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4

吉安市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吕纪坤

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中职学校发展影响因素和中职学校发展历史沿革成就、未来转型发展问题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特色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以就业为导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打造鲁班工坊加强国际化交流相应的转型发展策略。此外,本文所提出的发展思路也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对于推进中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扩优提质;中职学校学校转型

项目:2024年度吉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吉安市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XX企业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中高职衔接为例 (项目编号24GHA425)。联系方式:吕纪坤13387042969

中图分类号:G632

2023年8月30日,中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该计划明确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发展举措,其中包括学前教育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中优质学校的提质、普通高中内涵的加强、特殊教育学生的特别关爱、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构建、数字化教育的战略推动以及全面综合改革等等这一政策意味着高中教育将会有更多机会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更多初中毕业生的需求,特别是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这一政策举措备受欢迎,因为它提供了更多机会,使更多学生能够有机会考入优质高中。然而,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这一政策举措也意味着面临新的挑战。中职教育在未来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定位,适应新形势,充实教育内涵,提高教育质量,以确保其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1影响因素

1.1政府政策

1996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条例》是中国中职教育的基本法规,明确了中职学校的任务、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规划明确了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发展重点和任务,包括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颁布和实施有助于规范和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融合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社会进步。2023年《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这一政策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重要任务和举措,对中职学校的发展也有明确要求。中职学校发展的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包括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的任务。这些政策文件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旨在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1.2经济环境

职教育为经济提供了关键的人力资源。中职学校培养了各类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各个领域提供所需的实际技能,还填补了市场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缺口。特别是在工业、建筑、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中职毕业生为企业和行业提供了熟练的工作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就业也有助于减少失业率,提高了就业率,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国家经济活力至关重要。中职教育适应了不断变化的产业需求。随着科技和市场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和变化。中职学校可以调整和灵活地改进课程设置,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和技术的人才。这有助于满足市场对于高技能工人和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中职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中职教育对于科技创新和研发也具有重要意义。中职学校培养了众多技术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创新,使国家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中职教育的这一角色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中职教育不仅是为个体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更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中职教育为经济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和灵活的劳动力,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为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中职教育在新时代的中国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进一步发展将继续推动国家经济繁荣。

1.3社会需求

中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职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实用性人才,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人才的就业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繁荣。此外,中职学校为不同行业培养了适应性强的人才,推动了产业的多样化和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强经济竞争力。中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为社会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持。

中职教育与社会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职学校培养了大量具有实际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人才,他们为社会的各个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这些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另外,中职教育也培养了一批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在推动社会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职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资源和创新动力,促进了社会的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中职教育也对社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不平等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职业教育机会,中职学校有助于减少社会的教育差距和职业不平等。它为那些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了一条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上升的途径。同时,中职教育还培养了一批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有助于解决社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改善了社会的劳动力市场。

中职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职教育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升级,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解决了社会问题和不平等,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因此,中职教育应继续发展壮大,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2中职学校发展历史沿革成就问题

2.1中职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职业教育经历了一次新的发展浪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随着职业高中的兴起,职业教育不再仅仅注重技术培养,还注重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更加多元化,学校类型和专业设置逐渐扩展。

进入21世纪,政府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中职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学科设置日益丰富,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同时,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也逐渐增多,使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国际接轨。中职学校的历史沿革经历了从起步、发展、改革到现代化的过程。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实用性人才,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中职学校的发展也不断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中职学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2中职学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中职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1)学校数量和覆盖范围的扩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政策的支持,中职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大城市到农村地区,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中职学校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这一扩张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劳动力的培训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2)多元化的专业设置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日益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工类专业。现在,学生可以选择从机械制造到信息技术,从医疗保健到旅游管理等各种各样的专业领域。这种多元化的专业设置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职业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职业选择。

(3)师资队伍的提升

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越来越多的优秀教育者和行业专家加入到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同时,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也得到了更多关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4)实践教育的强化

