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体会

高越尼

宝鸡高新医院  陕西  宝鸡  72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大内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5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入院时间2019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2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联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其胃肠激素水平,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疗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胃肠激素

前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且病因复杂,与心理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个方面有关。目前,临床主要以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调节作用较弱,导致部分患者病情易反复,整体疗效不佳[1]。而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诊治功能消化性不良历史悠久,将其归属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认为该病发生与肝、脾有关,主张辩证论治,以活血化瘀、疏肝健脾为治疗原则,效果理想。本文即选择5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探究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研究者医院大内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5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入院时间2019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2组。

对照组中,男:女(例)=85:165(例);年龄45~75岁,均值(58.92±5.86)岁;病程1~7年,均值(3.55±0.87)年。

观察组中,性别比:男/女=82/168;年龄均值(58.96±5.80)岁,最高75岁,最低45岁;病程均值(3.58±0.84)年,最长7年,最短1年。

两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确诊功能性消化不良[2]。对研究用药无过敏。临床资料完整。用药依从性良好。在研究同意书上签字。

1.2.2排除标准

自行更改用药方案者。沟通和(或)认知障碍者。肝肾功能异常者。重要脏器病变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中途失访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予以患者多潘立酮片+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多潘立酮片由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提供,国药准字H20093061,口服,每日3次,每次10 mg,持续用药4周。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由重庆莱美药业提供,国药准字H20130095,口服,每日1次,每次20 mg(1粒)。持续用药2周。

1.3.2观察组

本组则联用中医治疗,具体:(1)中药:予以患者香砂六君子汤,由茯苓18 g、白术15 g、香附15 g、酸枣仁15 g、半夏12 g、延胡索12 g、陈皮12 g、人参10 g、广木香10 g、白芍10 g、砂仁9 g、甘草5 g组成,每日1剂,煎汤后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持续治疗2周。(2)针灸:取患者足三里、关元、中皖、下皖天枢以及脾俞、胃俞两组穴位,每日针灸其中1组(交替针灸),持续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纳入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肠激素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好转。

无效:未达到上述要求。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有反酸、厌食、上腹痛、恶心呕吐四类。

1.4.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

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指标水平。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作为样本检测得出。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中:显效100例,有效13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100+137)/250*100.00%=94.80%。

观察组中:显效112例,有效1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112+136)/250*100.00%=99.20%。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X2=8.3162,P=0.0039;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发生:反酸4例,厌食3例,上腹痛3例,恶心呕吐5例;总发生率6.00%。

观察组中,发生:反酸1例,厌食1例,上腹痛1例,恶心呕吐2例;总发生率2.00%。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X2=4.0262,P=0.0448;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对照组中,患者治疗前胃泌素水平为(73.20±5.86)ng/L,治疗后胃泌素水平为(67.12±5.54)ng/L。

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前胃泌素水平为(73.22±5.83)ng/L,治疗后胃泌素水平为(63.47±5.06)ng/L。

两组治疗前胃泌素水平比较(T=0.0383,P=0.9695;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低(T=7.6918,P=0.0000;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以上腹疼痛、灼热感、早饱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病情易反复,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显著,若未能有效诊治,还可引起贫血、营养不良、心理疾病等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

以往治疗多采用抑酸、促胃肠动力西药,虽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躯体舒适度,但治标不治本,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且长期用药下不良反应多见,整体疗效较差[3]。而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历史悠久,常用针灸、中药方剂等手段。

本院即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方剂香砂六君子汤+针灸治疗。香砂六君子汤由人参、广木香、陈皮等药材组成,人参可补益脾肺、提胃气,广木香可行气和胃,香附可理气调中,陈皮可理气开胃,白术可健脾燥湿,酸枣仁可安神宁心,砂仁可温中止泻,诸药合用,可共奏补益脾胃、调畅气机之功效。而针灸选择足三里、天枢等穴位,可有效燥化脾湿、健脾和胃、降逆利水,再辅以脾俞、胃俞两组脾胃疾病要穴,还可进一步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本文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而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可见联用中医治疗还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中医疗法,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康复,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郁,单国顺,尹爱凝,叶雪珂,姚娓.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0):82-85,后插12.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4):217-229.

[3]杨玲,张颖.开胃理脾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4):85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