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黄孝利

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卫生院中医科 重庆市 400052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内科临床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活血化瘀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活血化瘀法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法组。首先,活血化瘀法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法组(p<0.05);此外,活血化瘀法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具有重要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中医内科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其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中药的应用。在中医内科临床中,活血化瘀法和常规治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手段。活血化瘀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然而,与之相对照的常规治疗法作为对照组常常被使用以评估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这两种治疗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内科临床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有50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26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5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研究组患者被诊断为不同病症,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这些患者在入组前均未接受过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共有50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3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1.5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照组患者同样被诊断为不同病症,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这些患者在入组前接受了常规的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病理检查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年龄范围为18至80岁之间;病例必须满足中医内科疾病的确诊标准;病情符合活血化瘀疗法适应症。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80岁;病例未满足中医内科疾病的确诊标准;病情不适于活血化瘀疗法或对该疗法存在禁忌或过敏反应;患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疾病,或存在严重免疫系统异常;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病例参与了其他临床试验或药物治疗;病例缺乏必要的临床数据或无法完成临床随访;具有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或无法理解和配合实验要求的患者;研究者认为不适合纳入研究的其他个体。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法,具体包括:①诊断判断:在内科临床中,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活血化瘀的证候。常见的证候有血瘀、血瘀及气滞、瘀阻等。②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中医辨证,确定病因病机和证候类型。可通过观察舌象、脉诊等方式,进一步判断病情。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中药和治疗方法。③中药选择:中医内科临床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川芎、当归、红花、桃仁、赤芍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组合,进行配伍。④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法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敷贴、经络穴位刺激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⑤饮食调理:在活血化瘀法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推荐适宜的饮食,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避免食用血液凝固作用强的食物等。⑥疗效评估:通过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症状的变化,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⑦注意事项:在进行活血化瘀法治疗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避免过度治疗或不当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根据以上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等评价结果。

②不良反应:观察患者在两种治疗方法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如头晕、恶心、皮疹等。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6.0软件对活血化瘀法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基本特征进行比较,使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如Mann-Whitney U检验)来比较连续型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来比较分类变量。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来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变化;可以使用生存分析方法(如Kaplan-Meier曲线)来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可以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评估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收集和比较活血化瘀法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来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所得到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比较活血化瘀法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差异,并评估治疗效果的显著性。

2结果

2.1疗效评价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35

14

1

98.00

对照组

50

31

13

6

88.00

t

-

-

-

-

3.121

p

-

-

-

-

0.008

2.2不良反应

如表2所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n

头晕

恶心

皮疹

发生率

观察组

50

1

1

1

6.00

对照组

50

2

2

1

10.00

t

-

-

-

-

1.123

p

-

-

-

-

0.005

3讨论

活血化瘀是中医内科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用于调节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中医辨证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辨别病人的脉象、舌像、面色、症状等信息,进而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2]。在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疾病时,首先需要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确定病人的证候[3]。例如,对于高血压,中医辨证以血瘀为主要病机,常见的证候包括: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舌苔黄厚或腻,脉象涩或数等。由此可以判断该患者属于血瘀内阻型高血压,并针对性地选择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4]。在治疗过程中,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5]。例如,对于高血压伴有头晕、目眩等症状的患者,可结合活血化瘀法与降压降脂的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达到综合调理的效果。本研究也显示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广林.中医内科临床,离不开活血化瘀法[J].东方养生,2022,(02):122.

[2]李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探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8):34-35.

[3]张宗勤.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名医,2020,(12):347-348.

[4]宋旭祖.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家庭生活指南,2020,(07):88-89.

[5]刘国民.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0):2918-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