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价值分析

蒋艳梅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中医医院   福建  三明  365500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其H-B评分及F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的方法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温针灸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

在神经系统疾病当中周围性面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面部出现口歪眼斜、表情异常、眼睑闭合不全等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对于该病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不适[1]。西医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抗病毒、营养局部神经、改善面部的微循环等为主,但是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部分患者会对激素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因此激素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整体的治疗效果不佳。中医对周围性面瘫会采用温针灸的形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头面部进行热性刺激,促使血液循环改善,帮助患者快速的缓解水肿,使其面部神经功能恢复[2]。基于此,本研究将针对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的形式展开治疗,并分析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21年9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53.93±6.72)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4.04±6.53)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与康复训练的方式相结合进行治疗,治疗药物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为10mg/次,将其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持续治疗3天;注射用阿昔洛韦,剂量为0.5g,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持续治疗6天;另外还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口服给药,0.5mg/次,3次/天,持续治疗2周。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的同时展开康复训练治疗,医生演示正确的康复训练方式,将双手四指并拢,手掌贴紧面部后从下向上推动按摩,到额头之后分开,再轻轻顺着耳前滑下来。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在太阳穴上,用食指对上下眼睑进行刮揉。叮嘱患者每天对镜子做抬眉、闭眼、噘嘴、吹哨、挤鼻等动作。要求患者尽可能的按照标准动作展开训练,每天进行3组的练习,每组3次,持续2周。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灸进行治疗。穴位选择阳白、牵正、太阳、合谷、下关、颊车、地仓、四白、颧髎等。出现抬眉困难者可加用攒竹穴,鼻唇沟变浅者加用迎香穴,人中沟歪斜者加用水沟穴,乳突部疼痛者加用翳风穴,颏唇沟变浅者加用承浆穴,舌前味觉减退者加用廉泉穴。在患者的患侧面部取穴后采用常规针刺联合补泻的手法施针,将艾绒放到针柄上后点燃,直到患者的皮肤局部出现潮红状态。每次对3-4个穴位进行针灸,每个穴位灸2壮,持续30分钟。注意在针灸前要准备好硬纸板,中间剪出缺口后放在施针的位置,避免艾绒脱落对患者造成灼伤,与此同时在针灸的过程中告知患者不可以随便乱动。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H-B评分及FDI评分。(2)对比中医症候积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H-B评分及FDI评分

实验组患者H-B评分为(9.39±4.55)分,FDI躯体评分为(19.94±4.32)分,FDI社会评分为(10.21±3.62)分;对照组患者H-B评分为(13.65±3.56)分,FDI躯体评分为(17.37±4.05)分,FDI社会评分为(11.76±3.14)分;对比结果为:H-B(t=4.8353,P=0.0000),FDI躯体评分(t=2.8460,P=0.0056),FDI社会评分(t=2.1210,P=0.0369),实验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口角歪斜(3.55±0.31)分,面肌麻痹(3.08±0.47)分,眼不能闭(3.41±0.30)分,鼻唇沟、额纹变浅(3.52±0.44)分,舌前味觉减退(3.39±0.43)分;对照组口角歪斜(3.60±0.33)分,面肌麻痹(3.12±0.45)分,眼不能闭(3.39±0.27)分,鼻唇沟、额纹变浅(3.55±0.41)分,舌前味觉减退(3.43±0.48)分,两组对比结果为:口角歪斜(t=0.7241,P=0.4710),面肌麻痹(t=0.4031,P=0.6879),眼不能闭(t=0.3249,P=0.7460),鼻唇沟、额纹变浅(t=0.3271,P=0.7444),舌前味觉减退(t=0.4070,P=0.685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口角歪斜(1.22±0.09)分,面肌麻痹(1.04±0.28)分,眼不能闭(0.96±0.23)分,鼻唇沟、额纹变浅(0.71±0.19)分,舌前味觉减退(1.13±0.30)分;对照组口角歪斜(2.24±0.23)分,面肌麻痹(1.91±0.41)分,眼不能闭(0.74±0.29)分,鼻唇沟、额纹变浅(1.51±0.29)分,舌前味觉减退(1.80±0.41)分,两组对比结果为:口角歪斜(t=27.0813,P=0.0000),面肌麻痹(t=11.4907,P=0.0000),眼不能闭(t=3.8976,P=0.0002),鼻唇沟、额纹变浅(t=15.1312,P=0.0000),舌前味觉减退(t=8.6480,P=0.0000),实验组各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发生周围性面瘫之后患者会出现面部肌肉、神经以及表情等异常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当中将周围性面瘫归为口眼㖞斜、口僻等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因为患者劳累过度,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外邪侵入而导致患者的筋脉受阻、面部肌肉僵硬等问题[3]。对于周围性面瘫中医有多年的治疗经验,温针灸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这一方式通过点燃艾绒将热量传输到患者的体内,同时结合针刺穴位以祛风散寒、舒经通络,从而疏通患者面部经脉,使其气血能够更加顺畅的运行。本病病为在面部,主要与少阳、阳明经筋相关。针刺地仓、颊车等穴位为局部取穴能够帮助患者温通面部的筋脉,使其口角歪斜的问题得到改善。“面口合谷收”,取合谷为循经远端取穴,可去除阳明经络之邪气,故面部的肌肉异常均可以采用针刺合谷穴进行治疗,对其进行刺激后可使阳明经气得到调整,从而使其面部肌肉麻痹的症状得到改善,促使面部神经功能恢复。通过温针灸的治疗能够使患者面部神经兴奋性提高,促使其免疫功能提升,加速患者的康复[4]。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其H-B评分及F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采用温针灸的方法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芳.温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102-103.

[2]车依檀,高新迪.温针灸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FDI评分及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9):1594-1596.

[3]田春妮,张翊一,刘青青.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对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6):117-120.

[4]建江岩.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表面肌电图与咀嚼功能的影响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7):2921-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