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控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控措施分析

姚凯玲

荣成市住宅开发有限公司  264300

【摘要】现如今,人们对于居住需求的改变使得建筑施工趋向于向高层化趋势发展,这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新型混凝土浇筑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也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了施工技术支持。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之中。然而,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却是致命的,混凝土裂缝在工程实践中十分常见。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防止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裂缝原因的控制,从而增强建筑工程自身的安全性、耐久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控措施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使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其应用极为广泛但是混凝土结构中也比较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到建筑的整体美观度,还会导致钢筋的锈蚀,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也将破坏建筑物、构筑物的整体性,甚至会导致重大的质量事故。正确分析裂缝出现 的原因,切实加以防治,针对出现的裂缝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筑施工中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1、工程建设的材料不合规范的原因:骨料粒径的影响,商混均采用粒径较小的骨料,单位水泥用量和拌和水用量多。在混凝土的组成中,粗骨料是制约水泥石收缩的主要成分,因此粒径较小的粗骨料和较少的粗骨料用量对制约混凝土收缩是不利的,易出现裂缝;骨料含泥量的影响,泥降低了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粘结,弱化了水泥石的紧密度,骨料的含泥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 性就越大,也越容易造成开裂;水泥品种的影响,普通硅酸盐水 泥收缩比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往往 比普通混凝土要大,而且又因加了外加剂,造成初期的水化速度快,产生的水化热也较多,从而降温时因自身约束引起的温度应力也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得多。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尤为显著,极易造成积聚于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发的情况,形成与表面温差较大的梯度而产生结构的浅表裂缝;坍落度的影响,商混的坍落度普 遍较大,造成商混的收缩值较大,易导致商混裂缝的产生;外加 剂的影响,在商混搅拌过程中会添加外加剂,大多是兼有减水、泵送、缓凝等综合作用的高效复合外加剂,易产生裂缝。

2、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不利的原因: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当,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混凝土终凝前未仔细收光,商混坍落度大,水泥浆含量高,在终凝前因表面收缩极易出现收缩裂缝,对于掺加了活性掺和料的混凝土就尤为显著。如果在终凝前未仔细收光,则收缩裂缝不会自行闭和,导致混凝土非 结构性浅表裂缝的产生;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模板支撑拆除过早和结构受荷载过早;施工天气的影响。

3、温湿度变化导致的裂缝原因:地基沉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开裂;温度变化,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湿度变化,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会逐渐减小,一般谓之干缩。收缩裂缝 较普遍,通常是因为养护不良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值一般为 0.2- 0.4‰,其发展规律是早期快、后期缓慢;结构受荷,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如:拆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预应力值等均可能产生裂缝;徐变,混凝土徐变造成开裂或裂缝发展; 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裂缝;意外事件,火灾、轻度地震等引起构筑物的裂缝;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凿洞等,引起裂缝。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按照深度的不同,可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和表面裂缝三种。在混凝土结构中,表面裂缝在受到载荷等因素影响下,发展成为深层裂缝,再形成贯穿裂缝。在这三种裂缝中,贯穿裂缝的危害性最严重,它切断了结构断面,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可能性极大。部分深层裂缝切断了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危害性次之。表面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一般危害性较小。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并不是绝对的会影响结构安全。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中,无害裂缝只要稍加处理,结构仍可正常使用。有害裂缝,特别是贯穿全断面的结构性裂缝,会给结构带来质量隐患,一定要加以控制,否则,将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三、有效防治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对策

1、做好勘探工作,优化结构设计 在设计之前首先对地基及周围环境做好勘察,保证数据准确,根据地质和勘察报告做好对建筑地基处理的设计,防止因地基不稳或下沉引起结构产生沉降裂缝。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强度不是很高的混凝土材料,降低水泥用量,适当增加钢筋用量,避免施工中温度裂缝的产生。对于结构长度和体积较大的结构可设计永久性伸缩缝,沉降缝,解决裂 缝问题。

2、完善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首先要明确混凝土浇筑数量,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以及该部位与施工缝之间的距离,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振捣方式,浇筑时间等,统筹规划,合理调配混凝土,避免因等待时间过长或混凝土供给不及时等人为因素造成施工裂缝的产生。在浇筑完成后,由于骨料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上层混凝土 骨料含量相对较低,再加之混凝土本身有泌水性,容易在表层产生收缩裂缝,因此在混凝土终凝前,要对混凝土材料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当楼层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完 24 小时内,应避免 施工材料吊卸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振动,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方可分批吊运小型施工材料,同时要注意轻卸轻放,不能集中放置, 待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楼层墙板或楼面模板正常支模施工。为了减少楼板裂缝的出现,可在新浇筑的混凝土材料表面铺设木模板或脚手板等,分散集中应力,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刚度、减少弹性形变以及增强其抗冲击振动能力。

3、提升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是采用分层段筑砼。该种方法能够促进混凝土的散热,使得内外温差降低。

二是改善配筋,防止集中应力发生,从而提高抗温应变能力。为了防止裂缝产生,就必须在孔洞周围会出现应力的地方配置一些钢筋。在此过程中,钢筋的配置一定要按照科学比例进行。

三是后浇带的设置。设置后浇带主要是针对平面尺寸过大的砼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外部约束力以及温度应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散热,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有所降低。

四是加强养护工作。进行养护指导,一方面可以及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温度及时反映。

4、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主要内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快速失水,对混凝土养护还可以补充由于混凝土早期水化失去的水分,对水泥水化 的进行的混凝土路面、桥面或地面施工是非常有利的。在混凝土 浇筑中塑性收缩裂缝是长期困扰的工程施工的问题,以往混凝土的泌水量很大需要采取二次收缩后才开始养护,为了防止塑性收 缩裂缝现在基本使用的都是没有泌水的混凝土浇筑。在长期的施工中人们也一直在摸索如何更早地开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工作,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来,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总之只要在施工中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处理,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张 玉 霞 . 建 筑 混 凝 土 施 工 注 意 要 点 [J]. 黑 龙 江 科 技 信 息 ,2017(17):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