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策略探析

屈腾飞

滦平县邓厂满族乡中心校 06825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动,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将游戏融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体育纳入中考不仅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视,更体现出体育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与常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求教师立足学生实情,科学合理地将小学体育要求、教学目标以游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与实践,进而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1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的价值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通常会倾向于关注新奇有趣的事物。然而,要求他们对事物进行清晰、准确、本质的理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同时,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控制注意力方面存在困难,包括选择和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因此,在小学阶段中,我们有必要将新奇、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注意力规律相结合,以延长学生关注的时间,从而保证他们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方法应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思维从具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考转变是其本质特点。在低年级,学生主要表现为抽象的形象思维,他们更擅长以意象记忆为主,对具体意象事物的记忆优于口头记忆。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强化具体的形象性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表达形式,以便学生记忆。游戏化的体育教学通过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所教授的知识和技巧,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运动知识和技巧有所了解,从而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小学生的想象力日渐增强,从模仿到创新,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进行再创造。小学生对运动具有浓厚兴趣,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参与团体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方式,同时也符合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策略

2.1以游戏为切入点,趣味展开体能训练活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堂上注重趣味性,并且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小学生对于新奇东西满怀好奇,大多不太习惯刻板、陈旧、传统的教学办法,而更为习惯形象生动、趣味多彩的游戏或是各类信息技术手段等。因此,充实和丰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环节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游戏为基本载体,设计出生动有趣且容易操作的体能训练活动,用游戏来“增趣”体能训练。这样,小学体育课堂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引导更多小学生参加体能训练。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老鹰捉小鸡”游戏和动画片来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反应能力,展开体能训练活动。一方面,以角色扮演为主,选择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来扮演熊大、熊二、吉吉国王、毛毛、蹦蹦、跳跳、涂涂、李老板、虎大师、翠花等角色,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反应能力,增强其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或是其他移动设备,在户外播放动画片音乐或是片段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组游戏活动,并由教师负责评价每个团队的游戏表现。如此一来,通过游戏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角色,并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游戏的驱使下学生们不再反感体能训练,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2运用游戏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各学科都必须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小学篮球教学当然也不例外。由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漫长的过程,且不适合说教式教育方式,所以采用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学需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本文认为想要落实上述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来实现,利用游戏打造趣味、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学习活动中,进而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获得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体育游戏,促进小学篮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接下来,笔者就以篮球运动能力教学为例,对如何运用游戏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教学过程进行组织实践。首先,在开始准备部分,课堂常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相关的团体类游戏,如“篮球投篮接力比赛”,先为学生讲述比赛规则,后组织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比赛。这一过程通过游戏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能够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听从指挥、团队合作、敢于担当,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提升。其次,在基本部分,教师讲解、示范完技战术之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并合理应用所学的技战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定点投篮比赛”和“行进间投篮比赛”“灌篮高手”等等一系列与技战术相关的游戏,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还需要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和突破,进而积极主动地提升,有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对手、正确看待输赢等体育品质。最后,在结束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舒缓类的游戏,如“我来替你捏捏肩、捶捶背”,让学生互相按摩,如此能够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可见,游戏教学可以贯穿整个篮球教学过程,给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质的提升带来积极的促进效果。再以篮球教学比赛为例,同上述案例大同小异,开始准备部分,教师可以设计比赛类的小游戏,让学生对比赛有初步体验;在基础部分,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结束部分带领学生放松、舒缓。由于篮球比赛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竞争类游戏,也是日常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游戏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尊重规则等健康行为、体育品质的提升,从而促进小学篮球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小学体育课程实践的质量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核心途径之一,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通过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明确阐述了情境教学的实践价值,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时,体育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探索游戏化教学与情景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创设特定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了解体育游戏项目的任务及规则,切实提高其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丽虹.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学,2023(19):63-64.

[2]郭青青.寓教于乐,打造趣味课堂——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7):141-143.

[3]时妍妍.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路径[J].体育视野,2023(18):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