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8
/ 2

现浇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分析

于佳永

身份证2206021976120109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加快,人们对道路建设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新施工技术工艺得到广泛应用,现浇砼施工是公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技术,近年来现浇砼道路施工技术不断提高。道路工程中应用现浇砼施工由于缺乏有效控制导致出现桥梁裂缝等现象,对后期使用寿命产生影响。需要对现浇砼道路施工技术重点环节部位进行研究,从过渡段混凝土施工等细节入手,形成现浇砼道路施工技术体系,实现道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目标。目前国内已有成熟的混凝土施工方法,但对施工过程操作缺乏系统理论研究,深入研究现浇砼道路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桥工程;现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为确保道桥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施工单位方面需要重点针对现浇筑混凝土施工内容予以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对道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现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立足于道桥工程施工实况,对现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内容及管理措施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期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 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

 在现代道桥施工的过程中,现浇筑混凝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对现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将所有的环节都明确化,这样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就能够很好的对所有环节进行把控。在设计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设计多样化的施工方案;然后细致、认真的比较各项施工方案,并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方案进行审视,在方案批准之后再安排下一步的计划。在填筑坝体阶段,需要做好住房安置、施工板房等相关的施工配套设施,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都需要准备齐全,然后都需要安排实际的人员来负责每一道施工工序,将责任和任务明确化,杜绝真空状态的存在。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进度来完成工作,不偷工减料,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成以及后期的隐蔽工程施工阶段,需要注重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检验,以书面的形式向监理汇报所有工程,当这一阶段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之后,在开展下一阶段的施工工作。

二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外部原因

在实际施工环境中,混凝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施工中遇到雨天,应选择其他施工时间,以避免雨水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在夏季高温施工完成后,冬天结冰,会导致微裂纹,然后进一步的侵蚀和风化,出现各种困难和艰辛,并将逐步扩大混凝土裂缝,造成大面积和坑坑洼现象,造成道路桥梁的质量差,影响桥梁施工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外部影响因素,采用外部应力来稳定结构,避免加载过程中出现裂缝,进一步减少自然环境对桥梁的侵蚀。

2.2内部原因

由于混凝土桥梁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温度的影响。由于混凝土中的石灰含量高,水的混合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在混凝土中迅速散失热量,而且外界温度较低,形成温差大,温度应力的影响促进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根据桥梁结构中不同位置的,具体的建筑面积和厚度不同,然后出现裂缝是不同的,但具体的施工面积较大,裂缝的厚度是比较严重的,不仅在混凝土内,在混凝土的表面也有小的痕迹。

三 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的要点

3.1张拉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当模板安装到位以后,就需要对使用钢筋进行张拉处理,这时候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大于75%,而张拉技术的关键就是对混凝土结构的两侧进行预应力处理,保证预应力的变化同时进行,尤其是变化幅度不能过大,应该尽量保持在混凝土承受的范围之内,否则会导致桥梁和路面发生变形,而且因为张拉过程也会产生水化热,所以需要借助预应力技术,帮助结构保持稳定。

3.2 过渡部位的处理要点

过渡阶段的施工直接关系着道桥的沉降比,所以需要在桥台构筑完成之后,马上进行过渡段以及填土段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路面进行碾压,碾压的宽度要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分层填筑,就需要对填筑的土层进行疏松和铺设,这时候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测试含水量,达到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进行填筑,在中间的连接部位,要重点疏松和铺设,并加强振动,从而强化碾压效果。

3.3 防水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一些道桥工程施工完毕后常常会出现细微的裂缝,有些裂缝很深,还有一些裂缝出现在浮浆的内部,如果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所以必须通过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技术对这些问题加以修正。也就是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使用施工技术,从而保证防水路面的质量和安全。

3.4  高度重视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模板工程基本上可以视为现浇筑混凝土施工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现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质量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模板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建议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模板吸水性以及平整度的控制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优先选择应用质量达标的模板材料,并结合工程施工需求,选择合适的模板进行安全应用。举例而言,对于T型混凝土构件而言,施工人员可优先利用竹胶板进行使用。而对于圆形混凝土构件而言,施工人员可优先选用钢模板。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钢模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模板表面的光滑性与平整性,以防止对最终现浇混凝土施工作业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3.5 集中加强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监控

预应力技术实施情况往往会对混凝土结构以及温度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可对现浇混凝土技术最终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正式施工作业期间,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质量监控力度。可通过监测应变片温度变化情况,对预应力情况进行精准测试。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该主动结合现浇施工前后变化情况对应力值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根据分析反馈情况,对现浇混凝土形状以及性能进行全过程监控。并结合相关数据对当前技术方案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增强道桥混凝土浇筑质量。

3.6 监控混凝土的预应力

对于道桥施工监控来说,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将应力应变片埋设在梁体的内部结构中,这样就能够根据应变分析仪获取结构内部埋设的应力应变片上的温度以及应力大小。这样一来,在完成现浇筑施工之后,就能够实时的获取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值,如果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之间的差异过大的话,就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损伤。如果在施工中采用的是悬臂浇筑桥梁的话,就需要分别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埋设应力应变片,在施工完成之后通过对温度应力之间的比较就能够了解其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将温度应力进行控制,对于监控方面来说,也更加便利。

3.7 保证模板的正常使用

混凝土的水化热问题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话题。在外部施工中,这种变化会影响模板的正常使用。当混凝土温度不确定时,很容易产生缩胀现象,导致模板变形。这里我们称之为水泥砂砾比的实时监测。掺水泥时,应计算混凝土的发热值,尽量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控制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平衡。当外界温度过低时,混合料中的含水量降低。  

结语

总而言之,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所涉及到的流程内容较多,在施工作业期间,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岗位职责,加强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内容的贯彻落实力度,以期可以从根本上保障道桥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徐亮.关于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3(34):74-74.

[2]刘维佳.关于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神州(上旬刊),2023(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