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3

民办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张灿 田敬杰

河北外国语学院 051130

摘 要:高等学校是培养翻译及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的主阵地,贯彻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战略的主战场。民办高校应积极探索应用型语言翻译专业与企业宽领域、全方位的产教融合,加强翻译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度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提升语言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高等学校是培养翻译及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的主阵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国家于2017年、2019年前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国内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关翻译业务量也显著增长。本课题聚焦“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这一主题研究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适应企业、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升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民办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亟需复合型、国际化翻译人才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合作,急需语言服务人才来服务当地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新时代给民办高校翻译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翻译专业的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也面临新的挑战。

(二)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下,翻译人才培养面临挑战

自协同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层面以来,高校立足区域实际,通过强强联合、结构优化、相互补充、协同合作,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增长极。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但是面对国内外商务、经贸、旅游等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复合型翻译人才俨然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校企合作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共赢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实现多渠道、全方位的育人目标,促进高校教育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推行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应用型高校应以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通过校企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二、民办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高校校企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涌现出不同类型的合作交流形式,但是整体来说,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才服务区域发展动力不足

民办高校对学生应用型、复合型的定位不明确,培养的学生对自身没有准确的定位,不能完美契合区域企业的特点,且滞后于区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等人才的需求。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普遍反映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多地立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且部分高校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理论教学内容篇幅重,“学科本位”特征明显,实践教学内容少,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愿和能力,造成区域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深度不够、层次不高,形式大于内容

民办高校与当地企业、外地企业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合作,但是校企双方对合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方面,大型企业往往选择知名院校开展合作,导致域内一些普通高校不受重视。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在校企合作上主要采取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或岗位实习等方式,缺少深度合作。另外,校企合作大多止步于签订协议,如产学研培养协议书、校企合作协议书、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实践教学单位共建协议书等。高校一味追求校企合作协议的数量,质量层次不齐,在校企共建教材、共建科研、共建科研成果、共建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共建师资等方面未真正做到走深走实,形式大于内容。

(三)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翻译学科培养的语言人才是面向专业定位的培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水平,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经验,即“双师型”教师(傅静玲,2023) 大多数在职或在岗的翻译教师为学术型人才培养体学生,对用人单位岗位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认知不足,对翻译行业前沿信息和发展方向也把握不足。另外,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实践制度不完善,在职教师到语言服务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得不到保障,难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服务行业专业的职业化引导,难以真正实现从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到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四)校企双方目标不同导致合作动力不足

校企双方代表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合作目的上,校企双方难免会出现分歧,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利益冲突。双方在寻求合作时,通常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实现利益最大化。高校往往出于想从企业获得经费资助,为教职工挂职锻炼提供实战场所,或从企业选调兼职教师扩充本校的师资力量,或通过共建实训基地使学生实现从实训到就业的无缝对接等目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果。企业作为盈利单位,企业通常期望借助校企合作为本单位获取持续劳动力,降低人力成本或在税收、信贷、考核等方面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由于双方出现利益分歧,导致合作的层次较浅,影响双方合作的参与度和持续性,动力不足,合作效果不理想。

(五)校企双方责、权、利不明确,且未落实到实处

校企双方缺乏必要的顶层设计和长期的战略规划,体现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等。这种缺乏长效机制的合作导致双方在合作中都不能明确责、权、利,没有约束力和驱动力。比如在学生实习经费、(学生或员工)薪酬待遇等方面,校企双方都羞于提到明面,但是校企合作在真正运行时往往又受到经费的限制。

三、民办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优化路径

(一)共同完善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学业与就业完美对接

高校人才培养以企业、行业所需人才需求为指导,高校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双方供需的完美对接才能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高校模式。高校以产出为导向,反向思考专业定位、建设和发展,并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共同研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等。课程体系构建注重“专业+岗位”,就业课程和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将岗位课程植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要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后,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选派专业人员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适应岗位工作环境,锻炼职业能力,做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做到高质量就业。

(二)校企协同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根据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要求,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工作能力。理论课程由民办高校专业课教师负责讲授,实习实训课程主要由合作企业遴选的优秀员工负责讲授,实践课程的建设与运行则由校企协同商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开发行业热门课程,并合作编写教材,明确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和企业具体业务流程,熟悉相关执业标准和行业基本规范,充分征求企业有相关经验人士的意见,开发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资源。

(三)以组织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共建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双导师”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事业单位、政府有关部门要联合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在战略规划上管理和引导学校内有关专业与企业在师资培养上的合作运行。同时,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结合行业企业长期发展需要,鼓励校内各外语学科骨干参与合作研究,并为教师等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在产学研合作中,实现企业、学校、教师发展的多赢。

政府需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一方面,应尽快出台或完善对参与校企协作活动的企业在税收、贴息贷款、项目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在校企协同育人中成绩显著的企业及负责人的政府表彰及奖励力度,激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同时主导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院校、教师等在校企协同育人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中的责、权、利,明确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保障合作的长效性。

(四)校企合作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赛教一体,赛教融合

加大形成性评价力度,由评教向评学和评做转变。努力做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互评能力、反思能力和提升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学科竞赛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构建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科竞赛成为学生、高校和企业三方互动的平台。学科竞赛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实现由理论学习向实际操作的转型,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决策能力。同时也实现以赛促教,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通过对竞赛内容的掌握实现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明确任教课程的培养目标。

(五)共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

通过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效的实习实践,以能力提升为今后的语言服务活动加持。教学管理平台可以整合校内外基地的资源进行全面共享、统一管理和调度。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平台。校企共同开发线上线下理论课和观摩课,全面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实际行业案例形成真实网络教学资源,录制课程视频,涵盖虚拟仿真实验学习、赛教一体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产出导向课堂设计,引入微课和雨课堂等信息化课堂教学手段,形成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打破高校间的共享壁垒,实现校内外共享,提高优质课程受益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结

外语(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外语(翻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民办高校和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同时,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高校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外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创新。

本文为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民办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2023166.

参考文献

[1] 中国翻译协会.2023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R].中国翻译协会,2023.

[2] 傅静玲.语言服务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BTI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3):32-38.

[3]蓝国兴.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实施途径[J].黑河学刊,2015( 10) : 74-76.

[4]黄靖.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互融模式探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7( 2) :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