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1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常大坤

231004198410010013

摘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如忽视了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中任意一个地方,都会给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最严重可能会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受到影响。路基路面是路桥工程中的基础环节,能够影响后续施工质量,通过分析当下路基路面实际施工状况发现普遍存在路面破损和开裂等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过渡段作为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环,其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如平整度不达标、路面易破损、连接处不密实等问题切实埋下了安全隐患。对此,为提高生活安全、促进社会发展,改进施工技术至关重要。

  1. 道路施工中路桥过渡段路基加固的必要性

在道路建设项目发展中,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外部因素,因此这一阶段在整个结构上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在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道路范围的安排问题,而且要高度重视桥梁区域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路桥交叉口处的路基基本质量。在道路和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正在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必须严格的按规范进行每一个环节,因为每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严重影响整个项目。

2.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常见问题

2.1 路基沉降问题

所谓“路基沉降”,即道路桥梁基础部分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表面下沉问题,以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会受到异常沉降作用的侵袭,进而将大量应力挤压集中在过渡段处,引发倾斜、开裂甚至塌陷等负面现象,对上方人员、车辆的运行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基坑回填后未做好压实处理,使得土基密度存在一定弹性空间,进而形成沉降隐患。

2.2 跳车隐患问题

道路桥梁过渡段若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沉降或伸缩缝破坏问题,将会导致上方车辆在行驶至异常坡度区域时发生跳跃,即“跳车现象”。当跳车现象发生时,一方面会降低驾驶者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对行车安全与行车速度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在车辆起跳、落地的过程当中,道路桥梁也会受到更大的承载冲击,进而加剧道路主体尤其是过渡段的路基路面病害程度,降低道路桥梁设施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

3.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3.1 加强软基路基施工设计控制

一个工程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对于路基路面来说,施工设计直接影响到软基路基面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设计者应加强设计的控制。首先,就要加强沉降的控制,并且通过应用斜坡式的方法来取代交错式沉降,有效的控制了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沉降,与此同时,通过合理的计算沉降值,将沉降量以最大的限度降低;其次,对于过渡段缓和方面也要做好设计,设计者要根据过渡段的差异,合理的采用路基和路面所用结构,从而达到桥台和路堤之间的刚性适宜,并且根据结构选取合理的配料,从而加强过渡段整体强度[3]。

3.2 有效加强施工原材料的控制

一个施工质量的好坏和原材料的质量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在材料上要严格把控。具体措施,在材料混合的配比上,要结合砂、粉煤灰以及其他材料的掺入量,必要时刻可以适当的添加减水剂和稳定剂,从而提高整体的性能。路堤的材料选择也是非常严谨的,必须选择渗水性功能较强的,并且能够有效的结合土壤的塑限和液限等条件,通过合理的计算土壤的松铺厚度以及压实的次数,施工人员将采取最合理的填料类型,以保证整条道路的压实性。

3.3 加强过渡段路基的维护

当修筑道路时,就会相应的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然而路基就要由此承受巨大的负荷压力,因此要做出加强维护路基的必要手段。道路桥梁的斜面是必须要维护的,因为它能够有效的防止地表水冲刷从而导致岩土风化剥落,保持环境的协调性。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石砌圬工的方法,它可以根据不同路基坡面采用不同的防护方法,路堤的边坡所用的材料是混凝土预制的,它能够有效起到防护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道路桥梁项目建设中存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缺陷问题,将很容易导致道路桥梁过渡段在长期投用下出现应力集中、基础沉降等问题,对上方行人、车辆的驾驶安全与行进效率构成威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达到提高路面质量的目的,保证居民出行的安全和道路桥梁的实用性。按照标准要求有序施工,促进路桥工程质量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宗山.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24):289-290.

[2]赵昌军.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9(33):106-107.

[3]郭 勇.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6(2):78-79.

[4]游元富.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 江西建材,2015(0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