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9
/ 3

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分析

盛华明

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441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各项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与发展。航空运输业在此背景下,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航空维修方面。航空维修企业是整个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条航空链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因此,对航空维修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阐述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分析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改进策略

前言:航空维修企业提升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仅有助于航空维修企业及时发现自身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且在制定改进措施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来不断强化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以及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前航空维修企业在实现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足,例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下、人才短缺等,这使得航空维修企业,这使得航空维修企业面临更多的困难如安全事故频发,给自身和乘客带来巨大损失等。严峻的形势要求航空维修企业必须正视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问题,积极探索改进策略。

一、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表1 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原则

详细说明

合法合规性原则

遵守国家法规、严格执行标准

安全性原则

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安全标准

责任把关原则

明确安全责任体系、责任落实机制

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合规性、安全性、责任把关等原则(见表1),具体阐述如下:

合法合规性原则。在航空维修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其中,合法合规性原则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石,它确保了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从而有效预防安全风险,保障航空器维修的质量与安全[1]。航空维修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安全生产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企业需及时关注法规的动态变化,确保企业运营活动始终与法律要求保持一致。航空维修行业涉及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企业需确保这些标准得到严格执行。这包括但不限于维修程序、质量控制、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标准。通过严格执行标准,企业能够提升维修质量,降低维修风险。

安全性原则。在航空维修企业中,人员的安全是企业最应关注的首要问题。企业应建立健全人员安全保护机制,包括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确保员工在维修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修设备的安全稳定是保障维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2]。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于老旧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新替换,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作业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着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应确保作业场所的整洁、宽敞和明亮,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另外,航空维修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3]。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维修工作都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含四大部分,如图1所示。

bdshare_original(31)

图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容

责任把关原则。航空维修企业作为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一环,必须构建清晰、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这包括从企业管理层到一线维修人员,每一层级、每一岗位都应明确自身的安全职责和权利。通过建立详细的岗位安全职责说明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清晰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从而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局面。航空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对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安全职责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4]。同时,通过设立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将安全绩效与员工薪酬、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激发员工履行安全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目前,航空维修企业在法规遵循方面普遍表现良好,能够按照国家以及该行业的标准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诸多航空维修企业都开始优化。最深的管理流程,希望能够减少繁琐,提高管理效能。在设施与设备方面,大部分航空维修企业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维修和保养状态。另外,在对外开放与合作方面,一些航空维修企业逐步开展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在此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在提升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目前部分航空维修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下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航空维修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不少航空维修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首先,航空维修企业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往往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使得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依据制度进行操作,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误。制度的更新和完善也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导致一些制度条款与实际工作脱节,难以有效指导安全生产。

(二)信息化水平低下

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信息化水平低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在航空维修企业中,信息化水平低会导致重要的安全信息、操作指令和维修数据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人员。这导致员工对维修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造成操作失误,从而影响维修质量和飞行安全。第二,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不足。企业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无法对维修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这限制了企业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改进维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安全风险的能力。第三,监控手段有限。信息化水平的不足也会限制企业对维修过程的监控能力。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企业难以实现对维修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5]

(三)人才短缺

航空维修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且要求高。然而,目前市场上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才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需求。企业在面对复杂维修任务时,难以找到具备足够技能和经验的人才来应对,从而增加了安全生产风险[6]

目前一些航空维修企业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内容过于陈旧或与实际工作脱节,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无法有效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存在与需求脱节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导致培训内容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航空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优化管理制度

航空维修企业应提升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航空维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针对企业特有的安全风险点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施策。制度内容要具体、详细,能够明确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的操作规范、责任主体和流程步骤,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还应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不应仅仅是纸上谈兵,更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因此,航空维修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时,应注重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或复杂的表述,确保员工能够准确理解并严格执行[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随着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应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其始终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保持一致。此外,还应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强化内部监督制度。内部监督制度应明确监督的主体、对象、范围和方法,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监督结果应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改进。内部监督制度应遵循一定的结构进行排版和布局,包括总则、监督职责、监督程序、监督结果处理等内容,使制度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另外,在制定和执行内部监督制度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确保监督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都应受到严厉查处,以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秩序[8]

(二)推进信息化安全生产管理进程

推进信息化安全生产管理进程,需要航空维修企业积极引进有效的安全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注意系统的选择与定制,如选择适合航空维修企业特点的安全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或者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开发。系统应具备数据录入、存储、分析、查询等功能,能够满足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同时,注重数据的整合与共享。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数据整合与共享。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人员,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另外,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功能,对关键维修过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航空维修企业还应提升监控的信息化水平。可以引入智能监控设备,在维修现场引人能监控设备,如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实现对维修过程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这有助于企业实时掌握维修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监控与指导。企业可以设立远程监控中心,对维修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必要时通过远程指导帮助现场人员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现场人员的工作压力。另外,利用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管理漏洞。根据分析结果,对维修流程、操作规范等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三)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人才引进方面,企业需实现精准定位人才需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薪酬福利制度。航空维修企业需要明确所需人才的专业背景、技能和经验等,从而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并胜任工作。利用招聘网站、社交媒体、行业展会等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关注。同时,企业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园招聘、实习项目等,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在此基础上,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如绩效奖金、年终奖、五险一金等,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9]

人才培育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即根据员工的专业背景和岗位职责,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同时邀请行业专家、资深员工进行授课,分享经验和技术。也可以推行导师制度,为新入职员工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员工快速融入企业,掌握工作技能。最后,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

另外,企业还需制定合适的人才激励与留用策略。如倡导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推行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员工奖、技术创新奖等奖项,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供晋升机会,建立明确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路径,让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更愿意长期留任。

四、结语

航空维修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予以解决,不仅会限制其发展,更会带来更多的损失。在此背景下,航空维修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维修质量和安全生产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遇见的问题,例如,可以通过优化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安全生产管理进程以及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育等策略,来不断补足航空维修企业的短板,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和水平。这不仅能够减少更多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促进该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曙光.S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

[2]丁飞.A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21.

[3]刘少华,尚永锋. 通航企业维修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2022,19(26):5-11.

[4]张静. 中国航空维修市场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应对[J]. 现代企业,2024(2):42-44.

[5]蒋刚毅.通用航空维修分类管理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0.

[6]王静.航空维修企业器材库存结构的优化[J].航空维修与工程,2023,(07):30-33.

[7]孙斌.航空维修工程精细化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0.

[8]赵贵强,王少博.航空维修企业智能化维修管理平台构建探究[J].电子测试,2022,36(18):66-68.

[9]秦仪.G航空维修企业人才梯队培养体系诊断及改善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