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四边孔综合征 1 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1

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四边孔综合征 1 例

孔令忠

亳州市人民医院   康复科二病区(针灸)

四边孔位于肱骨内侧与肩胛骨外缘之间,是由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肌腱及肱骨外科颈内侧组成的四边形孔隙,其中有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穿行。四边孔综合征即二者在四边孔处受压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 状,主要表现为四边孔压痛,伴肩臂外侧感觉障碍、三 角肌功能受限等。该病临床少见,因症状缺乏特异性, 常与颈椎病、肩袖损伤、臂丛神经损伤等混淆。笔者在临床跟诊时发现1例非典型症状病例,现分享如下。

病历介绍 患者,女,58 岁,主诉“左上臂疼痛伴无力半年余”,于 2023年8月2日初诊。入院前半年患者因长期抱孩子,出现左上臂后外侧疼痛,起初为隐痛,无关节活动受限及其他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自觉左上臂及肩后侧刺痛,呈持续性,夜间无明显加重,伴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肘关节提重物无力,长时间家务劳作后加重。患者先后多次于当地医院骨科、推拿科就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肩袖损伤”,予肩颈推拿、止痛药口服(具体不详)、肘关节局部敷药等治疗,疼痛可缓解,肘关节无力症状仍有,辗转至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结核、肿瘤等病史,否认肩关节外伤史。刻下症:左上臂后外侧持续刺痛,无上肢及背部放射痛,伴左上肢乏力,肩关节外展、外旋受限;胃纳可,夜寐一般,二便无殊;舌淡红苔薄白,舌边有瘀点,脉弦细。查体:心肺无殊,腹平软,无压痛,颈软,无抵抗,上臂疼痛VAS 评分 5 分;左肩外旋 0 ~ 30°、外展 0 ~ 80°,内旋、内收、后伸正常,左三角肌浅感觉减退,左侧四边孔压痛(++),疼痛弧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霍夫曼征(-),左前臂肌力、肌张力正常,肘关节活动均不受限,前臂伸肌牵拉试验(-),上肢腱反射存在。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 CT 平扫示“颈 4 ~ 5、5 ~ 6 椎间盘膨出”。

西医诊断:四边孔综合征;中医诊断:肩痛,气虚血瘀证。治宜补气活血,化瘀止痛。

针灸治疗:患者坐位,取患侧肩贞、臑腧、肩髃、臂臑、曲池、阿是穴,选用 0.30 mm×40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进入,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肩贞、肩髃、小圆肌上阿是穴各予温针灸两壮,待艾炷燃尽后拔针,共40分钟。刺络拔罐:定位触及患者小圆肌的条索状结节,以及压痛明显处为中心直径3 cm,碘伏消毒,选用一次性采血针均匀点刺出血,再用一次性塑料罐拔罐,留罐5分钟,共拔出瘀血约5mL。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臂刺痛感较前减轻,提物时肘关节较前有力。专科查体:VAS 评分 2 分,四边孔压痛(±),肩关节外展0 ~ 120°,外旋 0 ~ 50°。嘱患者完善肩关节超声及肌电图检查,居家注意患侧保暖,避免肩部大幅度动作诱发疼痛,不适随诊。

8月5 日二诊:患者自诉症状较前均减轻,抱孩子后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查体:VAS 评分 3 分,四边孔压痛(+),其余同前。效不更方,嘱患者居家减少家务劳作,避风寒,加强小圆肌功能锻炼。

针灸治疗每周3次,刺络拔罐每周 1 次,治疗两周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正常,肘关节无力感消失。两周后电话随访,疼痛未复发,无活动受限,可正常居家工作生活。

按  肩贞与四边孔解剖位置相近,《针灸甲乙经》曰:“肩贞,在肩曲胛下,两骨解间,肩髃后陷中”“(手臂)麻痹不举,肩贞主之”,提示肩贞穴正在肱骨与肩胛骨之间的肌肉凹陷中,且肩贞主治肩痛、上肢不遂等疾病;在定穴时,从肩后纹头开始,沿肩胛骨外缘向上触摸,触及有凹陷感且患者压痛明显处,即为肩贞穴。肩髃、臂臑、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均可治疗肩臂疼痛,上肢不遂,虽患者疼痛局限于肩臂后侧,然阳明经多气多血,考虑病程迁延,总属本虚标实之像,针刺阳明经穴可行气活血,通利关节。《灵枢·经筋》曰:“以痛为腧”,《太素·经筋》又注:“言筋但从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腧也”,故沿疼痛区域按压,寻找压痛点即为阿是穴,刺之以散结疏经通络。灸法有温经散寒,补虚培本,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在针刺治疗时,予温针灸以将热力渗透入体内,达到温通经脉、益气活血的作用,于肩贞及阿是穴温针灸两柱,以弥补普通针刺在温补上的不足。《灵枢·九针十二 原》曰:“凡用针者……苑陈则除之”,患者痹痛日久, 久病必瘀,恶血留内,致经脉不通,故在小圆肌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最明显处,予刺络拔罐法,宣散壅滞之气血,尽可能排出瘀血,祛除邪气,改善血液循环,达到祛瘀疏经通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