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教学困境”—税法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5
/ 3

“突破传统教学困境”—税法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栗晓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 125100

摘要:传统税法课程教学下,教师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对实践操作的训练,这导致学生不重视税法课程,整体学习积极性较差,而且税法知识点细碎混杂更新速度快,学生往往存在着“记不住、记混了、记错了”的学习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税法课程改革的一些方法,如优化课时设置,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采用BOPPPS单元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等方法。在进行教学改革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师生交流更加顺畅,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关键词: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税收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国民经济再分配、取得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收入也在大幅度增加,为我们的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证。而“税法”作为国家税收实现的保障,已经成为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税法”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知国家财税政策,打好会计基础,提升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与税法紧密相关学科的系统性知识水平。此外,由于近些年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税务相关工作,如何提升“税法”课程与实务操作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涉税实务,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各类涉税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成为了税法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传统“税法”课程教学的困境

有很多同学戏称“税法”为“碎法”,因为其所涉及的税种和税收要素非常多,知识点相对细碎,而且税法的各个章节不像会计那样有明显的前后逻辑勾稽,也不像财务管理那样有大量的公式,公式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律,税法各个章节的知识是相对独立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针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单独的理解和记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记不住、记错了、记混了”的问题。目前传统的“税法”教学课堂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困境:

1、课程内容与授课时数不配比。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学期时长和其他课程的情况,所以课程设置的总课时不会过长,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税法课程是在学生大二下学期开课,学生在学习“税法”的同时,还有“经济法”、“财务报表分析”、“中级财务会计”、“财政学”等专业课,以及“经济数学”、“大学英语”、“毛概”等基础课。在学生学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税法”课时一般每周只有2—4课时,总课时数大概在40—48课时,但是税法课程理论体系非常庞杂且细碎,包括税法基础理论、18个实体税种、税收征管法和国际税收实务四个部分,这其中还包括众多的法律规范,如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课税依据、税收优惠、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等等,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全面掌握税法知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表1 修订前税法课时安排和主要教学内容

序号

章节

课程安排

主要教学内容

1

税法概述

2课时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

税法要素;

税收立法制度和现行税法体系。

2

增值税

8课时

增值税征收范围;

视同销售行为的认定;

增值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简易计税方法和一般计税方法;

增值税课税依据、税率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3

消费税

4课时

消费税的税目;

消费税的纳税人;

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4

企业所得税

8课时

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划分;

企业所得税税率;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5

个人所得税

8课时

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划分;

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6

小税种

8课时

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资源税等法律制度

7

国际税收实务

1课时

抵免税额的计算;

特别纳税调整;

一般反避税适用情形;

8

税收征管法

1课时

税务管理;

税务行政处罚;

税务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诉讼。

合计

40课时

2、课程教学忽视税法实践操作。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税法模拟实验室,学生不能在学习中真正实践和税务核算、税务办理、税务筹划有关的知识,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就只能死记硬背,这让学生对“税法”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甚至出现了“躺平”现象。另外,现在很多税法教师也是“从校门到校门”,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教书,这些高校教师虽然有着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工作实操经验,而且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也很难抽出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因此更难将税法的实践应用到课堂理论教学中去。

3、“税法”教材更新存在滞后性。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制还不完善,税法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每年都有大量的税收文件实施或修改,而随着新法的出台,旧法就不再适用,“税法”课程教学内容也会随之更新相关,而任何教材都不能做到像网页一样实时更新,这就导致课堂内容与实际情况发生脱节,需要任课教师时时关注新政策新条文。例如2024年4月26日全国人大颁布了《关税法》,整合了原《进出口关税条例》及相关现行文件,并新增了多项有关扣缴义务人的规定、个人进境物品简易征收方法的规定,该项变动将于2024年12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对我国关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完善,有助于规范关税的征收和缴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但这些在教材中并未有任何体现,那么即使教师在课上提到这部分内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会很高,那么就会进一步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

4、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高效课堂整体的自由度比较高,学生可以自由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面对这些诱惑,学生们上课的注意力经常不集中。再加上由于“税法”课时有限,教师上课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整体课堂偏枯燥,学生更缺乏学习的热情,抬头率更低。

二、突破传统教学困境,创新改革课程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课堂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革。除了引入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很多教师还采取引入项目式学习、OBE教育理念[1]、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2]、以及案例讨论教学[3]法等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虽然目前教学创新改革的方式很多,但却很少有教师将相应的方法应用到“税法”课程的教学中去,如何利用多元化资源和多渠道信息,提升“税法”课程教学成果,突破传统“税法”课程教学的困境,探索税法课程改革路径,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1、优化课时设置,更新教学标准。

对于高校课堂上“税法”课程教学课时过少的问题,高校教学课时有限,不能无上限提高课时数,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做到“抓大放小”,在适当增加理论课时的同时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任课教师可以将一部分比较好理解的内容,例如车船税、资源税的内容由学生课下自己按照各项税制要素进行学习并以作业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税法”课程中细碎的知识融会贯通,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应当将不同税种中易混的知识点和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讲解,降低学生“记错、记混”的情况。例如,“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在《税法》教材中,这部分的内容单列成章,但其课税依据是“增值税和消费税应纳税额之和”,那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与其单独讲解这部分,不如直接放在讲解完增值税和消费税之后,这样既能有效复习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知识,也能在节省课时的同时加强学生对“城建税及附加”的记忆。

表2 修订后税法课时安排和课程设计变化

序号

章节

课程安排

课程设计变化

1

税法概述

4课时

以“车辆购置税”为例,将税法各项要素展开。

2

增值税、消费税

共16课时

将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内容融入;