中职学校注重实践教育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等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还使他们更容易融入职场并取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5)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色,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这不仅受益于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反映了职业教育在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方面的成功。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学校数量扩张到多元化的专业设置,再到师资队伍的提升和实践教育的强化,这些成就凸显了中职学校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2.3中职学校发展的存在问题

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发展,还对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1)教育资源不均衡

中国地域广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和先进的教育技术,而农村地区和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则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影响了学生的教育机会和质量,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资源调配和支持。

(2)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中高水平专业人才相对不足,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相对滞后,教育科研和实践脱节等。要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育者和行业专家加入。

(3)课程设置需要与市场需求匹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变化,职业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需要紧密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然而,一些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新兴产业和职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定期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4)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仍需完善

实践教育在中职学校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训设施不足、校企合作模式不够灵活等。中职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就业和职业规划支持不足

中职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支持需要加强。学校应该提供更多关于就业市场和职业规划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中职学校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资源调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更新、实践教育体系完善和就业支持等方面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3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策略

3.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方案,明确了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措施。构建行业协会和企业与职业院校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常包括实习机会、专业培训和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旨在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和职业满意度。此外国际合作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资源,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从国际获得双师型教师的支持和培训这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

3.2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特色专业的现代学徒制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支持产教融合的政策框架。政府鼓励学校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产教融合项目的监管力度,确保合作的合法性和质量。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可以提供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是将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构建现代学徒制是中职学校转型发展的另一项关键策略。学徒制度强调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在企业实习工作,通过实际操作积累经验。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构建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学生将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员工。

3.3以就业为导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对促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这种转向具有逻辑必然性。升学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双重功能之一,担负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公平促进等多重价值。只有当升学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时,升学的多重价值才能更好地展现。为此,要围绕招生单位、升学比例、升学渠道、考核方式、升学决策、升学准备等各个环节,统筹推进相关制度改革与建构。中等职业教育现已形成多样化的升学渠道,包含:对口单独招生考试、中职高职3+23+3、五年一贯制、中职本科3+4、职教高考、拔尖技能人才免试升学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学生的升学权利、升学机会、选拔方式等进一步予以保证,为中等职业教育就业与升学并重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总之,在国家政策渐进推动之下,中等职业教育就业与升学并重的新导向已经得到确立;与之相应,中等职业教育升学率的变化也呈一条渐增之势,尤其是近年来增速加快,不断攀升至新高度。

3.4打造鲁班工坊,加强国际化交流

班工坊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创新鲁班工坊建设的目标定位在于,借助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和职业文化的交流合作,增进国际理解、文化互鉴,促进世界各国(地区)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鲁班工坊建设基础上,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打造集教学、实训、会议、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国际教育学院和引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全方位开展国内外培训、师资交流,访学留学及各种国际合作工作

开展学校借助鲁班工坊,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鲁班工坊可提供实际项目的机会。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学生通常只在课堂上接触到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而鲁班工坊模式允许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鲁班工坊可提供跨学科的教育机会。在项目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学习。这对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学生非常有益。

学校借助鲁班工坊,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是中国中职学校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跨学科的教育机会。然而,要实现鲁班工坊的有效运作,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宏兵,华冬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提质培优:新要求、新挑战与新路径,职教论坛.2020(11):88-93.

[2] 李国成,寿伟义.1+X证书制度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河北职业教育.2020(1):106-108.

[3] 谢列卫,任红民,吴建设.陶行知教育思想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7(7):63-68.

[4] 李鹏.双高计划的治理逻辑、问题争论与行动路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26~131.

[5] 李作进,柏俊杰,聂玲.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1(2):10-13.

[6]吕钦,张丽芬.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参与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职业.2020(26):32-33.

[7]刘莹莹.中职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及改革,内燃机与配件.2017(30).

[8] 逯长春.中等职业教育导向的时代转变:从就业就业与升学并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9):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