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型维保体系搭建设想

/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型维保体系搭建设想

周晓 李晓宇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主要对轨道车辆维保体系的现状进行介绍并对新型维保体系搭建规划及设想。

关键词:轨道车辆  维保  体系搭建

1 前言

目前,我国约有19个城市(共85条线路,2509公里)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随着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开通,轨道车辆的日常维护及检修工作随之开支随着开通地铁运营线路城市的增加,投入运行的地铁车辆和线路的不断增长,为保证地铁车辆的运营安全,迫切需要规范地铁车辆的维保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维保体系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逐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这就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维保工作必须建立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维保管理体制,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综合利用采用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手段,提高车辆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保证车辆安全,提高运用效率,从而获得最佳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轨道交通维保体系现状

现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保体制与技术标准各有特点,各城市的车辆维保体系不尽相同。大部分车辆运营公司日常维保一般采用自主维保模式,车辆架大修则采用自主维修或联合维修的模式,一般对于技术含量高、维修要求高、维修周期长或维修频率低间隔时间长的设备或部件,采用整体备件更换,委外维修的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如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将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都会构成巨大威胁。然而,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采用自主维修模式必然存在人员技能提升及经验积累的过程,检修人员经验不足是导致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此外,车辆维保及架大修采用自主维修模式则需要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组建庞大的组织机构,建立架大修检修场地并配备相应检修及检测设备,整体筹备周期长,耗资巨大。

3维保体系搭建设想

维保体系搭建主旨主要以降低风险为基础的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维修策略对业主的检修工作进行技术支持。结合车辆运营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业主的高效率、低成本维修策略,不断提升车辆的可靠性、可用性及周转效率,为城市轨道交通有序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3.1 维保策划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舒适、环保、运量大等诸多特点,因而成为各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改善市民出行、节约土地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及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如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将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都会构成巨大威胁。为了达到一个风险可控的安全级别,维保工作优先使用以风险为基础方法来保障安全。风险因素在车辆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工作中充分考虑,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分析车辆运行状态,采取安全评估方法判断环境作业风险。对于存在且不能完全消除的风险,将通过制定可行性高的运维管理制度来控制风险至可接受的水平。

凡涉及运营维保的工作都需经过测试和风险评估,以确保所有已判定的风险降低到合理可控级别。现场建立风险防控信息系统,记录所有已判定风险信息,内容涉及环境、设备、人、当前状况及预判趋势,包括可能发生的危及列车安全运行的问题。

被判定的风险需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类。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其对人身,安全,环境的潜在威胁程度,对资产的损害程度,对列车干扰程度及发生的几率。风险影响程度及出现几率为5分制,1分为轻微影响程度/出现几率,5分为特别严重影响程度/几率。风险级别大小用风险影响程度乘以几率来计算。风险级别值>10, 为不可容忍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彻底整改;风险级别值5-10,为可容忍风险,通过采取适当方法能够控制,并得到业主许可,可以接受;风险级别值<5,为可忽略风险,可以接受。

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后,运营方可根据评估报告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并制定计划组织各方采取适当风险防控措施来减轻已确定的风险,将风险控制至可接受的范围内。

根据风险防控预案明确实施部门和责任人,并将预案发至责任部门执行,关联部门知晓。按照风险防控预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规定培训、安全培训、设备运维培训,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增配个人防护装备、作业设备工具,修缮环境设施减轻安全风险。

每项风险评估工作均需要定期(一年内)回顾分析风险评估结果,评估以前制定的风险防控预案是否仍然适用有效,并根据当前环境,设备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变化更新风险评估方案。

3.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车辆检修制度的制定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车辆设备故障会不同程度影响线路正常运营秩序,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服务的可用性和运营性指标,需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方式决策维修项目及维修周期。对车辆各系统设备进行工作环境、功能、故障等因素分析,明确各系统故障模式、故障影响和故障后果,通过具体故障统计、分析评估、专家支持等技术手段,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案,确定各故障后果的维修策略,保障车辆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采取数据分析总结系统设备表现,根据现场运营模式,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频率、处置措施及故障发生趋势的数据分析系统设备表现。基于可靠性维修系统研究分析关键系统/子系统故障模式及影响,通过原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设备表现查找故障原因,相应设备供应商进行精确分析,以保障设备满足运营要求。此外,通过故障模式影响及精确分析,为识别故障模式选择最适当的维修方案,包括基于当前状况的维修、基于周期的维修、重新设计整改。

通过回顾能够优化维修工作,系统分析评估维修工作是否能够有效降低或延缓故障发生和后续风险,分析维修工作是否增加检修任务和成本,在设备寿命周期内能否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以保证维修的可靠性、高效性。

3.3 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维修

随着车辆检修信息化系统技术手段在车辆运用中的逐渐应用,其在车辆段施工、调车、检修管理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辅助信息系统,具有车辆数据存储、故障分析、故障处理、可靠性分析功能。主要有故障数据模块、物料数据模块、全寿命周期维修维护过程管理模块,实现全寿命周期内车辆履历管理,实现从车辆入段、运营维保、车辆大修过程中全面的维修活动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维修,将以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技术支持,通过不断收集运营信息、检修信息分析设备故障、寿命趋势,解决定期检修中过度维修和维修不足的问题。通过系统中获取有参考价值的技术文件、典型案例或远程技术支持帮助分析车辆故障难题,使车辆维修管理生产工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避免频发故障处置“无依据”、“总维修”问题,有效降低车辆检修率,提高车辆可用率。

4结论

先进的维保体系平台搭建理念能够优化人员配置、精简组织机构,通过大数据的积累优化修程修制,压缩检修停时,提高车辆利用率。利用有效的控制手段提前发现故障预兆,可以大大减少临修,从而减少故障列车的频率,增强车辆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保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报告》(第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