融入国际税收协定相关内容。

3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共18课时

融入税额抵免、特别纳税调整、一般反避税适用情形相关内容。

4

小税种

8课时

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关税等法律制度由教师讲解。

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由学生按照各个税制要素课下自学。

5

税收征管法

2课时

税务管理由学生以小组作业的形式课下自学。

合计

48课时

2、创新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趣味

传统的税法课程多以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增强课堂理论的趣味性[4],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不仅可以通过漫画或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知识实体化;也可以通过当前时事新闻将枯燥的知识娱乐化,并且提高课堂思政性;还可以以小组讨论分组辩议的形式,将学生转换为课堂的主人公,增加学生上课思考的机会,而不再是“填鸭式”教学。

表3 创新教学内容节选

序号

章节

创新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1

增值税

“增值税链条发票”漫画:增值税进项税额凭票抵扣

2

消费税

播放“富人的一天”视频:熟悉消费税税目

3

企业所得税

组织小组讨论“合伙企业应不应该交企业所得税?”:掌握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范围

4

个人所得税

以“范冰冰”、“邓伦”、“宋祖儿”等明星偷税漏税作为案例:加强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纳税意识

5

关税

以“蔚来汽车出口,在欧洲的价格反而比国内便宜”为案例,探讨关税对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

印花税

“对话框”漫画:掌握印花税的定义和征税范围

图1 讲解印花税所使用的“对话框”漫画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

一般成年人的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25分钟,而高校课堂一节课的总时长大概在90分钟左右,课堂时间远远超过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再加上通讯网络、学业压力、其他同学的干扰等因素,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可能更短。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的Douglas Kerr于1978年提出BOPPPS模型,将教学设计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热身暖场(Bridge-in)、学习目标/结果(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通过将一整堂课划分为多个BOPPPS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大概控制在10—15分钟

[5],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学习过程,提升学生专注度和学习效率。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计教学内容:

(1)热身暖场:抛出第一个案例”美国公民Lucy被派到中国工作,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华累计居住8个月,她在中国境内获得了来自美国任职公司所支付的薪水”,让学生思考这部分来自美国公司的薪水应该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么?

(2)学习目标/结果:设定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能够区分居民个人及非居民个人及其各自的纳税义务,了解所得来源地如何确认。

(3)前测:随机提问某位同学,让学生回答对案例问题的理解。

(4)参与式学习: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讲解该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不断提问学生,是否和他们预想的结果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么是具体哪里不一致?

(5)后测:抛出下一个案例“李某为澳门居民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珠海工作,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来珠海上班,晚上回澳门,周六周日都在澳门,请判定李某是否属于非居民个人?应承担怎样的纳税义务?”并以“雨课堂”小程序发送题目,判断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效果。

(6)总结: 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雨课堂”统计情况对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可分为“95%以上学生掌握”为5分、“80%以上学生掌握”为4分、“60%以上学生掌握”为3分、“40%以上学生掌握”为2分、“40%以下学生掌握”为1分,根据打分情况做进一步教学设计的更新。

4、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税法”教学需要很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仅是死记硬背书上和课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任课教师应当将加强校企合作,将学生实践实习纳入教学规划中去。学校或任课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观摩企业财务人员具体的报税纳税操作流程,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身历其境感受“税”的魅力。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时,才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加强校企合作,还能帮助学校和任课教师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5、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最新动态

我国各项税收政策是不断变化和调整的,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政策新条文,任课教师不能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要及时收集政策变化的最新信息,并且要做到能通过对最新政策的讲解带领学生去了解国家宏观层面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也有正面作用。任课教师可以访问访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税务部门等官方网站,重点关注“政策发布”、“通知公告”等栏目,获取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或者关注税务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如“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局”等,这些公众号会定期推送最新的税收政策解读和动态;还可以关注相关财经新闻网站,例如环球网、新浪财经等,关注一些最新企业税务案例。

三、实施新型模式后的课堂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师生互动更加频繁,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高。以讲解“个人所得税”课堂为例,未进行教学改革前学生到课率仅有88%,改革后上升至97%,课上抬头率从大概只有坐在前排的一半左右学生听课(约45%左右)上升至四分之三左右的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显著的提高;小组辩议、案例分析、趣味漫画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课堂活跃度显著提升,根据“雨课堂”数据统计,改革前鲜有学生收藏课件,课堂活跃度仅有92分,但改革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课堂活跃度达到236分,学生能做到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追踪课堂上未完全理解的知识;另外,整体的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高,课堂发送习题的准确率有所上升,说明学生课堂听课效果好,能跟上任课教师的教学思路。

表4 个人所得税学生课堂状态情况表

指标

改革前

改革后

到课率

88%

97%

抬头率

45%

75%

课堂活跃度

92分

236分

课堂提问正确率

简单题目

92.17%

96.22%

中等题目

75.90%

88.97%

困难题目

64.34%

78.62%

参考文献:

  • [1]郭姿辰,欧阳霞. 基于OBE理念的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 35 (09): 44-46.
  • [2]廖戎戎.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税法课程多元教学法的应用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3, (03): 123-126.
  • [3]程剑东. 基于新税法的税务筹划课程案例讨论式教学设计改革研究——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税务筹划为例 [J]. 科技风, 2023, (23): 129-131.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23043.
  • [4]刘聪. “税法税务筹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新课程研究, 2023, (23): 4-6.
  • [5]王怡,任妙丹. “五位一体的税法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8 (05):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