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后评价在大学校园空间中的应用——天津城建大学现教广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使用后评价在大学校园空间中的应用——天津城建大学现教广场

刘骏鹏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邮编:300392

摘要:

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以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城建大学的一处校园公共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得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校园设计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反馈。

关键词:使用后评价 校园文化广场 现教广场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场地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二)使用后评价的发展

使用后评价在20世纪50年代末逐渐系统化,主要用于检验策划设计阶段所做决策的正确性。它既可用于评价研究建筑或服务设施,也可针对户外空间进行探讨,但其往往关注特定类型的建筑或场地,而且在我国实践应用较少。在西方,将POE作为建筑设计过程的一个必要程序已经有近40年历史。它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建筑师提供的有偿服务之一。

二、校园文化广场

(一)校园文化广场的定义

校园文化广场是步行化的校园室外空间,是一个建筑、道路、绿化围合的具有三维特性的空间,吸引学生聚集的校园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从属于城市广场的范围,使用功能、空间构成和类型与城市广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校园文化广场的个性和特质又不同于城市广场,它凝结着校园的精神品质,突出校园的文化和历史,是大学校园重要的室外教育和活动场所。

(二)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的发展

校园文化广场的发展伴随着校园空间形态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完全封闭到较闭合的过程,逐步发展成空间、界面放开的形式。校园文化广场的出现成为校园的一种需求,极大的改变了校园空间构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成为校园学习、生活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三、天津城建大学现教广场使用后评价

(一)学校概况

天津城建大学位于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北邻外环西路,南邻高新产业园区,东临津沧高速,西临117大厦。校建设用地面积94.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9.9万平方米。整体校园规划成南北向,南面为老校区部分,北面为新校区部分。老校区部分南面为学校主入口及学校主教学楼,西面为学生食堂及实验楼,东面为图书馆、校医院及体育场,北面为学生宿舍生活区。新校区部分南面为人工湖及景观绿化,西面为学生生活区及运动场地,东面为各学院院楼,北面为现教广场及现代教育中心。

(二)现教广场概况

现教广场位于校园的主轴线上,是学生课余活动场所与重要景观节点。广场北面为学习及办公的现代教育中心,南面为景观湖及植物园,东临各学院院楼,西面为食堂及运动场。广场内部又可划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开敞空间及国旗台,自北向南由几部台阶进入下沉广场,下沉广场两侧均有休息座椅,中间是开敞空间,南侧有亲水平台。整个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装点部分乔木及休闲座椅。该广场是广大学生进行日常集会、聚会及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

(三)现教广场评价分析

调查选择三个时间段内的广场使用者的行为进行记录统计,统计如下。

时间段

微气候

主要活动类型

活动类型分布

活动频次

7:30至

8:00

天气晴朗气温偏低

通行;

锻炼;

阅读

通过广场的人大多为赶去上课的同学和早起晨练、朗读的同学没有人在广场的座椅上聊天休息。

从不同方向穿行通过广场人数为上百人;在座椅区没有人坐着休息,在广场靠近湖边的亲水平台附近有3人在阅读。

14:30至

15:00

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通行;

休息;

聊天;

体育活动

通行的人抄捷径从广场穿去东侧的学院楼及北侧的现代教育中心;广场座椅有人休息聊天;广场中部有人玩羽毛球和轮滑。

从不同方向穿行通过广场的人数为78人。在座椅区有10个人坐着休息,有15人互相在交谈。广场上还有两人在打羽毛球,3人在玩轮滑。总计人流量约为5.8人/min。

19:30至

20:00

天完全黑气温很低

通行;

聊天;

体育活动

有通行的人抄捷径从广场中央斜穿去往教室自习;在广场西北角座椅区站着进行交谈活动;还有的在进行轮滑运动。

从不同方向穿行通过广场的人数为34人,在座椅休息区分别有4人和3人两组站着交谈,数分钟的短暂交谈后便离去;轮滑人数为7人,总计人流量约为2.6/min。

结果显示,主体广场主要承担着休闲、通行及运动的作用。超过半数的人仅经过广场而未做停留,其次是闲坐及聊天的人,从事阅读及运动健身活动的人数最少。笔者对这些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群进行采访,天气因素、室外座椅以及植物掩蔽是他们选择在此进行活动的主要原因。在冬季活动人群较少,人们习惯站在广场上聊天,而不是坐在座椅上。人们主要停留在广场南侧的亲水平台附近,这里的座椅几乎是整个广场唯一可以坐下来停留的场所。

四、解决措施

(一)调整广场尺度及结构

广场的建设不单是用来烘托建筑,而是要创造一个积极开放的公共交往空间。应该在满足校园广场当前功能的同时,对其进行划分。保留现有组织大型活动功能,但面积要缩减,通过利用地面高差等要素给予界定。同时给广场增加动静分区,在各区域内增加绿植覆盖,加强有机联系,有效减小广场的空旷给人带来的距离感,使广场更具舒适性。

(二)校园广场设计与交通组织上的协调统一

校园广场的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车行道、步行道等,做到最便捷的可达性。在广场内,考虑到人们以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可不设车流,形成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车辆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及交往的机会。

(三)完善广场美的形式,加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越来越被人类重视。人所活动的环境也应与自然环境共生。广场设计在进行分区的同时,注重其景观艺术水平的体现。校园广场的文化性、历史性、人文性应该是其首先考虑的主题,并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加以选择和细化,可考虑局部增加活跃元素。

五、结语

城市高等教育在不断强化,人们对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日益重视起来,对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校园公共开放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反馈手段,可以为校园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反馈,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ZimringCM,ReizensteinJE.PostOccupancyEvaluation:Anoverview[J].EnvironmentandBehavior,1980,(12):4292451.

[3]WolfgangF.E.Preiser,HarveyZ.Rabinowitz,EdwardT.White,PostOccupancyEvaluation,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Company,1987.

[4]薛超.大学校园文化广场人性化的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