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

魏国

安徽建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的脉络中,市政道路桥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项目的顺利推进仰赖于精准的技术策略和严谨的管理体系。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现场的技术运用涵盖广泛的范畴,包括创新的施工方法、材料甄选、设备操作优化以及严格的质量管控。通过引进尖端科技、环保材料和高效设备,我们旨在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确保工程品质的卓越。在实际操作中,科学的管理决策,尤其是在质量、安全与进度之间寻求微妙平衡,是保证工程高效且高质量完成的关键环节。因此,深入探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技术实践与管理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现场施工技术;应用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特点

1.1施工时间紧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城市的正常运转,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时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情况下,施工任务常常伴随着紧迫的时间限制,要求精细的规划与协作,确保每个施工阶段如同精密的钟表般无缝对接。为此,施工团队不得不采取灵活的策略,如实施轮班制和加班制度,以确保工程进度如预期般稳定。同时,引入先进的施工方法,例如广泛应用预制组件,以及引进高效能的现代设备,这些举措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也严格把控了施工的质量标准,成功压缩了整个项目的周期。

1.2施工影响因素多

初始阶段,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通常在空间资源上构成约束,施工队伍需巧妙且高效地布局,可能引入创新性的施工策略,比如分段施工和临时结构,以最大化现有土地的利用率。在设备配置上,他们需精挑细选,既要契合狭窄的空间限制,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效率。同时,施工计划必须充分考量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例如邻近的建筑物、繁忙的交通路线以及隐藏的地底管线,可能需要实施精细的规划,包括潜在的设施迁移,以避免对日常活动造成干扰。此外,施工过程中还会遭遇交通管理难题,因为施工区域常常紧邻交通动脉,因此必须设计并执行严谨的交通疏导方案,以维护公共秩序,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同时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流量的影响。

1.3施工成本较高

市政道路桥梁的造价构成往往具有显著的特性。首先,鉴于它们主要位于市区,这里的土地供应相对紧张,导致土地使用权的获取成本自然居高不下。其次,城市的地下管线网络繁复,施工时需要频繁地进行协调和迁改,这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的非直接成本。再者,考虑到环保和安全的严苛要求,必须实施全面的防护措施,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的财务压力。此外,为了平衡交通流量和降低噪音影响,对周边社区的考量和相应的设施升级,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开支。最后,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长期稳定,高品质的建材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被列为首要标准,这也显著推高了整体造价。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2.1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地基稳定性与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施工处理策略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任何不当或执行不力的地基施工技术都可能引发潜在风险,诸如地面异常变形、下沉,甚至可能导致地基破裂或整体塌陷,严重威胁工程质量和公共道路的安全通行。针对软质地质条件,我们通常采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如换土置换或超前荷载预压技术来强化基础结构。换土法的核心在于替换原有易松散、含水量过高的土壤,以密度更高、密实度更强的土壤替代,作为新基层,此举旨在提升地基的实际力学性能和承载力,从而有效控制并缓解沉降问题,确保工程稳固持久。

2.2路基排水技术

路基排水系统的失灵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尤其在南方湿润地区,如遭遇频繁的梅雨季节,可能导致严重的路基浸水问题。这种状况削弱了路基的稳固性和承重性能,甚至引发路基下沉或崩溃的风险。为了预防这种情况,首要步骤是在项目初期对当地的地理、气候和水文环境进行详尽的实地考察,设计出适应当地条件的高效排水系统策略,例如设置拦截沟渠、边坡排水管道、急流槽等地面设施,同时在路面边缘采用预制成型的混凝土板或现浇防洪堤来辅助排水,确保雨水能迅速排出,避免路面积水累积。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位的管理至关重要。在填筑和压实阶段,需精确监控基底土壤的含水量,通过优化排水系统、合理填埋技术和分层压实工艺,有效控制水分含量,提升填料的压实度,进一步保障路基结构的稳定。这样的细致管理和科学设计,旨在从源头上防止路基因积水问题而产生的潜在风险。

2.3路基填筑与压实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项目的路基建设中,关键步骤在于填筑与压实技术。施工团队需采用精细的分层施工策略,确保路堤边缘经过刷坡处理后,其边缘区域的压实程度达到预设标准。在选择填料和压实设备时,需兼顾填料的特性和施工规定,灵活运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并精确调整每层土料的铺设厚度,以适应机器的操作参数。对于土石混合填筑的路堤,其石料强度必须超过规定的施工标准,且石料粒径需符合设计规格。填充材料可以包括碎石土、砂土、爆破石渣,以及具备适当含水量的黏性土。填充过程遵循分层平铺和垂直填筑的顺序,优先选用同类土进行填筑。若需混用透水性和非透水性材料,务必分层进行,每层都要独立压实。在同一水平层的路基宽度上,应统一使用一种填料,以避免水分聚集形成潜在问题。在非透水层之上填筑透水层时,务必在表面设置2%至4%的双向斜坡,同时实施防渗措施,避免透水层被非透水层覆盖,影响路堤稳定性。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其核心环节集中在混凝土的混合、输送、铺设以及后续的养护过程。首先,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各步骤间的协同至关重要,包括精确控制混凝土搅拌、运输和现场铺设的无缝对接。施工过程中,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进行,每一层在下一层混凝土初步固化(即初凝)后开始,确保连续性和整体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根据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特性,适时调整浇筑导管的清洗和润滑策略,防止导管堵塞。接着,振捣工序紧随其后,通过高效振动器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深度均匀的振实,振动深度需延伸至混凝土表面下方至少50毫米,且务必避免触及钢筋和模板,确保整个路段的均匀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其硬化过程的养护不容忽视。通常采用低温洒水养护法,但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差,即洒水温度与路面温度之间不超过15摄氏度。养护工作按路段划分,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浇筑,定制针对性的养护方案,确保每个施工区域采用统一的养护程序,这样既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形成,又提升了整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一致性。

结论

市政道路桥梁的实体建造工作具备显著的技术挑战性,鉴于其施工手段的多样性和施工现场的独特特性,对施工技术的设计与管控产生了极高的专业需求。针对地基的精细处理、混凝土的精准实施、以及路基排水系统的精密构建,我们需要进行深度探究并明智地整合使用。通过强化前期技术策划,严谨监控技术执行环节,以及严格核查施工成果,我们得以提升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技术实践效能,从而实质上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林捷.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及管理初探[J].居舍,2022(6):52-54+99.

[2]安志刚.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要点及现场管理方法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9):224-227.

[3]纵志成.现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17):97-99.

[4]张翰坤.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散装水泥,2022(5):126-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