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冯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骆驼井学校  831802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贯穿着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本文阐述了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重要性,分析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的成因及改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引言

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会产生直接影响。以核心素养为视域对师生关系进行探讨,尝试从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出发厘清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实现路径,已成为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

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重要性

良好师生关系所具备的尊重、理解、信任、合作和共享等特征,是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尊重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理解是指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信任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信任,这是开展有效教学和学习的关键。合作是指教师和学生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共享是指教师和学生要共享教学资源和成果,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良好师生关系的这些特征,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其次,它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再次,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最后,它能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因此,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对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更应重视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和发展。

2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的成因

2.1教学方式的改进

教学方式指在教学原则的正确指引下,通过某种呈现形式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学内容完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质量。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千千万万所学校中看到的,主要还是教师在讲台上“一言堂”,孩子们在听讲、做笔记、做练习题中循环往复,这显然是有悖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优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现有内容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引入生活中常见问题,并结合实际学情精心构设问题情境,塑造层次鲜明的问题链,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并适时在关键点给予点拨或激励,组织交流讨论并集中进行成果汇报。教师还应充分挖掘所授知识的现实意义,将课堂回归到学生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此举措为课堂文化赋予新的内涵,进而不断拓宽真正的素养本位课堂教学之路。

2.2观念差异阻碍师生真实对话

数字时代,思想文化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学校学生以自身好奇、包容等特点迅速接纳外部文化冲击,不断内化、自我建构。面对作为代表主流思想的辅导员,他们害怕真实的自我不被接受,所以在面对由辅导员发起的沟通时,学生先入为主地对辅导员期待话语进行了初步筛选判断,他们更多想的是如何隐藏真实的自我,说出对方想要的答案,结束这场局促的演练。与此同时,辅导员由于自身事务繁忙,与学生沟通主动性不足,即便想要改变学生对辅导员角色的错误认知,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3核心素养视域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改善策略

3.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中发展新型师生关系,一是教师要主动交流、主动关注;二是学生要主动参与、形成丰富的主体学习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形成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角色,根据课程内容与课堂活动,适当表述一些引导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既获取课程知识,也形成丰富理解与体会。以“情绪”的课堂教学为例,本节课中,教师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人的不同情绪,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3.2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教育场所,它们之间的紧密合作与有效沟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为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积极构建家校互动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家长可以实时查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测评结果、课堂表现等信息,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当发现学生在学习或行为上出现异常情况时,教师应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除了日常的沟通与交流,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家长会、为家长提供走进校园、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可以观摩课堂教学、参与孩子的课外活动、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还能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和动力以及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总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和谐、有利于成长的教育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良好师生关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期待在教育中形成更加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这也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娓娓.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2022(10):33-35.

[2]付钰,綦春霞.师生关系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自我效能感与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23,32(1):25-30.

[3]余萍,杜尚荣.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师生沟通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3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