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基层火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3
/ 2

搞好基层火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

陈华

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  644600

摘要: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内容。近几年来我国火电企业中的安全事故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生产,就要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以及合适的管理理念,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预先判断危险并且进行分析,以预防为主将安全管理前移,做到将风险控制在未发生前。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应用,提高了对安全违法行为的追责力度,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对火电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电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从而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基层火电企业;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火电企业的基础工作,要秉承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也是构建安全制度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火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电力企业的整体安全形势趋于乐观,但是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后,装机规模不断提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问题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重视对火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电力生产作为我国工业领域的基础产业,安全管理也是企业顺利开展生产活动的前提,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生产质量。

一、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

英国颁布了《防火法令》后开启了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慢慢形成了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立法。在20世纪初期,制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工厂并且都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工厂负责人以及工人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因此这些工厂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安全事故问题。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给人们的生活甚至身体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极大。政府部门也慢慢认识到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立法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中设置安全员,大力开展对生产工人的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管理政府机构由此形成,构建了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在2014年底,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保证单位管理、员工、政府监督机制的参与。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要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并且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1]

二、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变化

安全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重要节点在2012年底,2012年之前主要通过安全性评估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将安全性评价作为标准,通过评价发现问题、积极解决来形成闭环管理。整体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不过提升的速度较慢,设备安全性提高的变化并不大。2013年随体制发生变化,执行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管理手段,根据系统、层次、横到边、纵到底的原则,从人力、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问题总结,发现了大量的问题,还包括很多长期存在但无人问津的问题,给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梳理,构建问题库和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将整改、提升、突破作为主线,加强基础,安全生产水平因此得到明显的提升,改变了安全生产被动的地位[2]

三、安全风险控制评估管理手段

(一)风险评估管理的特点

安全风险评估更加重视对风险度的揭露,将发电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为管理、人员、设备、环境这四个方面,重视以工作标准保障流程与重要节点,以重要节点和流程来保障要素,以要素来保证单元,以单元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通过对各项要素的检查,分析管理体系是否可以稳定运行,从而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安全性评估就是对过去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将安全管理模式为基准,将生产的难点和重点为主要内容开展生产安全管理的基础评价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归纳到管理要素以及控制节点中。安全风险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以免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不会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风险评估管理的内涵

发电企业的安全风险可以划分为管理、人员、设备、环境等四个单元、59项不同的要素,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要素管理流程和重要节点进行检查和评估,指导发电企业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生产的管理秩序,促进安全责任的落实[3]。对于不同管理要素的管理痕迹进行检查,在检查各项管理要素的过程中分析是否根据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监督风险管控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到位,通过综合分析和判断各项要素安全风险以及企业风险的目的,及时发现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持续改进对策。

(三)评估方法

采用专家赋值法来确定标准分,通过对管理要素控制阶段的风险管理实施评估,根据对安全风险的影响程度来扣分,综合分析管理要素的风险度。通过计算各单元的得分来确定风险度。计算各单元风险度得分率=(1-单元实际得分/单元标准分值)×100%。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包括内审和外审两种手段,一年一次内审、三年一次外审。内审工作由企业自身开展,通过构建内审组织机构、实施内审工作培训、召开启动会、组织内部自评、构建内审评价报告等方式进行。外审由中介机构开展,组织外审专家在内审的基础上做好外审工作,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四)结果应用

发现的问题通常包括一般问题和重点问题,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措施落实时间、落实人员、所需资金等进行调整,并且对整改后的结果进行评估。采用PDCA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将风险调整到可控范围中。对于存在重大问题的数量超过检查项目的6%,失控要素超过评估要素总数的12%、风险度超过15%,则判断安全和安全型企业体系整体运行异常。

四、安全风险控制评估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某火力发电企业在企业内审的基础上实施了安全风险评估的外交专家评审,外审专家组一共核查了55个要素,一共检查项有1158个,外审企业安全风险度为37.5%,未能达到标准要求。为了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该企业则采取了以下解决对策:第一,从事安全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掌握制度和标准,结合自身岗位的特点明确需要干什么、如何做。第二,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结合风险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企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进行分析和梳理,组织修正和编辑工作,降低由于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安全风险问题[5]。第三,根据差评发现的问题由专家组给出整改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问题,每个月要召开专题会议并且促进问题的改进,形成长效机制,保证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第四,把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要求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结合起来,规范日常管理工作,降低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风险问题。第五,构建奖惩机制。构建奖惩机制后可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和监察水平,对于行为不规范、执行工作不严格的人员给予惩罚,对于严格落实工作规范的人员给予奖励,促进奖惩机制的完善和落地,保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顺畅[6]。第六,安全生产要采取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安全。生产安全要重视物和人的安全,物包括基础安全、本质安全,人则表示保证操作规范、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者也要投入充足的安全管理资金,在管理系统中发挥保障体系、支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功能,提高火电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五、智能化管理的反违章体系构建

火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要结合自身特点来构建,随着人脸识别、动作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电厂中各处监控设备与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可以及时的发现安全问题,在安全事故在发展阶段就进行有效识别,进行妥善的处理。随着智能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可以对原有安全管理平台、子模块、功能等进行完善与升级,在电力生产反违章体系的基础上通过PDCA管理方法进行了反违章以及隐患排查的流程设计[7]

目前的监控系统可以识别常规和典型违章行为、人员动作等,若是有不规范的行为则监控系统可以对工作人员提出警告,并且将当前的工作状态公布出来,由相应的安全检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违章行为公布在安全管理平台上,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监察部门要对行为进行审核,判断是否属于违章违规的行为,安全管理系统确定两票是否齐全并且对其进行评估,若是为误报则撤销违章信息,若是确定为违章行为,则对该违章行为的责任部门下发考核,要求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违章行为整改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形成管理的闭环。在违章发现、审核、整改后要将其记录纳入到违章事件库中。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越来越高,因此火电企业的生产中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近几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政府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上升到立法规范上,对于履职不到位的行为要依法进行追责,对造成安全事故的负责人进行依法处理。火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树立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结合安全生产管理论,从根源上解决人和物不安全的状态,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从某火电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安全评估可以在事件发生初期就给予提醒,从而实现了预先的安全管理,将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里。

参考文献:

[1]孙洪保,孙珊.火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智能化探索[J].新型工业化,2021,11(05):199-200.

[2]张轶.当前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科技风,2020(26):149-150.

[3]李乐.火电企业外委承包商安全管理对策及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2):204-205.

[4]渠贵君.对火电企业建立抓“十零”保“一零”安全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电业,2019(08):88-90.

[5]王永辉,张玉龙.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策略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06):9-11.

[6]周雷,李岩.杜邦安全管理在火电企业中的引入与应用[J].企业管理,2017(S2):302-303.

[7]时洪禹. 火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