺失、校企资源未有效匹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等现实困境,依托山东省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为抓手,从体制机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时间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成果,给出了校企协同培育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的模式和样板,为全国同类职业院校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一、前言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育人理念相对滞后,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不够完善,培养定位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学校教师“下不去”、企业大师“出不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不足问题,学校以校企共同立项的省级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为抓手,开展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探索校企协同体制机制问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系统布局现场工程师人力资源开发,为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破解之道。

二、我校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改革实践探索

1.构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体制机制

(1)构建校企协同管理机制

校企联合组建了现场工程师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项目下设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专家指导委员会。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校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制订规章制度,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行。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对项目建设的内容、标准要求、培养定位进行指导。

(2)健全项目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现场工程师项目学员培养成本及校企分担办法》《现场工程师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制度,按照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保障了项目健康有序运转。

按照各项制度,项目建立了规范的管理运行流程,组建了专兼结合的管理团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管理、管理运行,做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行。

2.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1)创新结构化教学组织形式

基于真实生产任务,以岗位师带徒形式灵活组织教学,开展了工学交替、交互训教。学校导师承担了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企业导师独立承担了部分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践项目教学、岗位实习教学等课程。

创新“现代学徒制”教学法和“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学习人文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到企业开展岗位认知见习;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企业师傅到校给学员传授专业知识、在企业利用空中课堂为学生传授企业真实案例知识,并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短期实践,由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完成部分核心技能练习;第三学年上学期,企业导师在学校和企业岗位带领学生完成综合实践项目训练和职业技能考试,下学期去企业生产岗位实习,完成一线顶岗阶段,同时校企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工程实践项目设计(见图1)。

C:\Users\gzj\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60\wps1.jpg

图1  教学组织及教学进程安排图

(2)改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创新意识、拼搏精神。通过“空中课堂”“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企业老师在企业现场通过空中课堂,完成课程讲授。校内教师通过空中课堂将学生模仿、练习和操作画面传递给企业老师,方便企业导师指导、评价学生。

3.重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了“名师+名匠”双元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将企业生产案例,行(企)业标准,技术技能竞赛标准等对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转化为教学内容,将岗位任务与专业核心课程一一对应,搭建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三个专业课程平台和“公共+课程+综合+生产”四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平台,保证了各个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逐一落实到位。

4.项目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组建了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元结构团队,制定了项目负责制和集体备课、协同教研、专题交流、定期沟通任务进展等配套管理办法,健全了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强化了项目任务成果导向,根据团队教师承担的任务完成质量、进度和成果等维度,重点考核目标达成度,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体、多种绩效薪酬结合的薪酬体系,激发了团队教师干事创业活力。

5.项目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项目组研究构建了质量监控系统,将企业岗位任务和标准转化为教学资源和评价标准,渗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1)创新了多维多主体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项目组设计了考核评价方案,明确了考核项目及评价内容。将职业素养、劳动精神、学习成效、创新意识、学习时长、测试成绩、参与度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将质量意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纳入考核管理。采取多维多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明确考核主体为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学生。依托信息技术,实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校企全过程参与评价,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见图2)

C:\Users\gzj\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60\wps4.jpg

2  考核评价体系图

(2)科学设计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基于国际先进标准理念,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解落实到课程中,分课程选择考核形式及组织方式,保证课程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制定了学习成果与考核对应表。明确每门课程占整个课程体系的比重,及对应的学习成果,使学生清楚每门课程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和成果要求。

制定了课程成果与考核对应表。明确每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及考核内容,以及各项考核占课程考核的比重。

四、结 语

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国家技能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层次化和类型化转化的体现。基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对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催生出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围绕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目标、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给出了“淄职实践”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模版,为全国同类职业院校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未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结构化变革提供了启示。

基金项目:中国电子劳动学会2023年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发展立项课题(项目编号:Ceal2023108):淄博职业学院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协同共育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模式和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