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东莞非遗活态发展实践探索

/ 3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东莞非遗活态发展实践探索

 邓东铭 罗税丹 姚前萌 郑桐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510812

摘 要

本文以近年来对东莞非遗文化传播情况变化的考察为基础,通过整理东莞市当下开展非遗文化交流的情况与优势,分析得到湾区背景下进一步发展非遗保护有传承危险与传播危险等困难,而非遗活态化作为解决方法,本文试析得出未来继续推动非遗活态化传承可采用针对非遗文化本身定制保护方案等方法,以实现非遗更好地保护传承。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当下充满活力,发展势头迅猛的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发挥着支撑引领作用,“人文湾区”的建设是湾区未来建设定位更加具体的一处体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群众人文素养的重要宝藏。

近年来,东莞市作为在非遗保护工作表现突出的城市,其举办有诸如“湾区文采会”、茶园游会、粤港澳非遗生活节等文化活动,促进非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是培植非遗活态传承的优渥土壤,有利于非遗资源的共享交流,推动大湾区非遗活态化发展。通过整理东莞非遗活态化发展实践情况和探索现状,可以推广东莞在相关方面保护发展的经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联动。

一、 东莞市非遗文化交流具备的优势及条件

(一)东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

说到东莞的非遗保护工作,那必然需要提及近些年举办的各类品牌文化活动,而能将这些文化活动打成金字品牌,必然是离不开东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在非遗资源管理方面采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措施,特别是2021年发布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健全粤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机制。在财政制度上,东莞早在2004年就逐步设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让财政保障有了明文明令标准。在人才培养方面,2019 年东莞创新性建立了“传承人建档体检 ”,为人才可持续提供保障。2021年9月29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东莞市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准备在滨海湾新区等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辐射湾区、特色鲜明的文化中心。东莞市政府在促进东莞非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积极主导,提供官方有力支持,让湾区人民切身感受到了东莞非遗文化对外开放、交流、互鉴的姿态。

这些举措共同促进了东莞非遗的保护、继承与发扬,体现了东莞市政府在促进非遗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的积极主导和官方支持,对大湾区乃至更广范围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作出了显著贡献。

(二)东莞市非遗传播事业突出

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7项。茅店社林烟火气,连续举办了九年的非遗墟市精彩连连;稻花香里说非遗,45个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典范案例成果显赫,“非遗+游莞”、“非遗+科技”等模式多姿多样。

就非遗进校园工作建设而言,多年以来,东莞市有近4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333所学校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开展普及性公益活动达400场次,受益师生超100万人次。截至2022年,全市有24个镇街、91所学校创造性打造非遗品牌特色课程,培育了3批共36个“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全覆盖,使非遗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传承,也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了东莞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东莞市推动大湾区非遗文化交流面临的困难及路径选择

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东莞市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广度。通过策划一系列如湾区文彩盛典、茶园游会、龙舟赛事及非遗展示等多样活动,东莞不仅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发展,还加深了与大湾区其他城镇在文化层面的互动与联合,从而激发了区域文化的互鉴与共融。

当前,东莞市政府在官方设计上强调文化价值、非遗传承。但是在非遗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其面临着固有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环境带来的双重挑战,致使非遗活态化进程仍旧处于企而望归的状态。如何盘活和利用非遗资源,寻找非遗活态化发展的有效出路,正是当下东莞非遗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下提到的路径或许可以为破解非遗活态化发展难题提供新的启发。

(一)传统工艺现代化发展 注入湾区非遗动力

在东莞,大多数非遗是以民间传统技艺为基石,这些技艺依赖于传承人的亲身教授和实践,因此较难通过机械化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完美复制,从而影响了非遗传承的效果。其次,产品陈旧,缺乏创新表达也是传承技艺的一大难题,传统技艺既要坚守,也要让生产出的产品与时俱进,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去了解、挖掘其文化价值。此外,有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往往会受工艺制作复杂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传承人生产效率低,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承担生产成本。艰难的生存条件不仅打击了传承人的从业积极性,也影响了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技艺,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传承方式,一方面,实现技法的现代式成长突破是振兴传统工艺的关键。文化与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认为传统工艺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内容,他指出,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关键在于“用字引领,设计致用,用者参与”。他建议围绕“用”字,从原理、元素、材料、功能、色彩等方面寻求突破,融合现代设计,使生产出的产品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另一方面,培养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传承人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一环。非遗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得以流传至今,每一代传承人都需要承于前人之精艺、启后世之繁华。东莞市文化馆和市非遗保护中心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完善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与管理制度,旨在提升传承人的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传承传播能力。这一做法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非遗传承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推动传承人能力朝着更全面、更系统方向发展,有助于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建设培养传承队伍 点燃湾区非遗火花

东莞与当下各地的非遗传承都有着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问题,许多年轻人对非遗技艺缺乏了解和兴趣,导致传承链出现断裂,非遗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以东莞莞香为例,目前统计莞香技艺传承人数量稀少,不足10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仅有1人;东莞水乡地区的非遗文化保护曲艺“龙舟说唱”,正面临着无人问津的窘境,若没有找到合适的代际传承,“龙舟说唱”很可能变成“绝唱”。近年来,东莞非遗的传承推广活动逐渐增多,但受众群体仍显不足。以龙形拳为例,2023年9月至11月期间,尽管莞城文化馆与第三代传承人简应球合作开设培训班,预招募25人,报名人数却仅有12人,实际到场人数更是稀少,最多的时候只达8人,龙形拳的传承正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危机。在社会层面,常有追求宣传效果而忽视非遗核心价值传播的问题,这种倾向导致非遗活动往往只能获得短期的社会关注,难以真正激发青年群体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热情和参与。

