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优化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优化技术分析

霍永祥

身份证号:610321199503080616

摘要: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技术已在城市基础测绘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由于各类客观因素导致获取的影像质量较差、生成的模型精度较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对影像与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流程,重点探究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优化技术,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流程

引言:通过运用实景三维模型技术,能真实、直观的反映生态空间信息,其能为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支持,助力数字城市建设目标实现。但就现阶段,在实景三维模型技术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三维模型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本文拟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处理其中的问题,加强技术的应用效果。

1.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概述

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指的是运用无人机、有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目标影像数据进行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获取,并依据城市地理空间结构,在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视觉技术、三维模型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应用下,对城市基本要素单元进行真实还原,包括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等,以此构建真实的场景。在此场景中,可呈现各类要素单元的位置信息,将各种构建筑物通过三维模型展现出来。虽然目前,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在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受地形、地物、光照等方面的影响,得到的影像可能存在对比度较低、不够清晰等问题;同时,在生成模型时,也会由于模型拉花等现象,出现模型精度较低的问题。

2.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构建流程

运用Context Capture软件处理影像数据与控制点,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经过点云加密处理后,实现密集点云的生成,通过网格化操作、纹理映射操作,以像控点数据为基础,构建三维模型。

2.1模型构建

首先,在Context Capture软件中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自动识别影像数据,包括位置数据、相机属性、焦距等。在空中三角测量前,需要检查影像的数量与质量,确保影像能完整打开,将相机属性参数导入其中后,开始首次空中三角测量。待首次空中三角测量任务结束后,通过3D view查看测量结果。

其次,将外业测量的像片控制点导入软件内,以首次空三结果为依据,对像控点与照片进行匹配。在刺点时,主要运用外业测量的控制点坐标数据,以人工方式,对控制点对应的影像进行选取,进而比对选刺,以影像与像控点为对照,在影像中精准刺得控制点的方位。在刺点时,需要在各控制点的不同方向上分别选择影像,所选影像数量应在5张以上。待完成此项操作后,开始第二次空三任务。

最后,在Context Capture软件中构建三维模型,以密集点云为基础,进行TIN模型建构,通过纹理映射操作后,输出三维坐标与模型[1]

2.2模型融合

通过航摄可生成三类模型,一是标准模型,二是主体模型,三是精细模型,这些模型的粒度不同,为对三维模型进行整合,需要将上述三个模型有效融合。其中,标准模型、主体模型以及精细模型的航摄分辨率分别为0.02m、0.03~0.05m、0.05m。对三个模型的粒度与覆盖范围进行比对,从中选出粒度较粗且范围最大的三维模型,以此作为基底,进行场景搭建,最后通过一系列操作,例如转换格式、裁剪删除等,处理基底数据,并对粒度较细的三维模型进行整合,完成融合。

2.3模型处理

将粒度不同的三维模型融合后,不同区域的影像数据通常会呈现不同的色调,在明暗度上存在差异,此时需要进行匀光匀色。在具体操作中,可运用均值处理影像灰度值算法,此算法主要针对区域不同、色调不同的影像数据集进行计算,得到平均灰度值。依据各区域数据集的灰度值均值,调整影像色差。

2.4精度评价

通过外业对特征点点位差进行测量,为模型精度检验提供支持。首先,对比外业测量的像片控制点与模型中与之相对应的控制点。其次,结合城市大场景实景进行三维建设,选择检测点后,将其与实地像控点对比。最后,分别进行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的计算,得到中误差,分析是否满足模型精度要求。

3.基于城市级的大场景实景三维模型优化技术

运用无人机搭载型号为DG4 pros倾斜相机对城市场景进行拍摄。首先合理控制飞行时间,以11时~14时为宜;其次,控制航向重叠度为85%,控制旁向重叠度为75%。在采集数据后,构建三维模型,采用优化技术进行优化。

3.1影像优化技术

在对城市影像进行采集时,由于城市面积较大、场景较为复杂且空域申请时间受限、航飞会受客观因素影响等原因,采集的影像可能存在较为模糊的问题,因此需要检测并去除影像的阴影部分,以实现影像优化。

首先,运用直方图阈值法进行影像阴影检测。直方图阈值法主要是转换带有色彩的原始影像数据,使其变为灰度影像,呈现灰度直方图,进而通过试验、判断,得到阈值,以此处理影像,区分图上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通过直方图阈值法,能对影像进行快速检测,精确划分阴影与非阴影的界限,并分别以黑色、亮色显示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将两者区分开来。

其次,运用非模型代数乘运算法进行影像阴影去除。非模型代数乘运算法主要是增强影像中阴影的亮度,清晰显示有效纹理信息,以此弱化阴影,改善信息质量。通过非模型代数乘运算法,能有效提高影像亮度、清晰度,显露阴影下的地物信息,其所生成的影像与原始图像相比,细节特征更好,同时,也能加强非阴影部分的亮度[2]

3.2模型优化技术

通过软件直接生成的模型会存在精度较低、视觉效果较差的问题。受客观因素影响,如地物分布、地物形象、地物纹理等,模型会出现扭曲、拉花等现象,尤其是水面与路面会出现漏洞、起伏变化较大等情况,所以无法对模型进行直接应用,需要通过场景修饰来优化模型。

首先,通过补洞、整平处理来优化水面问题。将存在水面漏洞的模块从中选出,在修模软件中导入,以分块形式对水面予以修补,同时,将真实水面纹理从中挑出,以此实现整平、漏洞修补。通过修测、整平水面,能解决水面漏洞、水面齿状边界的问题,使其与模型相融合,以加强模型质量。

其次,通过整平处理来优化路面问题。城市道路两侧通常存在树木,且道路上也有较多移动车辆,所以在模型生成后,路面部分会较为杂乱,需要通过优化处理,清晰呈现道路标志线。将存在路面的模块从中选出,在修模软件中导入,以分块形式对路面予以处理,将车辆移动造成的重影纹理替换掉,并压平处理车辆,将其纹理保留。同时,修补树木纹理,重新放置路标、路灯等道路元素模型,将其融合到原始模型中[3]

最后,通过修饰处理来优化建筑物问题。城市中通常存在结构较为奇特的标志性建筑物,在生成模型时会出现拉花现象,所以需要优化这类建筑物结构,以加强模型效果。将存在建筑物的模块从中选出,在3ds max软件中导入,以单体化方式重新构建模型,同时,以外业拍摄的照片为依据处理纹理,生成形状、结构精确且具备真实纹理的建筑物模型,进而将其融合到原始模型中。

优化实景三维模型后,评定成果精度。设置200个外业检查点,采集坐标数据,将采集的数据与模型数据进行比对,对精度进行分析。通过精度计算,平面位置中误差与高程中误差分别为±0.108m、±0.062m。

结论:实景三维模型技术目前已在城市基础测绘领域、自然资源开发、地质勘查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为实现对这项技术的有效应用,应采用优化技术,通过优化影像,去除其中的阴影部分,以提高影像质量;通过优化模型,解决水面、路面、建筑物等部分模型存在的问题,以加强模型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斌,李佳维.高精度智慧城市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的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23,42(30):132-134.

[2]武静,郑惠娟.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的城市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建模研究[J].价值工程,2023,42(12):123-125.

[3]赖国棣.基于倾斜摄影和激光点云的城市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3,(27):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