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小学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高庆元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石山乡中心学校8101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技能,更是他们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引言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大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努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具备数学思维。

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育目标之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其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能够逐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其次,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现状

2.1教学引导有待重视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导致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厘清思路,尝试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

2.2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意识有待加强

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缺乏从多个角度分析并进行数学问题解答的能力。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持续发展学生多角度的数学解题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2.3教材解读有待细化

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并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具体知识重点、难点,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解读有待深入、细化,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科学性、合理性难以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3小学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

3.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当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存在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学习内容与问题情境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以学生感兴趣的例子为基础,加强情境的生活化。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要解决的问题融入进情境中,展现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矛盾冲突,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学规律进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授《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和他的弟弟在分一块蛋糕,如果这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那么每个人会得到多少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分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用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思考,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在教授“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分蛋糕”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准备一块蛋糕和若干把刀,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块蛋糕。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将这块蛋糕平均分给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应该怎么分呢?”学生需要思考并动手实践,将蛋糕分成若干等份,确保每个人得到相同数量的蛋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如何保证蛋糕分得均匀、如何计算每个人应得的份数等。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设计一些与分数相关的应用问题。比如:“如果小明和小红一共有10个苹果,他们决定按照3:2的比例分配这些苹果,那么小明和小红各应得到多少个苹果呢?”这样的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加强思维训练,提升逻辑思维水平

逻辑思维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题方法的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思维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4及时反馈与评价,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及时反馈与评价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学生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注重实践操作、加强思维训练以及及时反馈与评价等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庆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8):191-193.

[2]曹明静.小学数学“图形认识”教学策略初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23(13):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