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任可雨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摘要:红色家风包含的革命情怀和价值观念,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和继承性,是革命精神在家风上的特殊体现。红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根同向,有爱国主义的共同基因和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涵养家国情怀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现状调查,研究构建了融入红色家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强化思想政治课程为核心,搭建多角色共同参与的互动平台,探究红色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路径,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时代感和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家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可见家风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在逻辑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树立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红色家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育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红色家风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途径,将优秀红色家风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时代感。

一、红色文化的现状调查

利用红色文化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体验、感悟等情况,深入了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采用问卷加访谈方法,探究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和影响因素。

本研究使用陈雪珍(2022)等人编制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卷》[4],该问卷将红色文化满意度分为三个维度: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红色文化体验实践和红色文化自我感知,共5各题项。从性别上来看,结果显示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在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文化自我感知和总问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红色文化体验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从思政课成绩来看,满意度呈现显著差异,成绩优秀的得分>成绩良好>成绩合格。本问卷主要是从学校教育角度切入,调查大学生在思政课程、思政活动和思想觉悟等方面的现状,调查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满意度,问卷视角与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契合,大思政视角下,课程的考量形式包括第一课堂、实践活动、参观学习等,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学生,所以呈现出高度正相关。

二、红色家风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结合问卷结果开展集中座谈和单独访谈。红色家风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对其的概念的认识如何,对其内容的了解如何,对其宣传形式的接受度如何。对照当下大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中的情况,发现存在内容碎片化、方式灌输化、效果形式化的问题,没有认识到红色家风的内涵、传承与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联系。

  1. 教育内容碎片化

红色家风文化教育内容呈现碎片化特点。一方面红色家风资料多为少量革命家的故事,一般是通过出版的家书、回忆录、文集、日记或者亲属采访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史料本身具有零散性,未形成体系,在搜集过程中还有许多人物故事无从查证或未得到整理[5]。另一方面,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对红色家风以故事穿插、拓展阅读等形式呈现,在教学中未有体系化的内容设计,对红色家风资料挖掘上重视物态资源应用,对精神资源挖掘不够,对红色家风的解读多限于对丰满革命家形象,而未深入探究对其人生发展、革命选择的重大意义。

  1. 教育方式灌输化

    当代大学生出生和生活的年代距离革命年代时间久远,缺少红色文化的实体记忆,没有亲身经历导致对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文化精神感受不强,加之受功利主义和西方价值观影响,对红色家风文化缺乏内在认同。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采用单向授课、填鸭式教育模式,忽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6],会进一步减少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忽略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会无法与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共鸣。

  1. 教育效果形式化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认可度较高,高校重视红色文化的宣传与弘扬,通过媒体宣传、讲座沙龙和参观瞻仰等,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但是外部的宣传教育未能有效转化为大学生内在认同,没有“入脑入心”,不能将红色家风文化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没有达到与其教育效果。呈现出全员学习的热闹场面与大学生内在收获感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教育效果仍多流于形式。

三、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路径研究

红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红色家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探究红色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路径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融入红色家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红色家风是重要的红色文化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弘扬载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符合新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红色家风的重要内涵。构建融入红色家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图1),红色家风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发挥宣传弘扬作用。忠于理想的人生观,忠于人民的人民观,艰苦奋斗的生活观和学以致用的学习观是红色家风的时代内涵,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家国情怀作为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载体,以红色家风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大学生自觉担当时代责任,是有效的行动路径。

图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从问卷和访谈结果看来,思政课程对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体验实践和自我感知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思政课程的学习情况、成绩情况与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显示完全正相关。要发挥思政课作为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最基本的教学中坚守主渠道、把握主基调、唱响主旋律,在内容上梳理优秀红色家风文化体系,充分挖掘物态资源和精神资源,讲好讲透红色家风故事。在教学方式上,减少灌输式显性教育,增强学生主体性,以身边故事分享、读书交流、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提升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互动式的隐形教育。

(三)搭建多角色参与的互动平台

家风文化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家庭教育影响人格塑造和人格素养,社会环境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要加强家校互动,发挥周边社区的积极作用,积极挖掘社会文化资源,搭建多角色参与的互动平台。第一,搭建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家校互动平台。以讲述自己的家风故事、身边的文明家庭、一封家书等主题,通过短视频、网文、故事分享等形式,讲好自己的家风故事。第二,加强与周边社区沟通,搭建校社互动平台。以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进社区、进家庭,亲身感受优秀的家风文化和先进的文明家庭事迹。第三,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搭建校馆互动平台。利用纪念馆、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建立红色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参观体验实践,寻访红色足迹、搜集红色故事,参与讲解培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红色家风。

参考文献:

[1]陈雪珍,金文奖,李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41-45.

[2]李茂,徐建.红色家风研究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92-97.

[3]阳慧.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路径探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20(3):88-90.

基金项目:

成都大学2022年度“校基金课题”:红色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研究(2022XJJ08

 任可雨(1992.09-)女,四川成都人,成都大学辅导员,助理研究员,四川省第一批名辅导员工作室“薪传辅导员工作室”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