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3

如何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婧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兴安盟,137500)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以来,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三农”问题是实现社会经济体系构建完善化及促进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化的重要使命。而后,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大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通过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及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稳定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及巩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经济;生态发展;产业发展;

1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调整

1.1产业结构与基础设施缺乏完善

农村产业结构及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当前我国农业结构因多元因素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及基础设施缺乏完善性。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及产业结构改革的部署,以期通过农村产业化方向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过大的局面。

诚然产业结构部署及基础设施建设因客观因素、诸多因素限制,导致新型农业技术应用不全面,产业结构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完善。如农村生产规模持续过大的趋势下,农业种植设备也在陈旧革新,因产业结构创新期间产品选择不佳,导致产品质量较差、竞争力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及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而言具有深远作用,通过加大设立设施及常用机械化设施投入,有利于加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对于调动农村主观能动性及激发主体效应具有促进意义。但从实质角度来看,部分地区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设备建设期间、规划期间都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1.2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乡村人才作为乡村振兴实施及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助力,人才作为保障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结合当前时代发展背景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在新时代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力。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全国农村外出务工人数高达31748万人,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现象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人才的矛盾转化造成农村人才存在两极分化的明显问题。具体表现为低学历、素质低的农民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创造性、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无法围绕时代发展趋势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造成农村资源配置分配不均,导致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源动力不足的问题;部分学历高、素质高的人才多会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农村高质量人才大量流失。

1.3农村农业领域科学技术落后

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撑,依托科学技术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增长是当前农业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农村农业相关技术水平存在普遍落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现代化机械水平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占比仅为73%,较比西方发达国家90%仍存在明显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多采用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农业生产活动依赖于原始经验,部门农村处于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科技水平有限及农民认知能力较低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较强的艰难性,最终导致农村投入大量劳动后无法得到明显经济效益,经济收入与农村劳动付出形成差异后,制约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难以形成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制约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2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1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旨在助力农村高质量经济发展中,对农村经济结构转换与升级提供帮助,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针对当前因产业结构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农村应积极借助“乡村振兴”“新农村”等惠农政策,对现有农业结构进行转型与升级,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市场需求,对现有农业经济组成结构进行优化与重组,围绕乡村振兴等惠农政策有效解决当前产业结构后劲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大资金引入,实现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瓶颈融合,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当前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来看,有关工作人员应在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时,鼓励人员加大建设与完善农村发展基地,切实围绕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交通及电力等方面的发展,适当引入地区特色基础设施,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现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优化,为农民生活、种植提供便利服务,可有效保障农村村级高质量发展中农村生活质量及经济收入双重推进。

2.2注重农村生态发展,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必要平衡性是重构建设新农村生态,改善当前农村固有环境模式的题中之义。积极保护绿色环境及构建绿色化、生态化农村环境,可为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营造内在循环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互通互融,形成联动效应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源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农村特色化经济产业;农村特色化经济产业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支撑,反哺生态,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内在循环机制。对此,应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释放与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优化,摒弃传统粗放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基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发展的双重推进。在具体实施中,应改善当前农村社会环境建设,修复农村自身生态环境,解决农村地区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短板的不足,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相互流动、平衡发展。从我国乡村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改革放开至今,农村地区存在优质资源长期单向流向城镇的趋势,为改善这一现象及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应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构建以新时代绿色经济为体系的兴旺产业,解决当前社会矛盾转变问题,积极落实乡村振理战略中“以农村农业发展为优先”的原则,尊重经济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生态政策扶持上应向农村地区倾斜,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

2.3推进绿色消费发展,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以来,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已从传统的高速增长转换为高质量增长,这一根本性的转变要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医疗领域、教育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逐渐从传统的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趋势转换为多元化趋势,农村地区投资机遇呈几何式倍增,如何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及构建绿色农产品品牌是当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此,农村地区应加大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技术的应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围绕生态农业发展理念要求,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积极利用生态种植、有机肥料等方式,切实减少化肥、农药等产品使用,规避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同时,可以有效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严格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农产品生产绿色化要求,如针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废弃物等进行集中处理,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效应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围绕现有绿色经济发展制度进行优化,引入并鼓励绿色品牌激励机制,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实现以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产品发展理念。政府应鼓励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粗放式管理模式,倡导农产品生产中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积极运用天然、无公害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提高农民对环境友好型农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同度,进而促进绿色消费发展,构建绿色农产品品牌。

2.4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创新创业动力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地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尽相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及地域性特征,为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及推动地方特色化产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针,应结合农村现有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特色,通过改变传统单一化经济发展模式,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动力持续化提升。具体实施中,有关部门应提前整理与调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打造特色化农村经济发展窗口,围绕地区农业产业布局,构建符合地区发展规律的农业经济结构体系,将多元化产业融合,构建以区域为载体的完善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对于留住高学历、高素质农村人才及形成特色产业辐射带用效应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延长与丰富农业产业链布局,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积极结合地区特色、产品特色,突出与强调农村特产的同时,将传统离散化、个体经营发展模式转换为集成化产业,以地方龙头企业为主,形成良好带动作用。

第二、深度挖掘农村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基于现有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保障各地区形成风格各异的产业格局,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内涵,实现农村经济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构建特色化经济建设。

第三、推动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发展地区休闲、娱乐、养生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产业,加大投资力度,拉动农村内部人才需求,为农村人才创业、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实现非农产业经济增长比例提升。

第四、基于现有农村经济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元气,通过制定优秀政策广泛吸引地区农村群众及优秀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当前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拓展农村产业市场,优化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实现产品走出去的同时,引入新型产品。在互联网和网络通信等技术的支持下拓展农村就业市场,优化农村现代物流,使更多产品能够走出去,也可以使其他新型产品引进来。

第五、根据当前农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问题,切实解决人口、劳动力老龄化、空心化问题,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大农村人才吸引力度,对农村人才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政策,提高农业人才比例。此外,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应加大农村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建设的同时,提高乡村人才归属感、使命感及责任感,将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人才使命,以此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5数字赋能农村经济增长,强化顶层设计

数字经济时代下,以大数据、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对于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深远意义,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结构稳定,应依托数字赋能优势带动农村经济长足发展,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力度,明确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农村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满足条件区域内加大推广力度,通过创设示范区域,逐步推广的方式,最终形成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通过融合数字经济优势,打造农村数字化经济发展体系,构建标准、完善数字共享体系的同时,强化数字资源采集、处理力度,积极整合农村经济主体数据信息,强化信息存储、保存效率,为后续农村区域实现农业数据信息共享提供良好基础。同时,地方相关部门应鼓励农村地区与涉农主体积极参与农业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以生态的“点”带动全局,积极参考发达区域数字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此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农村经济角度深度融入数字经济,并围绕地区特色产品,强化数字经济宣传力度的同时,助力地区涉农企业完善数字化生产模式,切实让农村的每个产业均可以享受数字经济福利,加快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的融合速度,为农业经济数字化发展及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提供基础。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题中之义,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及建设农业强国,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文章以如何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与分析,围绕当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及问题进行梳理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提出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通过强化农村农业产业链条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村区域特色及产业特色,构建符合地区发展的特色化产业链条,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农村生态发展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以数字赋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强化顶层设计,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

[1]刘际平.数字技术驱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3, (10): 40-43.

[2]刘永伟.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电商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09):82-84.

[3]吴建光.推动新时代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财经界,2023,(2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