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因素及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2

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因素及治理对策

吴静

库车市水资源总站    新疆   842000

摘要:水土流失不仅是我国社会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而且也是造成社会贫穷的根本原因。是全国粮食、石油、林业等重要生产基地,其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影响着区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计,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了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筹措等措施,为治理农田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因素;治理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田耕地也应向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加以整治基础设施,改进低产农田耕地,改进农业生态,更好地发挥农田耕地保土蓄水功能,助力提高农田耕地生产力,切实减轻农民种植负担,促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1农田土地整治必要性

为彻底改善耕地基础设施老旧,水资源浪费严重,机耕路较窄,机械化程度低,土地耕种成本较高,农户种植负担较重,农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嘉峪关地处冲击平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地势平坦,农业基础较好,耕地土层深厚,较适宜耕作,土地整理难度相对较小,并且近年来新城镇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后收益不断增加,进行土地整治的积极性高。部分耕地为水浇地,由于耕种难度大,均已撂荒,已有水利灌溉设施老旧,为恢复撂荒耕地,配套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嘉峪关市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建设项目,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操作平台,为项目涉及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贯彻落实大力开展农田整治,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质量等级,提升生产能力,同时将中央提出的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政策落到实处,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地保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因素

2.1过度开垦

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对区域内的农业行业进行整体的发展,并且要从本质上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要想使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就必须对耕地的周围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处理,根据前期设计的图纸,对耕地进行平整、整地等作业,从而提高耕地的经济价值。在此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整个生态区域会被分割,从而造成后期过度开垦耕地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水土流失的几率,从而产生一个恶性循环。

2.2监管力度不大

在农业灌溉项目启动期,要全面提高农业灌溉项目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就必须要在农业灌溉项目启动期,构建健全的农业灌溉项目监管体系。在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行单一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因此,监督管理工作仅仅局限于现场进行,而忽略了对周围环境的监管。因此,在后续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时候,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从而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

2.3植被破坏

大多数农田水利项目均会在靠近耕地的河流中修建,对周围的植被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中的局部围垦及水土条件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农业灌溉和农业灌溉等方面的原因,在农业灌溉和农业灌溉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大多数农业灌溉工程中,都会在临时性地点发现大量的建材,并且由于工程的实施,当植物受到损害时,其对土壤的影响就会产生改变,从而造成土地荒漠化。

3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3.1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宣传力度,制订治理方案

为解决当前水土流失防治意识中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对水土流失防治意识。基于这一点,各个部门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水土流失防治理念,共同制定水土流失防治计划,并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进行综合防治。第一,在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初期,水利局要与建设单位、国土资源局、施工单位等多方面进行相关的宣教工作,使所有相关单位都意识到防治水土流失对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认识和认识,各级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形式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第二,各个部门要积极地转变水土流失防治的理念,在注重水土流失防治的同时,也要做好事前防范与事中防治的工作。特别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启动以前,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气象因素以及农业生产需要,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并进行预防性的管理。

3.2管理和监测问题

水土保持措施的管理和监测是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管理和监测不到位、缺乏有效手段等问题。为解决管理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和制度。政府可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落实水土保持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推进。对于监测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水土保持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网络和站点,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及时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同时,借助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监测和评估,提高监测效率。除了加强管理和监测,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参与度。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3.3综合治理和合作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和加强合作的策略。仅依靠单一的水利工程往往难以完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因此,结合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等多种手段,形成综合治理方案是关键的策略之一。综合治理方案可以通过综合运用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风险。这包括采用生态恢复、土壤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来增加植被覆盖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和速率。在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各种措施的效果,以达到最佳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领域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因此,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是解决水利工程对水土流失治理挑战的关键。不同部门和领域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效果。例如,通过水利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可以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规划,并结合农业实践推动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同时,还可以加强环境保护部门与水利工程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环境评估标准和管理要求,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结束语

通过对农田耕地采取科学整治和有效规划,可以一定程度增加农田耕地范围,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便利、可行方面创造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减少耕地损失和土地退化现象,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升级基础改造和水土保持防治,提高耕作条件,利于现代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文明,村貌整齐,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江玉军.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5(051):356.

[2]田利强,潘超.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1.

[3]陈广志.关于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治理路径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