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自动绘画机在不同材质表面绘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糖画自动绘画机在不同材质表面绘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王昊岩,王明珠,刘颜铭

郑州科技学院

摘要:糖画是糖与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这种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曾广泛流行于成都等地,主要以单色的线和面塑造形象,看似简单,但却体现了“少即是多”的艺术创作理念。该文探讨了糖画的产生、绘制技术及艺术特色,旨在推动糖画艺术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糖画;民间艺术;绘制技术

一、引言

糖画这一民间艺术,在历史上流行于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清末时期四川糖画业颇为兴盛,遍布大街小巷,每逢佳节总能见到糖画的影子,是老百姓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工艺,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辛亥革命后,糖画艺术逐渐消失在各地区的大街小巷,民国后期至建国前在其他各地区彻底消亡,唯有在四川,这一民间艺术兴盛不衰,这大概与四川蔗糖产量位居全国之冠有关。四川糖画不仅久盛不衰,还出现了糖画艺人的行会组织——“太阳会”。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2008年,糖塑(成都糖画)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且从2007年5月起,在成都举办的“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也能看见糖画的身影。从上述内容可见,糖画艺术在四川地区受到高度的重视,这一民间技艺在四川生根发芽,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二、糖画的产生

一张歪歪扭扭的木台,一口老旧的小铜锅,一圈围着木台留着口水的小伙伴,一双饱经风霜的大手紧握着铜勺灵活地游走,这个温馨的画面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也是人们对糖画的深刻印象。糖画由来已久。相传唐代诗人陈子昂爱吃黄糖,喜欢将糖溶化后冷却后再插上签子食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造兽糖者,每巨釜一口受糖五十斤,其下发火慢煎。火从一角烧灼,则糖头滚旋而起。若釜心发火,则尽尽沸溢于地。每釜用鸡子三个,去黄取青,入冷水五升化解。逐匙滴下用火糖头之上,则浮沤、黑滓尽起水面,以笊篱捞去,其糖清白之甚。然后打入铜铫,下用自风慢火温之,看定火色然后入模。凡狮、象糖模,两合如瓦为之。杓泻糖入,随手覆转倾下。模冷糖烧,自有糖一膜靠模凝结,名曰享糖,华筵用之。”[1]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饗糖。《后汉书》注所谓猊餹是也。”[2]这些都是早期糖画借助模具制作的文字记录。清代学者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书说:“元旦日街市停贸易……只有小本营生者,专售小儿之钱,如……糖饼。”[3]这就是后来流传于大街小巷的糖画。

从古至今,四川地区商贾云集。成都等地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为糖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物质与气候条件。同时,各种形态的文化在这里不断交流融汇,也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推动了糖画艺术的发展。

三、糖画的绘制技术

(一)绘制材料

糖画以糖和水为原材料。传统糖画的原材料主要为白砂糖、红糖或饴糖,而目前四川糖画主要采用白砂糖作为原材料,因为白砂糖相对其他糖来说,熬制出来的糖液会更晶莹剔透,且与四川糖画的绘制工具“汉白玉大理石板”搭配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是最理想的。随着糖画艺术的普及,“3D糖画笔”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固体的麦芽糖画棒充当了用白砂糖熬制而成的糖液,用于糖画笔的使用中;水在四川糖画艺术中有一别名,称为“龙宫”,熬的糖太稠,就需要加水,糖画艺人会称加点“龙宫”。

(二)绘制工具

在绘制四川糖画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绘制工具分别有太和、头盘、中盘、尾盘、荷叶、起子和铜锤。

太和:绘制糖画时用的大理石板,目前四川糖画所使用的大理石板主要为汉白玉大理石板。其他地区的糖画绘制除大理石板外还会用到铝板。

头盘:是糖画盘的其中一种,上面绘制有各种图案,这些图案多为“小货”。

中盘:放置糖画板(大理石板或铝板)的操作台。

尾盘:也是糖画盘的一种,与头盘不同的是,尾盘的图案多为“大货”。

荷叶:熔化糖液的铜瓢或铁瓢。

起子:绘制糖画的重要工具,用铜或铁制成的长形薄片,前窄后宽,糖画做好凝固即用此启起。起子的手柄顶端有各种样式的,例如:“O”“L”“S”等,也称“三湾”,用以压制糖画的块面以及刻画各种纹样。

