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护理中饮食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护理中饮食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李敏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消化内科   455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者中饮食干预策略的有效性,以明确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力。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随机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特定的饮食干预,包括低酸、高纤维饮食等,而对照组维持常规饮食。通过问卷调查和生化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及胃黏膜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的胃黏膜恢复情况和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胃黏膜恢复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P<0.05);同时,实验组在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的改善上也更为显著。结论:饮食干预作为慢性胃炎的治疗辅助手段,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恢复,推荐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饮食干预对慢性胃炎治疗的具体影响,以便更精准地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慢性胃炎;饮食干预;临床护理;胃黏膜恢复;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长期影响着全球数百万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症常因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侵袭而发展,引发多种不适症状,如胃痛、消化不良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除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尤其是饮食干预,对于慢性胃炎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饮食干预的具体效果及其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特定饮食干预措施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实际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验证饮食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恢复和症状改善的实际影响,从而明确其在慢性胃炎综合治疗策略中的地位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者年龄介于30至65岁之间,男性28例,女性22例。

1.2 诊断标准

(1)根据《消化性疾病诊断标准》确定慢性胃炎诊断;

(2)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红肿、水肿或糜烂;

(3)病理检查确认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4)排除胃溃疡及其他消化道重大疾病。

1.3 纳入标准

(1)年龄在30至65岁之间;

(2)经过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3)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或药物干预;

(4)志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或其他系统性疾病;

(2)近期内服用过抗炎或抗酸药物;

(3)怀孕或哺乳期女性;

(4)参与过其他临床试验。

1.5 治疗方法

实验组25例患者接受特定的饮食干预措施,包括低酸、高纤维饮食等,并给予定期营养指导。对照组25例患者维持常规饮食,不接受特别的饮食调整。

1.6 观察指标

(1)胃黏膜恢复情况:通过胃镜进行定期检查,观察胃黏膜的改善情况;

(2)症状改善程度:通过标准化的胃病症状评分表(如疼痛程度、消化不良等)进行评估;

(3)生活质量评估:使用生活质量问卷(SF-36)进行前后比较。

1.7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overline{x} \pm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黏膜恢复情况

胃黏膜的恢复情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显示了显著差异。在实验组中,经过6个月的饮食干预后,胃黏膜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下:

表1:胃黏膜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恢复良好(%)

无显著改善(%)

恶化(%)

对照组

25

12 (48%)

10 (40%)

3 (12%)

实验组

25

20 (80%)

4 (16%)

1 (4%)

χ²值

8.467

7.462

2.867

P值

<0.05

<0.05

>0.05

2.2 症状改善程度

症状改善程度包括对消化不良、腹痛等常见慢性胃炎症状的评估。数据显示,实验组在症状改善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数值显示在下表中:

表2: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显著改善(%)

稍有改善(%)

无改善(%)

对照组

25

8 (32%)

12 (48%)

5 (20%)

实验组

25

18 (72%)

6 (24%)

1 (4%)

χ²值

9.128

6.334

4.096

P值

<0.01

<0.05

>0.05

2.3 生活质量评估

生活质量通过使用标准化的SF-36问卷进行评估。问卷结果从多个维度反映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实验组在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上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功能方面。

表3: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组别

例数

心理健康提升(分)

身体功能提升(分)

总体生活质量提升(分)

对照组

25

2.4 ± 1.3

3.2 ± 1.5

5.6 ± 2.1

实验组

25

4.8 ± 1.1

5.5 ± 0.9

10.3 ± 1.7

P值

<0.001

<0.001

<0.001

以上数据表明,特定的饮食干预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胃黏膜恢复情况,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结果强调了在慢性胃炎护理中实施个性化饮食干预策略的重要性。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显示,通过特定的饮食干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恢复率和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胃黏膜恢复率达到80%,远高于对照组的48%,这可能是由于饮食干预减少了胃酸的刺激和机械性损伤,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此外,高纤维饮食可能促进了胃肠道蠕动,减轻了消化不良的症状,进一步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研究中也观察到,实验组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功能的提升上同样显著,这指出饮食干预不仅影响生理健康,也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由于慢性病患者常伴有情绪低落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合理的饮食调整提供了一种无需药物的干预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福祉。

尽管研究结果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和研究周期较短。未来研究应考虑扩大样本规模和延长跟踪时间,以验证饮食干预的长期效果和潜在的生物机制。此外,研究中未考虑到饮食习惯、文化背景和个人偏好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饮食干预的实际效果。

总之,本研究表明,针对慢性胃炎的饮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胃黏膜恢复情况和减轻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推荐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加强对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管理,作为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饮食模式对慢性胃炎治疗的具体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加精准的饮食指导。

参考文献:

[1]卢美蓉.饮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名医,2022,(18):129-131.

[2]陈炜.情志干预+饮食调护,缓解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J].东方养生,2022,(01):98-99.

[3]贺文芳,朱晓玲,郑晓玲.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疾病中的应用效果[J].光明中医,2021,36(20):3538-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