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象分析的初中古文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4

基于意象分析的初中古文教学方法探究

陈慧燕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学  315171

【摘要】“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抓住意象,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欲言又止”的内容,理解作者“含而不露”的情感,理解作者“不同流俗”的志趣。具体方法有抓出文本的“不合理”之处、展示相关拓展材料、理解“民族意象”概念等等。

【关键词】意象;初中;古文;教学方法

意象是指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借助意象铺设画面、营造意境来暗示自己的情感,是中国古代作家们最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可以说,意象熔铸了物我、情谊、形神、表现与再现、感性与理性等诸多对立统一的矛盾,它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处于枢纽地位。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的另一个内容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究的是含蓄美。作者很多非常复杂的感情,就熔铸在意象当中。所以,作为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启蒙老师,在教授学生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重视意象,挖掘意象背后的深刻含义,以此为抓手,引导领会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读懂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鉴赏能力,是我们的任务之一。

下面结合笔者的授课实例,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旨在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一、以意象为抓手,找出作者“欲言又止”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直抒胸臆的不多,含蓄委婉的不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压力了。这就造成了很多作品,作者的表述不够直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带领着学生,剥开意象的外衣,寻找作者想要表达的本质内容。

我们初中语文课本里,最典型的作品当属韩愈的《马说》。《马说》谈的是千里马,实际上说的是人才。千里马、伯乐、饲马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的人、昏庸无能的统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因为两组名词相互之间的关系完全一致,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千里马的象征意义,从而读懂了韩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鸣。

然而,不是所有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都可以这么简单就剥离出来。要将作者的真正意思给找出来,还需要我们带着学生去抽丝剥茧,找到作者那些隐藏着的意思。

那么怎样带领学生去抽丝剥茧呢?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1.从文本的不合理之处入手,启发思考

以《岳阳楼记》为例。文章的最后一段,谈论了“古仁人之心”的具体表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采用的是互文手法,简单翻译就是“不因为外物的好、自己的得到而高兴,也不因为外物的坏、自己的失去而悲哀。”一般来说,这句话是与前面两幅画相照应的。但是我们再翻到前面,看到文章主体部分描绘的两幅画面,就发现这一句与前面两段照应不上了:

 

第一幅画是阴天场景,第二幅图画是晴天场景。进行总结归纳,得到的结论是“迁客骚人因景阴而悲”“迁客骚人因景晴而喜”。简单地来说,就是“以物喜,以物悲”。

所以笔者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就抓住了这个问题向学生发问: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疏漏?是范仲淹写文章疏忽了吗?既然范仲淹写文章没有疏忽,那么前面两段里,“以己喜以己悲”的“己”藏在哪儿呢?由此引发学生对这两段写景文字的深入思考。最后在教师展示相关景物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得到结论:“樯倾楫摧”“虎啸猿啼”“岸芷汀兰”这些景物都是有象征意义的。第一段文字表面上描绘的是一幅阴雨连绵的画面,实际上描绘的是一幅“奸臣当道,贤才失路”的图景,这正是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真正原因。第二段文字表面上描绘的是一幅天色晴朗的画面,实际上描绘的其实是“政治清明,贤才当道”的图景,这也正是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的原因。对于庆历新政失败后的范仲淹和经历了军费案的滕子京而言,他们都处在第一幅图景之中;然而当前的政治形势不容许范仲淹直白地对当朝展开评判,于是就有了这两幅洞庭湖的画面。范仲淹那“欲言又止”的内容,就隐藏在这两幅画面里。

再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里,作者见“月色入户”,就“欣然起行”,也是一个切入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作者见“月色入户”就“欣然起行”?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冰清玉洁,孤高出尘。被贬黄州,人生陷入低谷;狐鸣枭噪,落井下石。可以说,当时苏轼的身边,是一片黑暗的;但是他能在文章中表露出怨艾吗?不能。然而深沉压抑的情感终究需要一个宣泄口,于是他看到“月色入户”才会流露出看似莫名其妙的欣喜,有了这次看似莫名其妙的承天寺夜游。

2.展示相关的拓展性材料,联结判断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很多景物的意象都是陌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拓展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联结、思考、判断,自己得到结论。

在教授《岳阳楼》记的时候,笔者告诉学生:“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是有象征意义的。然后向学生展示了以下材料:

 

对着这些材料,学生很快就分析出:日星山岳,都是贤臣的象征。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是说贤臣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笔者又提醒学生:再如“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这一句,它也是有意思的,你能联想起哪一首诗?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吗?

