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杨芳

四川省自贡监狱医院  四川自贡  614200

摘要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施加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搜集就诊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参考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心理护理,以此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模式下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也同样具有较大优势(P<0.05)。结论 针对抑郁症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采用系统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意义。

关键词:系统心理护理;抑郁症;满意度

在当今社会,抑郁症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患者持续性、沉重性的情绪抑郁。患者在此种情绪状态下,很难开展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会对患者自身和社会其他成员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抑郁原因的因素来自多方面,有临床研究表明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均可能对患者心理状况产生影响。生活中的压力、经历、家庭环境也同样可能增加抑郁症的发病概率[1]。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抑郁症患者往往在发病,早期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持续性疲惫、睡眠障碍、食欲减弱、自我负罪感等临床症状。针对抑郁症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受患者病情特殊性的影响,多数患者很难坚持长期服药。所以,心理干预在近些年成为抑郁症患者治疗的新选择。本文旨在研究,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临床疗效,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始内容和截止内容分别是2021年4月和2023年6月。在此区间内选取10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参考对象,并对其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3:27,年龄分布在24~42岁之间,平均年龄(31.26±4.82)岁。观察组中男女性别为21:29,年龄分布在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32.14±4.6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常规用药、常规心理检查等。观察组患者则分阶段开展系统心理护理,详细护理内容如下:

①心理评估:患者入院初期,医护工作人员与患者展开初步的对话沟通,与患者初步联系,为其营造一个安心、舒适、安全的氛围,以此取得患者的基础信任。充分掌握患者合理的心理诉求,以此了解患者的心理预期。

②心理护理: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展开专业的心理问题疏导,指导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培养简单的兴趣爱好,例如栽种花草、读书看报、看戏听曲等,以此达到分散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2]。增加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频率,可以适当增加与患者的闲聊次数,增加护患关系的同时,降低患者对心理护理的抵触。除此以外,医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介绍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的危害程度和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从患者自身角度增加护理依从度。在此期间可以借助患者家庭成员的力量,共同鼓励患者多进行健康的团体生活,融入新的集体。

③定期随访:患者抑郁情况大幅度减轻以后,可在医护工作人员同意的前提条件下开始新生活,但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接受随访护理,由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调查。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将患者心理状态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以上。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3.2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n(%)]符号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用(±S )表示。实验结果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AS、SDS得分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大幅度改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 (±S )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50)

57.24±6.22

40.74±4.28

60.17±5.53

44.78±5.24

对照组(n=50)

57.84±6.04

50.85±4.75

60.52±5.22

52.75±5.50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 [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50)

21(42.00)

26(52.00)

3(6.00)

47(94.00)

对照组(n=50)

15(30.00)

20(40.00)

15(30.00)

35(70.00)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其在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受抑郁症困扰,而其社会现状表现为在职场、学校和社交场合中频繁出现。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复杂,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受到生活事件、荷尔蒙变化和神经递质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影响[3]。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情绪低落、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自卑感和对生活失去兴趣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严重的抑郁症可导致自杀倾向,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4]。抑郁症的危害程度不仅限于个体层面,也波及整个社会。患者可能在工作和学业中表现不佳,增加了失业和学业失败的风险。此外,抑郁症还增加了其他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对整体医疗系统造成负担。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可调整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5]。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等手段,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情绪问题,改变消极思维模式。除了专业治疗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减少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误解,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通过系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心理状态得到大幅度的改善(P<0.05),护理满意度也同样有所提高(P<0.05)。

综上所述,针对抑郁症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采用系统心理护理,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负面心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对护理流程的满意度。

[1]翁春霞. 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的效果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2):333-335.

[2] 肖桂凤,陈志春. 基于认知—行为的心理护理在青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9):86-88.

[3] 施佳佳,林珊珊,林婉玲. 心理护理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123-125.

[4] 林春玲.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6):1313-1315,1319.

[5] 侯帅. 个体化心理护理对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3,44(10):2963-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