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探索

王赐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摘要: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典型的工学类专业,其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操作性强、综合能力训练强度大、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在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践教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依托,中职院校需充分利用这一主阵地,不断深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有机融人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劳模品质、鲁班技能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

引言

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在工程建设规划及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管理阶段从事施工控制测量、数字测图、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测绘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

管理的“尖兵”。因此,职业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明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目标。

一、在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

(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足

中职院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主要由相应理论课程的专业教师担任,部分院校由专业实践教师承担主要实践教学任务,部分实践教学任务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实践教师之间缺少交流,专业实践教师与思政教师的沟通更少,对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重视不够,未能树立高度的德育自觉,专业实践教师往往在自己意识范围内教育指导学生,无法形成德育合力。由于专业实践课程涉及较多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教师往往通过传统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未能充分结合学生第二课堂,导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育人效果不理想。专业实践教学通常在线下校内外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完成,难以兼顾教学与生产,线上实践教学能够挖掘的课程思政素材十分有限,导致校内外、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

由于部分专业教师自身思政理论水平和思政育人能力有限,目标不清晰,经验不足,对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加上实践教学过于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导致专业实践教学思政元素的挖掘受限,难以深入。部分教师习惯从教材的各个章节选取零散的思政元素,忽视了相应职业岗位所需的态度和职业素养,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对思政元素内在脉络的整体把握,导致局部与整体脱节,难以形成专业实践教学思政体系。在目前实施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分析中职实践教学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对具体专业实践课程特点的分析不够,导致思政元素与职业岗位脱节,专业实践教学思政目标宽泛且空洞。

(三)课程思政融入生硬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做一体化实验、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在不同的实践环节,课程思政融入情况有所不同。调查发现,在教学做一体化实验中,经过培训学习,实践教学教师已对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和政策导向有一定了解,但很难将专家和学者们所讲的知识点应用于实践教学。教师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实施课程思政,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练,学生观看操作,课程思政仅存在于课堂,且浮于表面,未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技能实训环节,教师主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上的指导和考核,更注重学生的任务完成度,忽视了思政内容的融入。在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顶岗实习环节,校内教师注重学生的实习纪律和实习态度,企业指导教师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度,导致课程思政形式化。

二、在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明确思政目标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典型的工学专业,其毕业生主要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就业,学生需要在工程建设一线岗位上承担相应职责。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其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具有知识实用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职业针对性强、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快、对象多元多层等特点。

因此,职业院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进行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行业岗位和专业课程特点,将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目标设定为职业层培养职业精神和劳动精神,思想层培养测绘人员应有的专业意识和工匠精神,价值层培养理想信念、肩负时代使命,培养文化润心、技能立身、匠心报国的工程建造“先遣军”。

(二)完善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教学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实训、实习等课堂渠道完成课程实施。教师言传身教地做和教,将课程思政融入一言一行,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热爱职业、热爱劳动。在工程测量协会和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校园控制点复测、校园建筑监测等项目,充分训练并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收获,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校要通过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智慧网络、虚拟仿真等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强化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企业导师将前沿新技术、工程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在生产实践中指导学生,强化学生实践课堂管理学生可通过网络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室反复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三)四步融合,立体实施课程思政

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职业要求、生产案例、实践指导等方面的思政元素点,使课程思政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形成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思政线。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实施教学,形成包含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生产实践三个方向的课程思政实施面,通过实训实习等具体专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通过挖掘思政点、设计思政线、实施思政面、外化思政行四个步骤,学校、学院和教师能够同心同向同行,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校内、校外两个空间,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全方位立体实施课程思政。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任重而道远,研究者们需不断探索,寻求更新更好的思政融入路径,将“如春在花、如盐化水”的课程思政融合升级为课程与思政的“有机结合物”,从而做到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张浩.中职学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教育学,2021-07.

[2]曾成志.中职学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教育学,2020-11.

[3]李蕊艳.中职学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教育学,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