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影响

花惹喜

金阳县人民医院 616250

摘要: 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是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在出现以后会影响到产妇的生活指令。同时,相关资料显示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三,而其中初产妇所占比例百分之七十一。导致该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娩和妊娠所导致。延续性护理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其对初产妇产后盆地功能健康康复可以产生积极的治疗意义。本文将以某医院2023年收治的62名出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研究的方法开展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地功能康复效果的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初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为延续性护理可以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产生有效 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盆地功能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分析研究

引言:

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妇在妊娠、分娩后常见的组织功能性并发症,在出现以后可能导致尿失禁、便秘、子宫脱垂、性欲下降等多方面的问题。近些年针对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研究数据限制,初产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会在产后出现明显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这种组织功能异常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排便困难、尿失禁等不良反应,同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尤其是对于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产妇而言,这些症状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产妇在产后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到产后恢复。因此,从产后护理的角度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干预,通过延续性护理的手段对出现该症状的产妇进行干预,才能使得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健康。本文将就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后续开展实际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某妇产医院在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共62名,均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内的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为25-37岁,平均年龄为(31.27±1.3)岁。对照组内的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为24-37岁,平均年龄为(30±1.5)岁。从统计学意义上开看两组中的研究对象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为对照研究,因此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产妇在完成生产后的恢复期对其及其家属进行产后护理注意事项的告知,对于产妇及其家属咨询的问题要详细解答,同时约定复查时间。此外,要对患者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的训练,要求其在出院后进行恢复锻炼。

   观察组采取延续性的护理模式,主要操作如下:首先,要建立起专门的延续性护理团队,依据延续性护理需求制定专门的延续护理方案。团队中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必须具有良好的护理工作经验和全面的护理技能。在出院前要对患者资料进行详细查看,确认患者联系方式。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延续护理方案。其次,明确延续护理方式。例如,要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微信群聊、公众号、电话随访等形式开展延续性护理工作。团队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微信群中定期推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的小技巧或小知识等。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将研究对象进行集中教学锻炼。也可以定期在群聊或公众号中发布一些锻炼视频,如提肛锻炼、盆骨运动、阴道哑铃锻炼等。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患者按时进行锻炼,结合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和出现的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制定锻炼计划。对于一些联系不方便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进行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检查,对其在锻炼和自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确定复查时间。一般而言产妇盆底功能检查在出院后三个月进行复查,以确定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最后,要对护理内容进行延伸。除了要进行康复锻炼,同时患者饮食要特别注意。一方面,要确保患者营养,以保证其有足够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多的补充膳食纤维,以缓解便秘。同时,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产后很多患者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因而导致患者出现效率、抑郁情况,此时要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

1.3评价指标即统计学分析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评价的指标主要集中在集中临床症状发生率方面,例如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子宫脱垂等。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其中n为技术资料,用平方差检验,结果显示P<0.05,因此可以认定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统计数据及统计学分析来看,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产生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护理。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盆底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导致,例如分娩过程、阴道生产方式、胎儿大小、妊娠过程中的盆底肌肉劳损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一些产妇会出现盆底肌无力、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疼痛等。传统的护理方式往往是在产妇分娩结束后回家静养,导致盆底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恢复,因而导致初产妇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延续性护理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其将对产妇的护理从医院延伸到产妇家中,使得患者在接受完医院专业护理措施后再家中能够继续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延续性护理可以提供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护理和康复方案,例如盆底肌肉锻炼、按摩等,从而加快盆底功能恢复。此外,针对产妇在生产后由于角色变化等因素导致的产后情绪波动,延续性护理会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产妇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产后恢复,从而降低产妇的心理焦虑等情况。

   总之,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延伸性的护理模式,其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具有较强的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实践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姬,张丽娟,辛向斌.集束化护理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3,30(5):99-102.

[2]赵娜,李雪艳.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4):654-655.

[3]张建英.系统化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3):160-161.

 [4]姜海琴.宫腔镜在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