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麦的文化传承及其教育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呼麦的文化传承及其教育功能

姓名:其日莫拉图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满都拉镇人民政府党群服务中心

单位邮编:014526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呼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回顾了呼麦的历史,对其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以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文章通过呼麦的发展及呼麦的文化传承策略两方面着手,对呼麦文化传承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能增加各界对呼麦的理解。最后,文章又对呼麦教育功能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以期可以令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呼麦的文化传承工作的传承和弘扬中来。

关键词:呼麦;蒙古族;文化传承;教育功能

引言: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呼麦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其文化传承及教育功能具有显著的特点和重要性。只有不断探求新的传播途径、传承方式等,呼吁群众关注并参与到呼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才能令该项文化的教育价值被最大限度发挥,进而推动该项宝贵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

一、呼麦的历史

“呼麦”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其历史可追溯到匈奴时期,在蒙古族形成之际便已初现端倪。蒙古族的传说中记载到“蒙古族先民在深山劳作时,被诸多山谷回响等自然之声所震撼,通过对此类自然之声的不断模仿,而逐渐演变成为呼麦。”对于蒙古族人来说,呼麦不仅仅是一种歌唱技巧,更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载体。当呼麦面临失传的危险时,蒙古族艺术界的先驱者们均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学习和研究呼麦的演唱技巧,成功接过了这一艺术传承的重任,为该项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

二、呼麦的文化传承

(一)呼麦的发展

一方面,是内蒙呼麦发展:内蒙古的呼麦艺术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逐渐在本土得到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整体趋势欣欣向荣。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才致力于呼麦的演唱与传播。以呼和浩特和锡林浩特两大地区为核心,呼麦艺术正逐渐形成集中展示与交流的局面,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发现呼麦的身影。该过程中,有关人员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通过在保留呼麦传统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得呼麦的旋律更加丰富多彩,被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外蒙呼麦发展:蒙古国将呼麦艺术尊为“国宝”,而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则将其视为“民族之魂”。两国均对呼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与整合工作,呼麦艺术不仅被引入了艺术高校,而且得到了极高程度的重视。该项举措的实施不仅为呼麦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其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能够使呼麦艺术在不断地培育与教育,于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

(二)呼麦的文化传承策略

1.建立“文化传承”的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历史文化深厚的根脉,不仅承载着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更是推动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使呼麦文化可以得到有效地传承,首要任务便是各相关人员都建立“文化传承”理念,该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耕耘与积累的。因此,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于制度设计、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持续的关注和有力的保障,以确保呼麦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工作都能正常、稳定、持续地推进,为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活力[2]

2.与建设民族文化基地相结合

为了令呼麦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相关人员还应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文化艺术普及功能:有意识地将呼麦文化传承作为各蒙古族聚居地区的一项核心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呼麦学唱、传唱活动,吸引群众参与,使呼麦文化能够在群众中扎实基础,始终与牧民生活紧密相连。伴随亲身体验和感受呼麦艺术的人群逐渐增多,该项文化的热爱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也将逐渐增多,能在无形之中实现呼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呼麦的教育功能

1.塑造民族性格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中,“民族性格”便是共同心理素质的最核心表现。观察当下呼麦的教育形式可发现,其多仍局限于师徒的传承方式上。然而,呼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进行学习时易存在诸多困难,除学生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外,教师也应为呼麦的教学与传承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空间,以此提高教学成效。通过聆听呼麦演唱曲目,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坚韧与豪迈,能使学生也塑造与众不同的性格,可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重重挑战。由于蒙古族学生授课时,也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向何处,故教师还应风声、水声、狼声、鹰声等都列为学习对象,使学生自己独有的民族性格进一步塑造

[3]

2.审美教育价值

美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长此以往,不仅能让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享受美的熏陶,还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影响,从而启迪学生心灵,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不仅如此,多种优质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还能让学生情绪饱满、心态积极,能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智力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受现代物质文化和“智育至上”教育理念的影响,各地教师也常在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针对该项问题,教师应将美育教育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的高雅审美情趣,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呼麦作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瑰宝,其独特的和谐旋律和深邃的民族韵味,无一不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独特性格与神韵,具有重要审美教育价值。例如,《阿尔泰山颂》《四岁的海骝马》等皆饱含了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与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当教师演唱时,其常常与山水相依、与牛羊为伴,与蓝天、白云和广袤草原融为一体,仿佛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此时,该种自然、和谐之美,不仅能有效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其自然地接收到审美教育,还将加深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使其对生活生成更多的深刻感悟。

结论:总而言之,呼麦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有关人员更应珍视该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借助互联网工具,传承和发扬呼麦优秀的文化内涵,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呼麦的魅力。同时,对呼麦教育功能的关注也不应忽视,以令学生能在接受系统性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民族性格、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等的培养,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蔡宁.呼麦艺术在内蒙古的当代发展现状研究[D].内蒙古艺术学院,2023.

[2]周代三.从呼麦传播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现代媒介中的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2.

[3]齐伯馨.令人难忘的“呼麦”[J].中文自修,202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