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国企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邱鹏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生产服务中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9

摘要: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总结,提出了改进企业员工安全培训的建议,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问题

1 煤炭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1.1针对性不强,公司教培中心安排的培训,没有针对性,只是泛泛而谈。比如只是很笼统的讲解井下设备,而不是根据当前神东各矿井实际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讲解。

1.2教培中心培训资料陈旧,根本和现在井下使用设备天壤之别,现在综采队早就是变频三机了,教培中心还是液力耦合器的资料。

1.3教师的选聘不符合实际

1.3.1教培中心聘请的有的教师根本没有在生产一线工作过,来自生产一线的经验很少,对井下系统、设备并不熟悉。讲解的东西侧重理论,而我们井下员工更需要学习立竿见影的技术经验。

1.3.2 教培中心授课教师新陈代谢缓慢,一些授课教师成为专职教师后,受工作性质和条件影响,缺乏深入工作现场的实践机会,有些“知识更新” 没有及时跟上,在授课时难以取得培训实效。

1.4满足不了个性化要求

员工培训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源泉,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单位在员工安全培训上,不去了解员工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和认识层次高低,普遍存在着照本宣科,结合现场少的通病,往往是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员工听得不知所云。这种方法很少考虑一线职工实际接受能力,职工不认可,培训效果自然要打“折扣”。

2 做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措施

2.1企业培训主体责任,转变思想观念。

准确把握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切实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按照“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原则和“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培训责任体系;制定完善培训管理台帐、培训档案,精心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确保了安全培训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各单位不断充实师资力量,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聘请专家和长期从事煤矿管理的人员,以现身说法和事故案例剖析的多样化形式融入教学,使安全培训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逐步提升,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安全培训教学任务。

2.2“云学堂”安全培训

以考试酷为平台建立“云学堂”,平台主要承载了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会议中心、精选课和企业管理等5方面的内容,通过该平台即可实现知识共享、创建和管理学习计划、组织考试、会议安排、在线课程学习、系统管理。按照“分层、分类、分专业、分内容”的要求,培训负责人根据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将培训资料上传至知识中心,制定学习计划后,系统自动将学习通知发送到培训人员的手机端,提醒培训人员按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计划智能化管理。培训负责人结合培训资料创建题库和试卷、制定培训考试计划,系统自动将考试通知发送到培训人员的手机端,督促培训人员按期参加考试。培训人员接收到考试通知后,根据考试计划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完成考试。培训人员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评阅培训人员提交的试卷,第一时间反馈考试成绩,真实反映安全培训效果。

“云学堂”上线运行以来,提升了安全培训效率和质量,该公司安全培训教育模式实现了新的突破。在“云学堂”平台上,培训负责人分享学习资料的同时,其他人员也可通过“金牌团队”手机APP随时随地推送学习资料,分享到知识中心的学习资料全部实现共享;公司员工通过“云学堂”安全培训平台在线选购精选课,倾听专家名师的讲评,巧搭“营养餐”。借助“金牌团队”手机APP,员工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培训、考试时间,在线检测安全培训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同时,“云学堂”根据培训人员的积分自动生成月度、年度学习排行榜,结合系统“大数据”对员工进行奖励,有助于更科学、合理地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引导员工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对培训负责人而言,“云学堂”的企业管理模块则大幅减轻了其工作压力,实现安全培训工作“减负”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办公费用,意义重大。

2.3严格细化安全培训管理,重责任追究。严格贯彻新《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认真学习国家政策,做到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并根据新变化,完善制度,补充规定,在政策和制度内创新实施安全培训工作。严抓了“全员考试”工作,各部门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企业安排部署,按各时间节点完成“全员考试”系统建设。同时,不断强化了新工人的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规定,经考核合格后,分配到新单位,与有经验的老工人签订了师徒合同上岗作业,经考试合格后,独立上岗。

公司各级安监部门将安全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纳入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和重点环节,进一步加大了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安全培训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治理,并实施责任追究,保障了全年安全培训任务。

2.4加强岗位培训

岗位作为人才成长的“主阵地”,让职工在岗位上学成材之法、取技术之经、谋创新之道,制定了详细的在岗培训计划以及和培训相关的考核、奖惩机制,对岗位应知应会、安全知识做到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定期举办现场操作培训班、职工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窍门、小改造、小设计等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培养职工的创造能力,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经营办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根据本单位身边的案例制作了《事故案例分析视频》课件,把投影仪搬到区队和井口,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向职工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和案例分析教育,让枯燥的理论学习演化成具体生动的实践教学。通过每班班前会上组织职工学习一个事故案例,每周召开一次事故案例分析会,让职工知原因、明措施、谈体会、受教育。

2.5创新培训形式,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培训模式。日常培训中坚持“五结合”,即:教学内容与井下生产工艺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和学有所用;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现场实习相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实现公司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将结合,全方位传授基础知识、传播最新行业信息;短期技能培训与终身学历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方法,对新招大学生和农民协议工采用“军事科目教学+系统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现场实际操作演练+四德感恩教育+警示教育参观”的新式教学方法;在井下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中,引进“双述”要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2.6强化重点人员培训。对绞车司机、班组长等重点人员,坚持每月脱产培训一天。在每月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知识考试。管理干部每季度、特种作业人员每半年轮考一次。对新上岗职工、低学历职工和“必知必会”全员月考不及格人员,建立“一帮一”师徒帮教合同。对“必知必会”考问不合格、现场操作不正确的,强制要求抄写。

2.7坚持现场实践演练。公司各培训中心根据各专业学员的实际需求,把现场实践教学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井下实训基地和模拟工作面,组织学员开展“口述手做”训练,通过“心想、眼看、口述、手做”的方式,强化现场操作。每年员工参加复训都必须进行一次自救器佩带和灭火器使用实践操作训练与考核。学员结业考核,实物操作成绩不合格不颁发资格证书。

结语

总之大量新技术、新装备在煤矿行业中的应用,对应用新技术和操纵新装备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安全培训只有充分考虑实际的需求,才能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原则,安全培训的工作也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这种培训应该贯穿到煤矿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只有注重安全教育,才可以深化我们对安全的认识,可以使我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安全培训的效果[J]. 邱开贵.  科技风. 2018(15)

[2]新时代煤炭企业安全培训创新研究[J]. 宋丹.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8(07)

[3]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探讨[J]. 宋宏.  山东煤炭科技.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