学生很快就联系起来: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面有句子:“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渡过江湖比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舟楫是用来象征着能帮助作者实现理想的命中贵人。这两句话,是说迁客骚人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说是往理想前行的路上遭遇了挫折。

接着,笔者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虎”“猿”“波澜不惊”“沙鸥”、“锦鳞”、“岸芷汀兰”的象征意义。

在教授《记承天寺夜游》的时候,笔者也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相关材料:

 

看到这些材料之后,学生很快就苏轼在文本里没有完全写明白的内容:面对生活的磨难,他愿意像竹子柏树一般坚韧顽强;而正因为“乌台诗案”的余悸,他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藏在了这看似无关紧要的风景描述当中。

3.熟悉民族意象,培养探究自觉

所谓“民族意象”,在同一个民族的诗歌中,有些意象的“意”和“象”之间关系长期沿袭使用,构成了比较稳定的关系模式,并且成为了一种文化共识或者说是文化传统。例如中国古代自屈原起开创的“香草美人”传统,就是典型的民族意象。而这些民族意象在诗文中反复出现,也使这些诗文有了浓郁的本民族的特征。

在诗文的欣赏中,我们要注重“民族意象”的分析,务必让学生形成一种审美自觉:看到“大雁”就能联系起“鸿雁传书”,联系起“思乡”;看见“柳”,就能联系起“折柳送别”,联系起“依依不舍”。

在《岳阳楼记》一课的教学中,因为笔者之前就曾经与学生讲述过“香草美人”,因此学生很快就分析出了:“岸芷汀兰”比喻的就是君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比喻的就是君子处境很好,也就是国家政治很清明。

再如“锦鳞游泳”一句。因为笔者之前就与学生说过“鲤鱼跳龙门”,所以当笔者将360百科中的关于“锦鳞”解释——锦鳞,解释为鱼的美称、指传说中的鲤鱼或借指因指远方之书信——这一句话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就脱口而出:鲤鱼跳龙门!读书人考中了进士,得到了上进的机会!

这样的景物其实还有很多,引导学生读懂这些有代表性的意象,就能初步读懂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了。

古代文学作品之中,“欲言又止”的内容很不少。这就要求我们的备课不能浅尝辄止,要抓住意象,准备足够的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二、以意象为抓手,把握作者“含而不露”的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究“意在笔先,神余言外”。一篇诗文即便没有需要隐晦的内容,他们的感情也往往是含蓄内敛的,不张扬的,需要读者自己去领会。这就要求我们抓住那些意象,从而捕捉住作者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情感。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关注色调及有代表性的景物,初步感知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最常用写作手法。如何让学生从景物的描绘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个人认为,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色调,关注典型的景物,这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办法。

美术学上有“冷色调”“暖色调”之分,作者描绘的景物颜色,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作者的心境。例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深林、明月,非常清冷的色调,作者的情感就蕴含在其中了。

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小石潭记》描绘的是一个远离尘俗而秀美绝伦的小石潭。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找到小石潭的景物,总结归纳出画面的总体色调——篁竹、青树翠蔓、清澈的潭水,而后得到结论:整个色调是偏冷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抓住一些特征鲜明的景物。比如《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出现的“竹”。“竹”在民族意象中,不单单是君子的象征,也带有孤寂清高悲凉凄冷的色调;典型的句子很多,我们只要向学生展示一部分,就能引导学生将这种感情给品味出来: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2.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引导思考

依然以《小石潭记》为例。在描绘小石潭的时候,作者用了一句话对风景进行评价: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分析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就从这个“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入手:假如今天春游,老师带着大家穿越时空,去游赏柳宗元的小石潭,你会觉得“悄怆幽邃”吗?学生全都笑了:不会,我们能出去玩一趟,高兴都来不及。教师追问:那么柳宗元为什么会觉得“悄怆幽邃”呢?

学生就明白了,这不是环境悄怆幽邃,这是作者自己心情忧伤。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迁移到环境上头了。作者的感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3.联系相关的时代背景,深入体验

我们必须养成学生这样的一种阅读习惯:看作品时候先关注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际遇。还是以《小石潭记》为例。在知道作者“移情”的基础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背景材料:

 

由景及人,学生就明白:作者这是借景抒情。被世俗遗忘的小石潭,其实就是自己境遇的象征。于是,透过文本,学生就能读懂柳宗元特有的悲怆了。

三、以意象为抓手,感受作者“不同流俗”的志趣

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传统,叫做“诗言志”,也就是说,作者要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追求。然而相对而言,“领会作者的志趣”是一个更难把握的教学内容。文化在传承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时代在变迁。我们学生中的主流世界观人生观都在发生着变化,甚至于师生之间都有相当大的差距。笔者犹记得几年前有次《湖心亭看雪》时候,曾经向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张岱为何要在晚上“独往湖心亭看雪”?结果就有学生低声回答:张岱有病!——引来一片窃笑。

