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

冯蕾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本文系统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护理工作中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式,选取于2023年5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数量为80例,依据“随机电脑排序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模式)与实验组(40例,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探究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可作为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参考,有助于提升小儿急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临床上极为严重的急症情况,其病情发展迅速,若干预不及时或不合理,可能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对其神经功能造成永久性影响,此种情况常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患儿在发病后会出现意识丧失、眼球上翻以及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等症状[1]。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急诊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科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减少可能造成的永久性损害。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相关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样本采纳时间范畴设置在2023年5月-2024年5月,研究样本选取于本院收治的8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依据“随机电脑排序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确保每组样本数量4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范围:1-6岁,平均(3.48±0.37)岁,发热时间1-4天,平均(2.51±0.14)天,腋下体温38.8-40.2℃,平均体温(39.44±0.36)℃;实验组:男女比例25/15,年龄范围:0.5-6岁,平均(3.25±0.34)岁,发热时间1-3天,平均(2.47±0.11)天,腋下体温38.7-40.3℃,平均体温(39.41±0.32)℃,横向对比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后统计学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①所纳入患儿均出现寒战、短暂性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全身肌肉强直等高热惊厥等症状。

排除标准:①存在急腹症的患儿;②由麻疹、血液系统疾病、皮肤黏膜淋巴 结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高热惊厥患儿;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功能障碍的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监测体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患儿环境清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包裹、安静休息、舒适的环境。

实验组: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

(1)降温急救护理:在高热惊厥发作时,首要任务是迅速降低患儿体温,以防止脑部受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或温水浴,也可以考虑给予退热药物,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2)心理护理:高热惊厥会给患儿和家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情绪支持和安抚,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促进患儿的心理康复。 

(3)预防脑水肿:高热惊厥后可能引起脑水肿,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脑水肿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控制水盐平衡、维持脑内压稳定等,以减轻脑水肿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4)健康教育:在患儿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家长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包括预防感染的方法、日常护理技巧、饮食调理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儿,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5)病情监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6)注意事项:在护理患儿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保持患儿的营养充足、水分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确保患儿的休息和睡眠质量,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

1.3观察指标

症状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坠床、感染、呕吐、舌咬伤)。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7.0软件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比较两组组间数据后有差异P<0.05。

2结果

2.1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经护理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x±s)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h)

惊厥症状消失时间(d)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40

20.44±2.78

3.22±0.15

5.33±0.22

对照组

40

36.57±3.66

5.64±0.31

8.71±0.45

t

--

22.196

44.442

42.677

P

--

0.000

0.000

0.000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展开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坠床

感染

呕吐

舌咬伤

总发生率

实验组

40

0

0

1

0

1(2.50)

对照组

40

3

1

2

1

7(17.50)

X2

--

--

--

--

--

5.000

P

--

--

--

--

--

0.025

3讨论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时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强直或阵挛性收缩[2]。病情发展过程中,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肌肉过度紧张、瞳孔异常等症状,随着痉挛的加剧,患儿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永久性损伤,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婴幼儿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家长和监护人应该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及时就医。

本次研究致力于探讨如何在急救护理领域更有效地处理高热惊厥患儿,以提高护理质量[3]。综合护理方案的核心是降温急救,通过物理和药物等方法帮助患儿降温,并且密切监测体温、肛温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降温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降温效果。此外,综合护理还包括急救护理、降温护理和病情监护等措施,全方位提升了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水平。依据上文数据得出,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就此证实了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干预中具有重要作用[4]

综上所述,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如,韩玲芝,朱杉.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在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10(02):103-105.

[2]曾路梅,沈晓娟,赵婷鹭.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3,42(24):152-155.

[2]周颖瑜,彭晶.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8):1059-1061.

[4]吴珍花.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3):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