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再植护理中皮温计与血氧仪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肢体再植护理中皮温计与血氧仪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

赵欣1 于华山任丽红2 顾莉莉1  

作者单位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邮编:150040

作者单位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 达连河镇卫生院 邮编:154800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温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提高血管危象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坏死率,从而提升大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30例接受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温计来测量皮温,以及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数据收集涵盖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值,以及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两种监测工具的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地预警血管危象的发生。在特异性方面,血氧仪相较于皮温计显示出较低的误报率,即特异性较高。具体来说,血氧仪的特异性为90%95%置信区间:80%-95%),表明在没有血管危象的情况下,血氧仪正确识别了90%的患者。而皮温计的特异性为85%95%置信区间:75%-92%),略低于血氧仪。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创血氧监测仪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支持在临床护理中使用血氧仪进行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肢体再植护理;皮温计;血氧仪;血管危象;敏感性;特异性

肢体再植术是一种复杂的显微外科手术,旨在将因外伤而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重新连接到身体上。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术后血管危象仍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血管危象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它们可以迅速导致再植肢体的血流中断或显著减少,引起组织缺血,甚至坏死[2]。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对提高再植肢体的存活率至关重要。皮温和血氧饱和度是监测血管危象的两个重要指标。皮温测量可以反映肢体的血流状态,而血氧饱和度则直接指示血液中的氧合情况。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依赖于临床观察和定期检查,但这些方法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的早期变化。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皮温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更有效的监测工具,实现早期诊断和干预,从而提高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20226月至202412月拟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行四肢完全或不完全离断再植术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765岁,平均40岁。

1.1.1 纳入标准

患者年龄需在1765岁之间,以确保研究覆盖成年至老年的广泛人群。

患者需计划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接受四肢完全或不完全离断再植术。

患者需具备足够的整体健康状况,能够耐受手术及术后的监测与随访程序。

患者应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并配合研究要求,包括术后监测和数据提供。

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需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表明充分理解研究目的、程序、潜在风险和益处。

1.1.2 排除标准

①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低于90%的患者。

②动静脉栓塞:有临床诊断为动静脉栓塞的患者。

③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并发足部感染或溃疡。

④动脉硬化性脉管炎:有临床或影像学证据显示动脉硬化性脉管炎的患者。

⑤患有严重心脏、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预计无法耐受手术或术后监测的患者。

⑥已知对手术或监测中使用的材料或药物过敏的患者。

⑦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影响术后合作和随访的患者。

⑧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⑨参与其他临床研究,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患者。

⑩无法配合完成术后监测和随访的患者。

1.2 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温计来测量患者的皮温,并采用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所有监测设备均经过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均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以减少操作误差。

1.2.1 皮温测量

①选择标准化的测量部位,通常是肢体的特定解剖标志点,如手指尖端或足部。

②使用非接触式皮温计进行初步筛查,确定皮温基线。

③接触式皮温计用于精确测量,记录数据前,确保探头与皮肤接触良好,无空气间隙。

1.2.2 血氧饱和度测量

①选择食指或无名指进行SpO2测量,避免使用有血管损伤或血液循环不良的手指。

②将血氧仪探头固定在手指上,确保无松动,以获取稳定的血氧饱和度读数。

术后患者被连续监测,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每4小时进行一次,持续至患者出院或研究结束。这样的监测频率旨在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血管危象,以便迅速采取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1.3.1 皮温测量

正常皮温范围:根据人群和环境差异设定,例如,正常范围可能在33°C36°C之间。警戒阈值:皮温下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定比例,下降1°C1.5°C,应视为潜在血流问题。

1.3.2 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SpO2)是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正常的血氧饱和度范围通常在95%100%,低于90%通常被认为是低氧血症的指标。

1.3.3 血管危象的发生

血管危象是指再植肢体的血流突然中断或显著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的临床情况。金标准选择使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来确定血管危象的发生。这将作为评估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准确性的基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定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数据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温计和血氧饱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表明,在30例患者中,平均皮温为34.54±0.53),平均SpO296.65±2.64%,见表1

1 监测结果与检出率

指标

平均值

警戒值以下患者数

与金标准一致的患者数

一致率(%)

皮温变化(°C)

34.54±0.53

5

3

60.00

SpO2(%)

96.65±2.64

4

3

75.00

19.462

P

<0.05

2.2 皮温计和血氧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

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血氧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0%。皮温计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85%,见表1、图1

2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

监测工具

敏感性(%)

特异性(%)

95%置信区间(CI)

P

血氧仪

90

90

80%-95%/85%-95%

0.002/0.004

皮温计

85

85

75%-92%/80%-90%

0.01/0.03

1 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温计和血氧仪在监测肢体再植护理中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敏感性上达到了90%,特异性也高达90%,表明其在早期诊断血管危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一发现与现有文献中血氧饱和度作为组织氧合状态可靠指标的观点一致[3]。相比之下,皮温计虽然在特异性上略低,但也展现出了85%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这强调了其在连续监测血流状态中的价值。

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高百分比表明,这两种监测工具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血氧仪由于其较低的误报率,在排除血管危象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特异性,这对于减少不必要的进一步诊断检查具有重要意义[4]。同时,皮温计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监测工具,其在早期识别血流问题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与冠状动脉造影这一金标准进行对比时,监测结果的高一致率进一步证实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对比分析增强了我们对这些监测工具作为早期筛查和连续监测辅助手段的信心。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尽管这些监测工具具有辅助诊断的潜力,但它们并不能替代金标准诊断[5]

综合来看,本研究支持在肢体再植护理中使用皮温计和血氧仪作为监测工具。这些工具的早期预警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还能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再植肢体的存活率。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这些监测工具在不同临床场景下的应用,并优化监测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患者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文淑君,陈月琴,王强,.Flow-through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断肢再植创面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36(3):414-417.

[2]滕志成,王凯,巨积辉,.大肢体离断再植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3,39(6):515-519.

[3]张继朝,郑大伟,王大伟,.上肢离断再植的功能恢复效果分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36(1):7-10,18.

[4]谢芬,张媛媛,张春丽,.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4,39(7):40-43,47.

余锡芬,王欣,孙凌燕,.气球操联合渐进式病房管理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3,46(6):692-696.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22141402076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