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讨

洪金莲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开展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为此,在开展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合,重视学生系统化地培养。本文围绕小学教学,探究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外界环境的认识,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内化教材中的文化思想,从而实现学生道德素养文化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综合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足的重要作用,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基于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预防学生一些心理问题

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潜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可以及早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同情心

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更好的约束,在面对有需要帮助的人士,可以积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看到一些危险的行为发生时,学会保护自我,保护他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德育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化的教学理念,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1],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课业学习需求。针对此,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活动,针对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地教学措施,提高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真实效果,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例如,学校定期对教师开展培训,基于学生在小学阶段道德培养的要求,传授教师相应的教学方法,并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如,如何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传授教师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诚实守信这一主题,设计不同的情景,并根据其情景中所发生的一些人物对话,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位失主的钱包,其中有大量的现金和一部手机?学生该如何做。有的学生表示将失主的钱花掉,有的学生表示将失主的钱原物奉还,有的学生表示将钱物交给学校,还有的学生表示要将钱物交给警察,针对诚实守信这一主题,教师为学生,教师以身作则,根据不同的情况,为学生演示不同的应对方法,从而使学生对于德育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心理问题,如撒谎、据为己有等行为,进行教育,纠正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完美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整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2]。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不妨通过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择一些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集体演绎的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充分的融合,增强学生课程体验的同时,让学生直面困难,增强学生抗挫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在班级学习和日常活动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焦虑或者是自卑的情绪,针对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如,学生在平时表现中情绪消极,教师在课下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情绪消极的原因,是由于学习,还是因为生活中所遇到了一些难题,了解学生心结所在,根据具体的问题,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使学生在抉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

(三)家校共同合作交流,推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德育教育覆盖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要采取家校合作的教学形式[3]。通过采用家校合作的教学形式,教师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与学生家长一起,共同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制定纠正和培养方案,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完整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例如,有的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性格表现非常的柔和,但是,在学校常有一些过激行为,通过采用家校共育的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家长定期展开对话,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异样情况,如,内心自卑、被其他学生霸凌、学习受挫等等,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教师与学生家长制定共同的解决方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疏导,从而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烦恼和困惑,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很有很大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专业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于外部环境的认知更为透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因此,在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主,积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加深学生对外部环境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素养,成为现代化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丽.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吉林教育,2024,(01):53-55.

[2]郭沫竹.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天津教育,2023,(34):35-36.

[3]龚秋云.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探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3,(2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