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和心理游戏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体育游戏和心理游戏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融合研究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白泉镇第一中心小学校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和心理游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效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以体育游戏和心理游戏的融合方式,使学生具备优秀的沟通技巧,让他们在体育游戏锻炼中提升协调能力,在心理游戏中增进情感,并学会情感输出。因此,本文展开对体育游戏和心理游戏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融合研究,对实施的作用进行阐述,对融合的原则加以说明,最后提出融合的具体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心理游戏;融合;研究

前言: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学生的健康发展。在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中提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以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能够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身心、体能、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作为目标,以运动为载体,使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一、体育课堂游戏和心理游戏的作用

(一)体育课堂游戏的作用

体育游戏的不同技能需求也就不同,体育游戏技能主要是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结合游戏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增强学生体能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免疫功能。另外,游戏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自控能力以及看待事物的能力,在心理健康上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心理游戏的作用

开展心理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感分析、情感管理来帮助他们深刻认识自己,并与他人建立情感,以此能够使学生实现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且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不同位置的责任,并在游戏中学会承担[1]。另外,心理游戏可以使学生主动分析,并针对问题制定策略,以此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育游戏与心理游戏融合的原则

(一)以易理解为主

在小学体育游戏创设期间,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简单易懂的活动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游戏。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浅,复杂的规则会让他们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影响游戏的实施。所以,设置的体育游戏应以易理解为主,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下进行游戏。

(二)授教情感管理技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情绪变化反复不定,容易暴躁和低沉。所以在体育游戏设置的时候,应增加情感元素技能培养,设置游戏情境帮助他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包括当受到挫折的时候如何调整心态和控制情绪,通过精心设计心理游戏来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三)促进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交能力处于待开发时期,所以体育游戏的设计应向培养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方向延伸,游戏可以以组为单位,游戏中鼓励学生之间交流互动,通过互动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后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社交基础。

(四)激发兴趣鼓舞学生

为了鼓舞学生参加游戏,激发他们对游戏的兴趣,游戏设计可融入鼓励、积分、成就等内容。通过对游戏中对能力突出的学生实施奖励措施,使他们能够积极踊跃参加游戏,并通过奖励机制,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遵循个性化发展原则

每名同学都存在不同的需求,同时兴趣也存在相同,因此游戏的设计应结合这一点进行设计。游戏根据需求设计不同的角色和任务,让每名同学能够在游戏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和角色,进而对游戏产生浓烈的兴趣,这样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率的体育课堂,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

(六)确保游戏安全合理防范

体育游戏的开展应以安全作为首要遵循的原则,在安全因素上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教师应保证游戏活动顺利实施,并严格对游戏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进行分析,确保游戏实施中避免意外发生。

三、在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中体育游戏与心理游戏融合的策略

(一)设计挑战性运动

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可根据小学学生的挑战心理特点,开展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这些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才华展示的机会,也可通过游戏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开展挑战性游戏,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增强自信心。例如:设置一场“蒙眼传球”比赛,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按队形排列,每名同学之间的间距应一致,由老师做裁判并进行计时,分别将两个不同颜色的篮球传递给队伍的第一名同学,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此时积极性非常高。由于学生的眼睛被蒙住,从而增加了活动的难度,此时只有通过心理判断才能完成此项活动,参赛的学生需要判断第二名同学接球时手的位置,期间还应合理控制传球的速度,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该项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这种挑战并不会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斗志,通过这场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官、协作、心理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对提升学生的情感和感知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在调动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二)设计角色扮演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能力提升,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在角色上体验不同的责任,感受来自不同位置的挑战,能够让他们对待事情产生不同的看法,并从中领悟出人生哲理,最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在授教立定跳远的体育知识时,可创建“青蛙送报”角色扮演游戏,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学生扮演小青蛙,并通过蹦跳的方式进行送报,一组同学则扮演送报中的障碍物,第三组扮演报纸接收人员,游戏中明确各组的职责,并设定送报的时间以此来增加游戏的难度[3]。在扮演小青蛙蹦跳送报的时候,学生通过自主揣摩青蛙跳的方式,分析青蛙跳的特点,充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游戏活动规则,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并分析自己角色的特点,通过自我分析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按照角色来领悟自身的责任所在。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和心理游戏的融合,锻炼学生面对责任和困难时能够勇于承担和敢于面对,让其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适应各种社交场合。

(三)设计模拟心理状态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游戏主要通过学习团队的人际交互,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协作来认识自我,并对如何自我提升进行考量。运用心理游戏实现德育教育,以及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开展“巧运乒乓球”游戏,游戏分成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参赛组,参赛组双手握兵乓板, 上面放上一个乒乓球,沿地上的路线行走,期间乒乓球不能掉落,走到指定位置交给另一名同学,此时观察组负责观察同学们的情绪,待游戏结束后由观察组来模拟参赛组学生的情绪和心理活动。通过观察和模拟让学生能够对自我的情绪进行分析,并分析如何掌握和管理情绪。当遇到生活中的压力时学生能够有勇气面对,且能够及时处理。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团队的情感,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提升认知能力,对心理健康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实施目标的工具,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心理游戏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有效融合体育游戏和心理游戏,使学生体验全面的授教的过程,并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体育教学中通过融合提升了学生社交能力的同时实现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对学生年龄以及心理水平了解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开展心理游戏,来保证游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最终实现学生体能的提升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伯骄.体育游戏与心理游戏融合在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中的探究[J].体育世界,2024,(04):157-159.

[2]彭宪.功能性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身体素养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3.

[3]朱一行.体育游戏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身体素质的作用影响[D].扬州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