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留置输液港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留置输液港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冯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流质输液港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参照组),舒适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希望水平提高更为明显,SAS评分和SD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给予恶性肿瘤留置输液港患者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缓解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健康教育;恶性肿瘤;输液港;希望水平;心理状态

输液港作为现阶段静脉输液的新型工具,能够避免输注药物对患者外周静脉的刺激,防止外周静脉受损,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且能够长时间重复使用,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低,且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存在免疫力低下、凝血功能差、静脉受损严重等问题,长期留置输液港容易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基于此,如何延长输液港的有效应用时间、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1-2]。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探析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流质输液港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65例恶性肿瘤留置输液港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观察组32例,男19/女13,年龄:39~76岁,平均(56.86±6.33)岁;肿瘤类型:胃癌7例,肺癌11例,结直肠癌9例,乳腺癌5例。参照组32例,男18/女14,年龄:40~78岁,平均(57.12±6.54)岁;肿瘤类型:胃癌8例,肺癌10例,结直肠癌8例,乳腺癌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呈同质化(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按照静脉输液护理规范标准丢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操作,每次输液前,告知患者输注药物的名称,并指导患者如何维护管路,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并对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教育。①术前:大部分肿瘤患者都缺乏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正确认知,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个体护理结合集中授课的方式,为患者详细讲解留置输液港的必要性和作用、优劣势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主动与患者互动交流,牢记患者的性格、喜好等,赢得其信任,促进患者配合度的提高。②术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通过拍肩、握手等方式给予患者关心和安全感,叮嘱其操作过程中不要随意活动、咳嗽或说话,以免影响手术操作。并随时留意患者的面部表情,了解其切实需求,及时应对解决,确保手术顺利实施。③术后:加强对患者带港的生活指导,教授患者如何判断出血,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人员,更换敷料。叮嘱患者术后24内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告知术后疼痛、血肿都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忧心。必要情况下,可遵医嘱对患者使用镇痛药物。

(2)舒适护理。①心理护理:受病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甚至消极抗拒治疗,导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对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耐心、真诚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将以往的成功案例分享给患者,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及依从性。②管路维护:每月定期为患者维护管路,采用植入式给药针穿刺,确保注射座内残留药液和血液被彻底冲洗干净。③静脉输液护理:输液前,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确定敷料的固定情况,提醒患者输液过程中,若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立即中止输液,并给予稳妥处理。同时,,叮嘱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注意增加饮水量(200ml/d),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④不良事件的预防。若进针后,回抽困难,需及时调整进针角度,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封管、冲管处理。每日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穿刺部位做热敷处理,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希望水平、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统计软件,计量用[]表示,t检验。计数用%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希望水平

由表1所示可知,护理后,两种患者的希望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P<0.05)。

1 两组护理前后希望水平对比[]

组别

n

积极行动

人生态度

亲密关系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2

10.83±0.86

12.64±1.23

11.51.03

12.71.11

11.35±1.81

12.98±1.05

对照组

32

10.68±0.78

11.10.96

11.76±1.15

11.41.22

11.46±1.78

12.01±1.13

t

-

0.731

5.438

0.660

4.527

0.245

3.557

P

-

0.468

0.000

0.512

0.000

0.807

0.001

2.2心理状态

由表2所示可知,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

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2

56.51±8.48

33.21±5.83

57.48±9.39

32.36±5.83

对照组

32

56.36±8.33

40.28±5.26

57.52±9.63

39.54±5.72

t

-

0.097

5.093

0.017

4.973

P

-

0.923

0.000

0.987

0.000

3 讨论

静脉化疗时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要想保证治疗效果,建立安全、便捷、持久的静脉通路是治疗的关键所在[3]。虽然留置输液港能够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条件,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不良事件,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提供对输液港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希望水平提高更为明显,SAS评分和SD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由此可见,给予恶性肿瘤留置输液港患者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缓解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莹,陈雪莹,刘晓庆.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留置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21.

[2]董凯.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留置静脉输液港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2):218-220.

[3]董丹丹,李会玲,王杉.全程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 2023(0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