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采用静脉溶栓技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基层医院采用静脉溶栓技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易蓉

董市镇卫生院 湖北枝江 443214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临床价值。方法2022年6月~2024年1月,择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服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功能康复水平,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时临床有效性更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功能康复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溶栓;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作为极其高发的一种疾病,此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给受阻,致使脑组织出现损伤,其中最大的风险便在于血栓形成。当患者急性发作时,会出现昏迷、偏瘫等情况,严重时危及生命[1]。目前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静脉溶栓属于此病最佳的一项急救治疗措施。其安全性高,早期施救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血液供给受阻情况。不过在基层医院由于各项设施不齐全。所以如何探索一套更符合基层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流程,便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6月~2024年1月,纳入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为7:8,年龄49~84岁,平均(62.34±11.31)岁,病程1h~22h,平均病程(11.46±3.14)h;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为8:7,年龄48~82岁,平均(61.36±11.28)岁,病程1h~21h,平均病程(11.34±3.25)h。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对参与无异议;患者不存在对本次用药过敏反应,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首先在两组患者送至医院后。均选择常规基础性治疗。首先对患者头部区域进行CT检查。并做好各项体征指标的检测。另外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吸氧。并且打开静脉通路。观察组患者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陪同的家属展开治疗方案讲解。并告知治疗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本次治疗时选择rt-PA,取量0.9mg/kg,予以静脉注射,初次注射时选择10%,在一分钟内注射完毕;后续剩余剂量则需要通过静脉泵予以滴注,共计持续一小时。在治疗结束后,将患者转移至基础病房进行调脂、降压等治疗工作。对照组患者则只采取基础性治疗,主要内容包括抗血小板、清除自由基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指标为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恶化[2]

(2)对比两组运动、疼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越高,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6.00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指标以表示,行t检验。P<0.05时有差异性。

2结果

2.1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下见表1。

表1 有效率对比[%]

组别

n

治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

恶化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5

8(53.33)

4(26.67)

3(20.00)

0(0.00)

0(0.00)

15(100.00)

对照组

15

6(40.00)

3(20.00)

2(13.33)

3(20.00)

1(6.67)

11(73.33)

/

0.536

0.186

0.240

3.333

1.034

4.615

P

/

0.464

0.666

0.624

0.068

0.309

0.032

2.2 功能康复水平对比

治疗前功能康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数据信息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功能康复水平对比(,分)

组别

n

运动功能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疼痛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5

62.61±1.78

85.33±2.18

24.32±0.74

11.48±0.35

7.45±0.48

3.41±0.62

对照组

15

62.48±1.70

72.47±3.01

24.28±0.25

14.39±0.81

7.28±0.64

5.38±0.31

T

\

0.205

13.401

0.198

12.773

0.823

11.007

P

\

0.839

0.000

0.844

0.000

0.417

0.000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当前临床中极为高发的一种疾病,此病在发生后如果早期无法得到第一时间救治,患者死亡率极高,即便成功抢救,仍有可能遗留肢体偏瘫的风险,所以危害极大。目前在该病治疗中,静脉溶栓疗法深受医患认可。由于在此病的病情进展期间,当脑部血管受损后,血流供给受限,然而脑部梗死的发展实际上并非瞬间发生,而是有着持续过程,在未完全梗死前,采取必要的治疗,则能够挽救患者于危难[3]。rt-PA作为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用的溶栓药物,此药物属作为糖蛋白的一项构成部分,该分子中有纤维蛋白结合点,当与纤维蛋白相结合时,则能够快速诱导血栓溶解。另外,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rt-PA这一药物在进行溶栓治疗给药时,并不会对患者的凝血系统造成过大影响,所以也不容易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可见其用药的安全性同样能够得到保障。在相关研究中进一步指出,rt-PA静脉溶栓治疗完成后,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十分明显,这与此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也可见该药物治疗时的优势性

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现状来看,能够争取在急救时间窗内迅速溶栓,是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所在。不过考虑到此病发生后不同患者治疗的时间窗存在一定差异,一般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发病后的三小时内选择rt-PA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4]。不过鉴于基层地区缺乏大型影像学设备,对患者展开全方位检查,所以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可以按照院内实际情况参照正规的溶栓流程,对送往医院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对于病情恢复而言,仍然能够从中获益。除此之外,基层医院临床医师在进行溶栓治疗前,有必要对患者展开充分的病情评估,以此来减少溶栓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

综上可以看出,在基层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择静脉溶栓治疗时,对于疗效的提升十分显著,而且也能够改善患者功能康复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瑶,彭军.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2,25(9):1146-1153.

[2]雷玉铃,陶月仙,胡双,等. 移动卒中单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 海南医学,2023,34(4):557-565.

[3]郝静峰,郭鹏,张自艳,等. 血清微RNA-497对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出血转化的价值[J]. 安徽医药,2023,27(5):1010-1015,后插5.

[4]李世超,郭志勇,刘春林,等. 血管内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