这其实不怪学生。按照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的确无法理解张岱的这一行为,更加无法进入张岱的内心世界,无法理解张岱那超出世俗之外的高雅志趣。

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从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也积累了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与同仁共享。

1.比较自然事物与意象的之间的异同点,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托物言志是中国古达文人的常见创作手法,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一篇文章的“志”其实非常清楚,只要抓住一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就能应付绝大多数考试题目。

但是,学生对“君子”这个词语是否真正了解呢?教师的确可以告诉学生“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但是学生所理解的“品德高尚”与周敦颐认为的“品德高尚”是有距离的。

所以,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就从“莲”这一意象入手,比较自然事物与周敦颐笔下事物之间的异同点,从而真正理解周敦颐的“君子之志”。在上课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完成了下面这么一个表格:

自然之莲

周敦颐的君子之莲

象征意义

根茎

生长底下,肥美可食

忽略

叶柄

直立伸出水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

大片,圆形,不沾水;荷叶鸡、荷叶茶的原材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尚节操

花型较大;颜色有红与白

忽略

莲子可食,莲芯可入药

忽略

浅淡,容易被忽略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环境

荷塘(不易采摘)、荷田(容易采摘)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让人敬重,不被人轻慢

通过表格,让学生明确:作者借助“莲”这意象来抒发他的“志”的时候,是有选择的。其侧重点在于:在世俗之中,保持自己的本心;自尊自重,不轻视自己;不用违背原则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关键词,应该是传统儒家所说的“修身”,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自己的高洁,保持自己的骄傲,这才是作者要陈述的重点。作者的“君子”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品德好”是有区别的,他更注重内在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表现,更注重自身的操守而不是别的附加。

2.展示意象的民族意义,感知作者志趣

引导学生注意挖掘物象的民族意义,对于理解作者的志趣是有帮助的。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因为“为什么在夜晚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个设问在教学中遭遇了一次滑铁卢,于是在另一个班级教学的时候我换了一个角度展开发问:课文中描述的是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假如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湖心亭地方桃花开得烂漫,张岱会不会独自前往去看桃花?选一个入夜的时分?

学生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到了比较一致的意见,那就是——不会。至少也会约上三五个好友。因为看桃花,不适合一个人去看。由此引出了“雪”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的通常意义:高洁、纯净、孤独、冷寂。作者单独去看雪这一行为本身,就隐含了作者“不同流俗”“孤芳自赏”的志趣与情趣了。

3.同性质文章的比较,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同类性质文章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与作者取得共鸣。老版教材《湖心亭看雪》后面有一道练习题就设计地非常好:将柳宗元的《江雪》与《湖心亭看雪》进行比较阅读。这两篇诗文是有共同点的,都表现了作者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是又是有不同点的,写作目的不相同。《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一比较之后,学生们对张岱此人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在教授《爱莲说》的时候,我给学生们展示了李渔的《芙蕖》:

 

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引导学生讨论:

两人都喜欢荷花,李渔的《芙蕖》与周敦颐的《爱莲说》描绘的侧重点是否相同?两者在文章中显示出来的志趣是否相同?

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得到结论:两篇文章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李渔侧重记述荷花的各种实用性,周敦颐侧重于描绘荷花的形象;李渔重荷花之“用”,周敦颐重荷花之“神”。在李渔笔下,荷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象征,而在周敦颐的笔下,荷花是高洁的君子写照。由此我们也可以比较出两者志趣追求不同:李渔侧重于追求“有益于世”,周敦颐侧重于追求“保持节操”,前者更重“济世”,后者更重“修身”。在比较当中,学生对周敦颐的“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意象,是一把解开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钥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这一把钥匙,深入备课,探究方法,在古代文人与现代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参考资料:

1.《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2.《中国古典意象说疏论》,袁忠,《船山学刊》2001年第二期

3.《意象、个人意象和民族意象》,徐妍、余贞洁,《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22卷第2期

4.《逆物求志 探骊得珠——谈托物言志类文本一般解读模式的构建》,张新慧,《初中生世界》 2014年12期

5.《巧铺三级台阶,让学生看懂托物言志类散文》,张羚淼,《考试周刊》2011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