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矩阵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及评价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2

内部控制矩阵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及评价体系构建

魏旭星,甄雷

(陕西 西安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北京 航空工业审计中心) 710000

摘要:随着科研事业单位管理精细化的逐步推进,内部控制矩阵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单位日常管理中。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矩阵的构成要素、实施过程,通过构建基于模糊综合量化的评价指标,对内部控制矩阵的应用成效进行评价,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推动单位内控工作持续改进。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矩阵;模糊综合量化

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内部控制矩阵作为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科研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矩阵并评价其效果,是科研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内部控制矩阵搭建实例,为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矩阵的构成要素

内部控制矩阵是一种结构化的框架,用于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组织内部的控制活动,其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素:目标设定,是内部控制矩阵的起点,科研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科技政策和自身发展战略,制定明确的科研目标。风险评估,即准确识别和评估科研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矩阵的核心,其通常结合单位制度建设、流程管理、资源配置等,对关键流程及控制点进行控制。信息与沟通,能够确保科研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沟通。监督评价,用于监控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定期评估,以评价结果反馈内部控制矩阵运行情况。

二、内部控制矩阵的实施过程

矩阵形式的管理工具,具有条线清晰、层次分明等特点,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内部控制矩阵是将流程目标及其所涉及的流程控制点进行汇总,以期进行过程管理的一种矩阵表格,可实现管理流程的持续优化。

1.内部控制矩阵的设计

内部控制矩阵的设计需要结合业务层面的主要控制活动,分模块设置。以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核心,控制活动为例,在科研事业单位中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公开等模块,每个模块按需设置下级子模块。

2.矩阵表格的设计

矩阵表格设计,涵盖控制点设计、控制点执行、控制点监督三个方面[1]。在设计过程中,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同时兼顾控制目标及控制点,对具体的控制点工作要求进行具体表述,通过控制措施的细化落实、流程制度化,避免表格设计中有缺漏项。

3.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活动的矩阵表格

科研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公开等二级指标,其分别向下设置三级指标,详见下表1内部控制指标——控制活动。

表1 内部控制指标——控制活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控制活动

预算管理

预算经过相应层级审批,超预算或预算外支出经有效审批

预算指标分解详细、具体

预算调整依据充分、方案合理

有效监控预算执行过程

资产管理

(略)

合同管理

(略)

风险管理

(略)

信息公开

(略)

三、评价体系构建

通过对相关文献[2-4]的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矩阵的评价体系大多属于定性阶段,即判断内控体系的有效性、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等级,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价体系。从前两部分可知,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矩阵是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并分别细化出二级、三级控制指标的控制模型。本文以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为一级指标。下面以控制活动为例,构建基于控制活动的模糊评价指标,一级指标控制活动,包括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公开5个二级指标,包括20个三级指标。

1.构建对比矩阵

对比矩阵是一种用于比较和分析不同指标重要性的工具,它采用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的形式表示出两个指标相应重要性程度等级。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参照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给出的比例标度表赋值[5]。参照比例标度表,得出预算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公开5个指标的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构造出对比矩阵,详见表2控制活动评价指标对比矩阵。

表2 控制活动评价指标对比矩阵

A1(控制活动)

B1(预算管理)

B2(风险管理)

B3(信息公开)

B4(合同管理)

B5(资产管理)

B1

1

3

4

5

6

B2

1/3

1

3

1/5

1/3

B3

1/4

1/3

1

1/7

1/5

B4

1/5

5

7

1

3

B5

1/6

3

5

1/3

1

表中,预算管理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之比为5,表明对于控制活动来说,预算管理比合同管理较为重要,其他两两对比类似。

2.计算对比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及对应的特征向量W

运用MATLAB R2012a软件计算上述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代码如下:

A=[1,3,4,5,6;1/3,1,3,1/5,1/3;1/4,1/3,1,1/7,1/5;1/5,5,7,1,3,;1/6,3,5,1/3,1]

[X,Y]=eig(A);%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envalue=diag(Y);%特征值

lamda=max(eigenvalue);%矩阵最大特征值

Y_lamda=X(:,1);%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计算结果显示,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5.7543,特征向量W=[0.8660,0.1284,0.0830,0.4268,0.2111]T

3.归一化后得出权重值

检验通过后,对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权向量),进行归一化后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合成评价矩阵和权重,详见表3控制活动评价指标权重。

表3 控制活动评价指标权重

控制活动评价指标

预算管理

风险管理

信息公开

合同管理

资产管理

权重

50.49%

7.49%

4.84%

24.88%

12.30%

从表中可以看出,预算管理在控制活动评价指标中占比最大50.49%,表明在控制活动进行评价时,最需要关注的是预算管理的控制情况,合同管理占比24.88%,资产管理占比12.30%,风险管理占比7.49%,信息公开占比4.84%。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计算出其他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综上,在明确了各一级指标的标准分值后,便可根据模糊评价得分建立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体系。

四、总结

内部控制矩阵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对于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科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矩阵分层处理,并基于模糊综合量化的方法计算出指标权重,解决内部控制矩阵评价多层次指标权重的赋予问题。同时,构建科学的评级体系,科研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矩阵,并不断优化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琳,卢玉兰.浅谈内部控制矩阵在医院内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24(1):108-110.

[2]谢昕.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时代金融,2021(14):67-69.

[3] 翁亚兰.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J].海峡科学,2016(9):43-44.

[4] 唐大鹏.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集团化转型研究[J].会计之友,2023(7):112-120.

[5] 严野珺.科研院所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