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和中胶囊在临床中的应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3

解表和中胶囊在临床中的应用浅析

段琼

云南省红河州中医院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研制的解表和中胶囊的处方,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浅析,该胶囊具有疏风解表和胃,健脾利湿的功效,为了考证该药物的疗效,我们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4年1月13日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修订通则,以胃脘痛为证候的4种类型,选择病例400例,每种证型100例进行观察疗效,结果显示脾湿中阻的胃痛有效率99.0%,气滞胃痛有效率最低为82.6%,总有效率95.5%。说明此胶囊安全有效,解表和中胶囊(原名解表和胃胶囊)于1999年起我院使用至今,效果显著,现介绍给大家参考学习。

解表和中胶囊是我院名老专家杨桂华主任医师经过60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实践、总结,精心调整、修改,凝聚不少心血研制出的一个经方、验方制作而成的胶囊,主治脾湿及脾虚胃痛、呕吐(慢性胃炎急发、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慢性胃炎伴糜烂、呕吐、晕车、醉酒)。经我院临床观察多年,效果良好,疗效显著。现将基本处方、质量控制、稳定性观察和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一)解表和中胶囊的基础方

1.1  处方:自拟藿香燃照汤基础方:组成有 藿香15  神曲20 焦山楂20法夏15茯苓15黄芩15紫苏叶15炒枳壳15炒厚朴15木香10砂仁10炙甘草10 陈皮15g  白芷10g

1.2制法,以上药物按比例(因涉及版权,故配比不公开)粉碎,通过现代机器工艺按严格国家操作标准、质检安检规范提取粉末,制成胶囊。

二)质量控制

2.1 性状 本品为棕色粉末,味苦,有健脾理气、疏风散寒、消食止呕、和胃止泻的作用

2.1 胶囊质量差异及卫生学检查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三)稳定性观察

   我们将该制剂分别用塑料袋、白色玻璃瓶、棕色玻璃瓶装置,置于阴凉处观察,未见胶囊发霉、变质现象,显示胶囊稳定。我院按规范、严格机制操作制成瓶装锡纸密封瓶口。

四)功效与主治

  本品具有芳香化湿、疏风止呕、健脾利湿、理气止胀的作用。主治脾湿及脾虚胃痛(慢性胃炎急发、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慢性胃炎伴糜烂、呕吐、晕车、醉酒)。

五)服法及用量:每瓶48粒,毎粒0.25g,成人每次口服1.0g,八岁以上儿童酌减。

六)临床观察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就胃脘痛为证候的四种类型,1)脾湿中阻证2)表寒证3)脾胃虚证4)气滞证。以上四类参照疗效评定标准,四型总共观察400例,其中男280例,占总例数52%,女120例,占总例数30%,男女比例1.73:1。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8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8-18岁有69例,占17.25%,18-55岁有226例,占56.5%,55-88岁105例,占26.25%。采用自身对照组的方法,人均口服1-2瓶,疗效中观察脾湿中阻的胃痛有效率99.0%,气滞胃痛有效率最低为82.6%,其他类型平均总有效率95.5%。因疗效突出,药物安全,得到人民群众信赖、喜爱,多次检验合格后得到省卫生部门认可。2008年获得【批准文号】 滇药制字(Z) 20082315G 。

七)中医证型及病种证型统计及疗效分析

以《中医内科学》证型为分型基础,拟定四个证型分类。分别统计各个证型在纳入病例中实际占有例数及覆盖百分比分析,应用疗效情况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中医证型比例覆盖统计

证型

n

百分比%

应用解表和中胶囊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脾湿中阻

208

52%

186

20

2

99.0%

表寒证

88

22%

68

17

3

96.6%

脾胃虚

58

14.5%

37

16

5

91.4%

气滞证

46

11.5%

23

15

8

82.6%

合计

400

100

314

68

18

95.5%

表2   脾湿中阻型在各种病中分布比例

    病种实有病例数          湿邪中阻型

实有病例数n

脾湿中阻型n(%)

应用解表和中胶囊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慢性胃炎急发

169

78(46.1)

149

13

7

95.8%

急性胃炎

68

36(52.9)

52

12

4

94.1%

急性肠炎

58

29(50.0)

46

11

1

98.2%

慢性胃炎伴烂

39

22(56.4)

29

8

2

94.8%

十二指肠炎

27

18(66.7)

22

4

1

96.3%

呕吐

18

12(66.7)

11

5

2

88.9%

晕车

12

8(66.7)

9

1

2

83.3%

醉酒

9

5(55.5)

6

2

1

88.9%

合计

400

208

324

56

20

95%

   从表1中可以看出,400例胃脘痛病例中,脾湿中阻型所占比例最多,共计208例,占总数的52%,应用解表和中胶囊治疗后有效率达99.0%,以下依次为表寒证,脾胃虚证,气滞证。应用解表和中胶囊后有效率分别为96.6%,91.4%,82.6%。除排名第一位的脾湿中阻证,其余三证型占总病例数48% 。应用解表和中胶囊总有效率达95.5%。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以胃肠型疾病为主,主要症状的现代西医疾病中以消化系统为主,脾湿中阻超过三分之一。无论那种胃肠型疾病,甚至可延伸至一些症状呕吐、晕车、醉酒等应用解表和中胶囊均可用有效,应用解表和中胶囊后,总有效率均达95%。

八)结论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红河州中医院就诊病例资料显示,胃痛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中、青年人多见,包括了慢性胃炎急发、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慢性胃炎伴糜烂、呕吐、晕车、醉酒,其中慢性胃炎急发、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慢性胃炎伴糜烂,发病率占前4位,共计334 例数,占病例总数83.5%。无论那种证型及疾病,应用解表和中胶囊的平均总有效率达95%以上。

