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与质量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与质量管理策略研究

王坤 裘金英

山东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与传统建筑现场浇筑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之前便将配件在工厂预制完成,施工时仅需要现场定位安装就可以。不仅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极大的节约了现场劳动力,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那么就会出现不合时宜的现象,影响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中重点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以及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规模、城市建筑也得到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资源的浪费,甚至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现场浇筑中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在适合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我国政府在2011年颁布的《建筑业、勘查设计咨询技术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建筑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比重”,2016年颁布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住宅的产业化发展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系统的对装配式建筑目标、任务、措施等进行了指示。这就为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装配式建筑成为绿色建筑、节能、节材建筑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

预制装配式结构模块多,连接节点呈现多样化和新型化,预制构件种类越多,单体预制率越高,连接节点越多,所以在施工质量控制中具有很多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复杂。其质量包括了建设过程中的设计、生产、施工和其它管理质量等,均会在总体质量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效果。

其次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由于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周期漫长、涉及方面众多,其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多种情况和因素的影响;例如:设计、人工、材料、设备、工法、管理水平等主要因素,易因此引发质量事故。

第三细部质量隐患多。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和后期的装配化施工,必然会造成设计过程的复杂性和现场施工的协调难度增加,因此,严格的过程质量把控才能保证最终完成的建筑质量。

最后工程质量评验难度大。在装配式建筑建成完工以后,鉴于其特殊性,不能像某些产品,可以将其分解后以此检验质量优劣;进行完工后的质检,只能通过观测表象来人为判断质量的好坏程度,故必须在其建设的全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质量评定和检测工作,以此为据,进行过程质控,否则就易出现不可见的质量隐患。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前文论述中,主要对装配式建筑常见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浅要分析。可见导致施工质量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预制件生产环节、构件安装过程之中。所以本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 建筑构件生产环节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确保工厂具备相应的资质;其次,要求工厂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以及设计文件进行预制;再次,确保预制过程中的相关原材料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包括钢筋、砂石、钢筋连接件与预埋件等,在使用之前,要确保这些材料具备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并将全部材料按照建筑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报验、抽样检测复试。在生产过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构件预制,包括钢筋绑扎、吊点设置、预埋件设置等,需要依次经过工厂质检员、驻厂监理人员的自检与隐蔽工程核验之后,才能正式展开生产活动。

生产完成后,需经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保证建筑构件得到吊运强度,然后是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构件合格证检测、外观质量检测、尺寸检测、出筋现象检测、孔洞与预埋件位置的准确性检测等等,其中,对于预制柱这一构件的检测,需要特别增设套筒内清洁状况检测环节,避免影响后期柱吊装。除此之外,在预制构件出厂之前,针对混凝土强度,可通过非破损法检验构件质量,对钢筋间距与保护层厚度采用抽检方式即可,若发现不合格构件,严禁其出厂。

2.建筑构件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中,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主要是吊装定位、预制构件连接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此可以通过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方式予以解决。例如制定合理施工与质量控制方案,强化人、机、物三方面的管理,从而降低各种质量问题发生的几率。

按照现场装配施工流程,首先要从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存放入手,保障预制构件质量。针对项目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例如预制构件运输采用专门的工具和专用支架。运输中根据预制构件尺寸的大小,大部份构件可采用 20米长的大挂车运输至现场,小部份构件则用小一些的车运输。而在运输途中预制构件的固定,则采用专门的支架。例如叠合板、阳台板采用叠放形式,四周采用专门泡沫护角进行保护,避免预制构件棱角的损毁。在现场管理中则要对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几何尺寸、预埋件、预留孔洞等进行检查。同时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对预制构件的产品标识和预埋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预留孔位置偏差等检查检验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定。对于出现露筋、疏松、夹渣等缺陷,一般要求根据相关纠正方案进行处理,然后进行二次检验。而对于裂缝等问题,须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裂缝> 0.1mm产品进行退场处理,≤0.1mm 的裂纹按《预制构件技术处理修补方案》进行补修。

其次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例如将所有的预制构件按照装配顺序给予标号,为人员装配施工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另外则要做好物料准备工作,例如可以根据项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的具体安排,科学合理的规划各种材料、构件以及施工机械的进场顺序。

第三是强化吊装与连接质量管理。在整个装配式建筑生产中现场吊装与预制构件的连接为重中之重。例如在吊装中要求员工首先做好定位测量控制,这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物定位、安装以及标高的控制。平面控制可采用网状控制方法,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明确各个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水平度等,努力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精确度。吊装过程中则针对项目和预制构件需求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严格控制起吊点的选择,确保整个吊装过程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装配质量。最后是在预制构件以及各个连接点的施工中,需要将连接钢筋绑扎或者焊接牢固,然后严格按设计规定配比方法配置灌浆料,灌浆过程中针对钢筋密度等情况注意振捣工作质量,保障连接点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3.施工工艺方面的提升与改善措施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主要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和现场拼装两个阶段,在保障生产标准的情况下,现场施工工艺则成为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关键点。因此针对现场施工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包括建筑构件的吊装→支撑固定→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支模、预埋件安装→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等过程。例如在预制构件的吊装连接中要确保装配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则主要是利用预埋铁件与下部墙板,采用焊接或螺栓进行连接。又如在后浇段施工中,首先要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后才能进行浇筑。并且要对模板内和钢筋上污染物进行处理,模板的缝隙进行修堵。具体浇筑时,针对不同的部位要采取不同的浇筑方法。例如针对墙柱混凝土的浇筑,要先在底部先浇水泥砂浆30~50mm,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时,要控制好分层下料的厚度,分层浇筑的厚度在400mm左右。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快插慢拔”,以防止混凝土上下部的离析和空洞。最后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如果有碰撞情况,要对模板、预埋件的位置和牢固程度进行检查,以免影响到后期施工。浇筑后,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天,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十四天。

三、结语

相对于传统现场施工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不仅有效改善了现场施工条件,而且有效的缓解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尤其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必然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顺利推广与应用的重要环节。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各种施工问题,会严重影响建筑质量与居住舒适性。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全面系统的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方法逐步建立,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也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面对装配式施工中常见问题,必须要在施工中找准原因,提高装配精细度,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志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探讨——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J].建筑结构,2021,51(22):150.

[2]徐宏.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应用探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73-74.

[3]韦庭志.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深化设计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3):225-227.

[4]肖木峰,周西华,陈新,潘新新.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住宅科技,2023,43(0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