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趣”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1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趣”之我见

陈长洪

湖北省松滋市丰收学校   434200

《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积累”、“读出情,读出趣”。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不愿读或是泛泛地读、完成任务地读、有口无心地读。因此,教学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我通过调查、分析、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于给学生布置任务时未能调动学生读书的激情,无法让学生有想读书的欲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参与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现出在做这件事,那也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迫不得已。由此看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很有研究价值。

一、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新课标第二册第十六课《要下雨了》时,我有意选择一个要下雨的日子学习。课上,我叫所有孩子走出教室仰望天空,对他们说“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天空,并把你们看

到的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我要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哪怕是在室外,学生也没有胡闹的声音,个个仰起可爱的小脸。我心里也有几分快乐。走进教室,学生很快就安静下来了。我问:“孩子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学生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刚才看到燕子都差点儿挨着我的头了,我以前很少看到燕子飞这么低的。”“你有一个大发现,真不错。”我表扬道。又有学生发言:“老师,我刚才还看到了生物园池子里的鱼啦!还好像在吐泡泡呢!”一个男孩子说:“老师,我看到天黑沉沉的,是不是要下雨了啊?”我微笑着答道:“孩子,那是要下雨了。”他疑惑地坐下了。我赶紧抓住时机板书课题《要下雨了》,指导学生读课题,然后说:“孩子们,请你们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和我们刚才看到的一样的情景?”此时,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都想在文中去找到自己看到的情景。看到学生认真读书的样子,我感到特别愉快。

二、因“趣”利导,激发学习热情

热情与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每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如:在教学新课标第二册《松鼠和松果》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讲故事--读故事--演故事一-谈故事(谈体会)。“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并主动参与其中。

三、激发想象力,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多方推测、假想、寻求新设想。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了解了《乌鸦喝水》的课文内容后,我这样对孩子们说:“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你们一定还能帮乌鸦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可以找一根吸管,像我们喝娃哈哈那样,就能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翅膀当作手使用,将瓶子抱起来喝。”有的说:“乌鸦可以把旁边那些草摘一片下来,制作成一把小勺子的模样使用。”还有的说:“找块大一点的石头将瓶子砸烂,反正乌鸦又喝不了很多水呀,流出来赶紧喝点也就够了。”听着孩子们的想象,我格外开心。

四、设计开篇谈话,诱发阅读兴趣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需设计优美精彩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土,有星罗棋布的岛屿湖泊…….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因山清水秀而闻名于世的地方,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这篇课文,将会把大家带到驰名天下的桂林。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桂林山水那秀丽多姿的风景吧。”几句意境开阔的导语,形象鲜明地把桂林山水推到学生面前,学生真恨不得马上飞到桂林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学生在感受、玩味美的语言的同时,必定直觉地感知教师的谈话动机,激起情感共鸣,形成阅读兴趣。

五、挖掘教材,提供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运用课文中的典型人物,为学

生提供榜样形象,可以达到人文统一的教学目标。如:学生在了解了司马光、曹冲、王二小等人物后,这些形象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还能把这些榜样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有必要充分利用激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原本安静的语文课堂,泛起涟漪。在师生之间充分探讨与分析,主动总结与归纳问题之后,呈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多样性与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