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问佳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10004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心电图特征和心肌标志物水平在AMI诊断中的应用,我们发现联合检测显著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不同患者群体和病情严重程度下,该联合检测策略展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与单独使用心电图或心肌标志物相比,联合检测在诊断AMI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发现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运用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进行AMI诊断的重要性。

关键字: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

1.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紧急且生命威胁性的心血管疾病,其快速和准确的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测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诊断AMI的主要工具。然而,心电图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近年来,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提高AMI诊断准确率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这种联合检测策略能够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AMI的早期识别率,还能帮助区分心肌梗死与其他类似症状的病因。本研究旨在分析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AMI诊断中的效果,并与单独使用心电图或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方法。

2.研究方法和材料

2.1设计和对象选择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队列研究相结合的设计。研究对象选取自某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岁,主诉胸痛或相关症状持续时间≥30分钟,且心电图表现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排除标准为:已知非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胸痛、心肌梗死病史少于6个月的再发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影响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疾病。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均被详细记录。通过这些数据,本研究评估了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并与单独使用任一检测手段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2.2数据收集和处理

在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由专业医护人员按照既定的协议和标准进行收集。数据收集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心肌标志物的血液检测值。心电图数据通过数字化方式采集并存档,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和解读。心肌标志物的血液样本在患者入院后尽快收集,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所有检测均采用标准化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数据处理过程包括数据的清洗和整理,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以及对缺失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插值或使用统计方法估计缺失值。为了评估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我们计算了各自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析。

2.3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的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心电图分析采用了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记录设备,由经验丰富的心脏病专家对心电图结果进行解读。心电图的分析重点关注ST段变化、T波形态和心律失常等特征,这些特征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密切相关。对于心肌标志物的分析,选用了血清肌钙蛋白I和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作为检测指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这些标志物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为了评估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效果,我们将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我们将根据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和随访结果进行对照,以验证联合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研究变量和评估指标

在本研究中设定了一系列关键的研究变量和评估指标来全面分析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研究变量涵盖了患者的基础资料、既往病史以及心血管风险因素等,还包括了症状起始时间、心电图上的关键参数如ST段抬高、Q波形成等,以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特别是cTnI和CK-MB的初始和峰值浓度。评估指标主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以衡量各检测方法在诊断AMI时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反映检测结果与实际AMI发生情况的相关性;诊断延迟时间,即从患者到达医院到确诊AMI所耗费的时间;治疗效果,如再灌注成功率和死亡率,以评估联合检测对临床治疗成效的贡献;之后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考量检测成本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以评估联合检测的经济效益[2]

3.研究结果

3.1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

通过比较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能,发现这种联合检测方法显著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心电图作为一种快速且广泛可用的检查手段,能够提供关于心肌缺血和损伤的即时信息,尤其是ST段的变化和Q波的出现,这些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心电图特征。心肌标志物,特别是心肌肌钙蛋白I和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它们的血液水平在心肌细胞损伤后会升高,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对于诊断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联合检测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相较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检测手段,均能显著提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总之,联合检测能够更早地识别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减少漏诊率,并有助于排除其他非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电图异常,降低假阳性率。

3.2与单独使用相比的优势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过程中,单独使用心电图或心肌标志物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心电图虽然能够迅速提供心肌缺血的直接证据,但其特异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心肌标志物在心肌受损后会释放入血,它们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其水平上升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不能提供即时的诊断信息。相比之下,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够结合两者的优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心电图可以提供即时的动态信息,而心肌标志物则可以确认心肌细胞的损伤。联合检测能够更有效地排除非AMI引起的心电图异常,减少假阳性结果,同时也能更早地发现心肌损伤,减少假阴性结果。心肌标志物的水平变化趋势还能帮助判断梗死的发展和预后。

3.3在不同人群和病情下的效果差异分析

在对不同人群和病情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心肌标志物的基线水平可能有所不同,可能影响心肌梗死的诊断阈值。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等合并症的患者,由于其代谢状态的改变,心肌标志物的释放模式和峰值水平可能与无合并症的患者有所不同。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的AMI中的诊断效果也有所差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表现为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和心肌标志物的快速上升,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能仅有心肌标志物的轻微升高而心电图改变不典型[4]。在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大范围心肌梗死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心肌标志物的上升幅度更大,心电图改变更为显著,联合检测的效果更为突出。而小范围心肌梗死或无ST段改变的患者,联合检测可能在诊断上提供有限的额外价值。

4.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能,可以得出联合检测相较于单一检测方法在诊断AMI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在不同人群和病情下,联合检测展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尤其在有复杂病史和非典型症状的患者中,联合检测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信息。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荐采用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以优化AMI的诊断流程,及时准确地指导治疗决策,改善患者的预后。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联合检测在AMI早期诊断和风险分层中的应用潜力,以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发展。

作者简介:问佳佳,1993-08,汉,女,陕西渭南人,本科,研究方向:心内检验

参考文献

[1]季婷婷.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3):3-5.

[2]刘亚玲,钟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相关性[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1,28(2):76-80. DOI:10.3969/j.issn.1672-0458.2021.02.003.

[3]吴英,林中园,干青晖. 心电图、心肌标志物与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C].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三届组稿会暨第六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集. 2014:90-93.

[4]李怀祥,唐朝贵. 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4):720-721. DOI:10.3969/j.issn.1007-4287.2012.0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