九)典型病例应用:

   典型病例1: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反复腹痛3年余,再发伴腹胀、恶心1月”到我院就诊。患者诉平素饮食不规律,夏天过食冷饮较多,嗜辛辣食物。3年来上腹部反复疼痛,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HP 258”。曾在外院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痢特灵片”等药物口服曾有好转,治疗后HP复查未曾转阴性,反复消毒家中食物器具仍反复发作,1月来田间劳作饮凉水后发作,多家医院口服多种药物无效,最近感上腹部疼痛发作频繁、腹胀,恶心而就诊我科。发病以来身困,不思饮食,晨起恶心欲呕,头闷重,进食差,纳少,眠差,大便稀塘,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查体:T 36.5℃,BP 10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剑突下及左上腹部、脐周压痛。完善血细胞分析:正常;复查HP 158。舌淡苔白微腻,脉濡。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胃痛,辩证为脾湿中阻证;西医诊断:1)慢性胃炎急性发作;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长期间断口服多种胃药,拒绝西药治疗,经向患者讲解交代病情后,1)嘱其进食温软食物,定时定量规律进餐,碗筷每天开水煮1小时消毒,2)予解表和中胶囊 2瓶共96粒,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口服2瓶8天后复诊,患者腹痛明显减轻、未频繁发作,腹胀、呕吐缓解,无身酸头闷,饮食增加。继续口服3瓶12天后,腹痛消失,无腹胀,无呕吐,精神好转,大便正常。复查HP(-) 。嘱患者长期饮食规律,门诊随诊,后追踪患者1年未发病治愈。

  典型病例2:患者女,12岁,因“上腹部隐痛5天”就诊我院。患者诉5天前患者因饮食不节不慎受凉后感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恶寒怕冷,手足不温,不思饮食,未就诊,在家中自行口服“乳酸菌素片、健胃消食片、健脾胃颗粒”等药物后,症状无缓解而就诊我科,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异常,腹软,上腹部压痛不适,肝脾未触及。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胃痛,辩证为表寒证,西医诊断急性胃炎,予解表和中胶囊1瓶, 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3天后电话追踪患者病情,已治愈。

讨论:

     红河州中医院院内制剂解表和中胶囊是我院名老专家杨桂华主任医师经过60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脾湿、表寒、气滞的经典方制成的胶囊,是以健脾利湿、疏风解表散寒、理气消食止呕的纯中药制剂,基础方中主要组方是藿香、神曲、焦山楂、法夏、茯苓、黄芩、紫苏叶、炒枳壳、炒厚朴、木香、砂仁、炙甘草、陈皮、白芷等药,功效主要是疏风散寒、消食和胃。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多为湿证,云南人喜食肥甘油腻、辛辣、寒凉之品,均易滋生湿气,加之云南风大,风为百病之首,感受风邪,内外湿气兼有。杨桂华主任医师认为健脾祛湿、解表需同时祛除,故通过60多年经验总结研制出解表和中胶囊。藿香以辛温之性解在表之寒证,芳香之气化在里之湿浊,可和中而止呕。半夏、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健脾运湿止泻,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泻止呕,厚朴行气化湿行滞。紫苏、白芷辛温发散,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湿阻中焦,与厚朴、陈皮、木香、枳壳同用加强功效。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神曲消食和胃。炙甘草缓解止痛、调和诸药。解表和中胶囊应用于胃痛证候中的1)脾湿中阻证时,药物成分中半夏、陈皮、半夏、神曲理气燥湿起主要作用。应用于胃痛证候中的2)表寒证时,药物成分中藿香、紫苏、白芷等有散寒醒脾起主要作用。应用于胃痛证候中的3)脾胃虚证时,药物成分中陈皮、茯苓、半夏等均有健脾作用。应用于胃痛证候中的4)气滞证时,药物成分中砂仁、厚朴、陈皮、木香、枳壳、山楂均有健脾宽中、行气理气作用。故此解表和中胶囊是兼顾胃痛多个证型实用有效的本院制剂药物。原名解表和胃胶囊,除了对胃脘痛为证候的四种类型疗效显著。随着临床中治疗应用中还发现对延伸应用于呕吐证候的1)外邪犯胃证2)食滞内停证,3)痰饮内阻证,眩晕为证的痰湿中阻证均取得良好疗效。故改名为解表和中胶囊。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方中主要对慢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胃肠性感冒均有明显疗效。从药理研究上讲,可以解除胃肠痉挛、止痛,有类似阿托品的作用,但无不良反应,还有杀菌、抗病毒,提高机体细胞的免疫力,短时间内修复胃肠粘膜,促进恢复的胃肠道吸收物质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我们云南边境地区地处高寒山区,中青年均为家中主要劳动力,平素劳作饮食不规律,劳作后喜食香燥辛辣之品,天气热喜食寒凉之,均是滋生湿气的温床,故脾湿、痰湿的老百姓较多。通过临床观察院内制剂解表和中胶囊,主要有去湿气、散寒解表、健脾胃作用。对胃痛脾湿证、表寒证、脾胃证、气滞证疗效好,多种证型甚至延伸的呕吐、晕车、醉酒疗效明显。在多年的临床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疗效突出,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反复使用。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喜爱、青睐。解表和中胶囊是一个很好的,能驱邪健脾利湿、理气、疏风散寒、消食止呕、和胃止泻的本院制剂,用药安全简便,易带易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书籍:

[1]邓中甲.中医方剂学 [M].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82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 [M].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1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 [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6

[4]吴文笛,姜莉云,吴麟梓,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2);36

[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6);738-743

作者简介:段琼(1973-10),女,汉族,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临床心脑肺内分泌血液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