铜锤:插放糖画作品的工具,也称“草把子”。

其中,糖画盘(头盘和尾盘)是四川糖画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糖画的一件特色工具。四川糖画作为街市商品进行售卖时与其他地区的糖画贩卖方式不同,它还需要用到糖画转盘这一有趣的工具,四川糖画卖的不仅是糖,还卖“运气”,糖画转盘不仅是四川糖画绘制工具的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糖画造型题材的实体再现,购买糖画的人可通过转动糖画盘选择糖画图案,糖画手艺人根据糖画盘中所转到的图案进行绘制。

当下,为迎合大众对糖画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3D糖画笔”,糖画笔笔身是空心的,用来放置固体的糖画棒,插上电后待固体糖画棒熔化成糖液后可直接作画,与糖画笔搭配的糖画板也由传统的大理石板和铝板改为糖画专用的不粘垫,糖画笔的优点就是简易、方便、易上手,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它的出现也让糖画艺术从街市走向了家庭,对糖画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绘制过程

糖画的绘制,需要经历熬糖、化糖、绘糖三个过程。

熬糖:按比例将白砂糖、水和少许辅料倒入糖锅内用文火进行熬制,熬制时需不停搅拌,避免糖画受热变焦或变糊,熬制后静置冷却成淡黄色糖块。

化糖:将糖块放入铜瓢或铁瓢中加热熔化,熔化至可以牵丝。

绘糖:用小铜勺舀出糖液,在大理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糖画图案,待绘制完成时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再用一根竹签把糖画作品粘合提拿起来就完成了糖画的绘制。

(四)表现手法

糖画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有:大货、小货、子子货、丝丝货、板板货、填装货、拭皮子、按头子和半浮雕手法。

大货:主要为较大型的作品,如龙、凤、立体的花篮等,制作工艺较复杂。

小货:比较小型的作品,制作工艺相较简单,如单个的兔子、鱼、鸟等。

子子货:别称“倾倾子”,即倒一个糖饼,糖饼大小与厚薄需一致且成正圆形,这十分考验糖画手艺人的绘糖功底,需要做到绘制速度快,且断丝利落。

丝丝货:这一手法类似国画艺术中白描的表现形式,又似速写,还与民间剪纸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不同粗细的线条来刻画对象的形状。

板板货:这种表现技法主要体现糖画的块面造型,即制作时运用浮雕和线刻来表现客观物象。

填装货:绘制时先用线勾勒出图案的轮廓,再用糖液填满整个图案,在糖画未凝固时,以雕刻的手法刻画细节部分,其绘制技巧与“板板货”相似,只是工艺顺序的先后不同。

拭皮子:先将适量的糖液倒在大理石板上,趁糖液还未冷却时,运用糖画工具“起子”刮出图案的大致轮廓,再以糖丝修饰图案的外轮廓并刻画细节。

按头子:这是四川糖画表现手法中最古老的工艺手法。绘制时,先倒适量的糖在大理石板上,趁糖液还未凝固时,启起放入模具内,用拇指的指面按压成形,待糖液完全凝固后取出,一具圆雕式的糖画就完成了。

半浮雕:待糖稀还未冷却时雕刻糖画的图案纹路。

四、糖画的艺术特色

糖画是多种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的结合,这种表现形式区别于任何其他的传统文化,这是糖画艺术最明显也最独特的艺术特征。它在创作技巧上吸收了国画和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运笔上如同国画和书法一般,一气呵成,糖稀在大理石上流淌的过程犹如国画颜料或墨在宣纸上快速晕染。在造型图案的设计上,糖画艺术又吸收了皮影戏和剪纸艺术的特点,这三种民间艺术在表现形式上都采用了“阳刻”和“阴刻”的表现手法,“阳刻”即“空底”,“阴刻”即“实底”,虚实相印,既突出了主要形象,又丰富了画面的整体构成。

五、结论

糖画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是人们对于生活高度热爱的表现。在智能化时代,人力正在被技术取代,但是在糖画传承过程中一味依靠机器是不够的,正是因为融入了人的主观情感,糖画艺术才更具魅力。如何才能守住初心、守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岁月侵蚀下沉淀的繁华,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3](春秋战国)佚名.考工记[M].俞婷,编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