非遗传承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传承人的选拔与培养,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则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校园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选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可加强学校与非遗传承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非遗文化进入校园,使之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非遗技艺,深入领会非遗的精神内涵。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非遗的文化价值,还能激发他们作为传承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最传统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这种做法既能为传承人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和体验非遗技艺,增强其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非遗传承队伍建设与培养的资金投入,用于修缮非遗传承场所,保护传承人传习空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传承研学,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良好的传习环境。

(三)创新非遗保护模式 焕发湾区非遗活力

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汇聚了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丰富的非遗资源。然而,大湾区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策略却显得单调僵化,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和动态性。这种局面限制了非遗文化的活力与传承,不利于大湾区内文化的互动交流和非遗的活跃传递。

目前大湾区常见的非遗保护方式是将非遗项目纳入博物馆或文化展览中,这种“博物馆式”的保护方法在记录和保存非遗资源的物理状态及其历史脉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往往会忽略非遗作为非物质文化所包含的“活态传承”的本质。此外,尽管非遗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为其在大湾区的传播打开了新途径,但目前大湾区的这种结合大多停留在表面的文化展示层面,缺乏对非遗深层内涵和传承价值的深入探索,老百姓们无法真正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非遗,本身就是指代“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们本就作为无形的文化传统蕴藏在我们生活之中。各类非遗有其不同的特点,隐藏在生活的不同角落。如果我们想要让非遗文化深层次的传播,那必然是需要让这些文化 “回归”大湾区民众的生活,从生活的本质感悟非遗的传统魅力。但这不意味着“复古”,需牢牢把握“活态化”这一方法。依此,在非遗传播保护中需接续制定适宜的传播指导方略。

一方面,针对以艺术形式为载体的非遗文化,比如武术、歌舞、杂耍等,该类文化的传承与表演紧密依赖于非遗传承人的主体表现,故稳扎非遗传承机制尤为关键,同时还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对文化进行保护。例如,通过文艺化创作、影像录制、3D建模等现代化方式,将传统文化保存于新媒体载体中,并及时申报成为知识产权,从而切实保护非遗传承人知识成果。譬如国家级非遗“莫家拳”采用设计原创IP形象“莫达达”,编创原创戏剧《队长是个胆小鬼》等多种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主题日历、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也拓宽了传播渠道。对于艺术形式的非遗,可以通过提取文化内涵,将其“创造性转化”为文创产品,实现文化的可视化和软推广,从而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

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实际产出成果的非遗项目,如民俗和传统技艺等,产品产业化成为了一个可行的选择。通过将非遗素材和成果转化为商品,不仅可以为非遗保护人群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还能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开设“非遗文化保护站”和“非遗工坊”等举措,将文化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结合。微信小程序“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助力非遗产品远销四方,然而该小程序仍存在种类有待丰富、宣传有待进一步推广等问题。

在粤港澳大湾区,以节庆为载体的非遗文化同样丰富多样。2023年东莞市举办的“卖身节”、茶园游会、大湾区龙舟节等节庆活动的火爆,给本地各级政府持续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更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共鸣。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源于其深植于心的乡土情结和娱乐追求,卖身节的射水活动让人们体验到原始的玩乐心和对快乐生活的向往追求;划龙舟比赛中火热的竞争热情、江面上的百舸争流也象征着粤港澳人民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开拓精神。这些非遗文化让市民们愿意放下浮躁的心态,沉浸于节日的欢声笑语中,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心灵滋养,这种共鸣和参与感正是非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焕发新活力的关键所在。

为了激发非遗文化在大湾区的新生机与活力,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并挖掘各种非遗的特点和价值。同时,还需要我们寻找有效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使非遗文化真正融入大湾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非遗文化在大湾区焕发出新的光彩,实现长久传承。

四、结语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非遗保护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加强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而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非遗活态化发展,正是重大国家战略下将文化保护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古老文化的保护工作固然困难重重,本文通过观察整理当下东莞非遗保护现状和活态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试着描绘一些未来非遗传承保护的可行之路。不过,实现全方位非遗保护需要在以科学的,系统的方针指导下,推进政府、新闻媒体、社会机构、非遗传承人,乃至市民群众等角度共同发力,方能实现最好的保护效果。这是本文没能解决的问题,也是东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水平. 文化强市|十年,再出发 2023年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N]. 东莞日报,2023-03-30 (A08)

[2]谢冰莹.创新与传承——东莞时尚服装引领世界[N].东莞日报,2023-11-13(A07).

[3]谭志红. 加强粤港文旅合作 再续湾区发展新篇[N]. 中国文化报,2022-07-03(001).DOI:10.28144/n.cnki.ncwhb.2022.001993.

[4]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

法》的通知[EB/OL].2021-01-19.http://www.dg.gov.cn/gkmlpt/content/3/3452/post_3452001.html#683.

[5]赵水平.文化强市|十年,再出发 2023年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N]. 东莞日报,2023-03-30 (A08)

[6]申卫峰.2023湾区文采会成绩单:超46万人次线下逛会,意向成交4310万元[N].深圳特区报

[7]谢冰莹.创新与传承 东莞时尚服装引领世界[N].东莞日报,2023-11-13(A07).

[8]谭志红.广东东莞:龙舟划出湾区新气象[N].中国文化报,2023-07-13(A08).

[9]陈武东.近百万人流汇聚茶山!东莞这场茶园游会拉动消费上亿元[N].信息时报,2023-05-24 

[10]文聪【视频】东莞茶山:湾区非遗齐聚,茶园游会开幕![N].羊城派,2023-05-14

[11]余晓玲预计举办活动超200场次!2022年东莞“江湖山海”非遗系列活动启动[N].羊城派,2022-05-08

[12]陈海东,林桦,杨博涵.论非遗产业化过程中传承人的困境与发展出路——以东莞莞香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01):84-8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