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视觉景观提升研究——以福州市晋安东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河道视觉景观提升研究——以福州市晋安东区为例

秦晓玉

身份证号:410922199608084586

摘要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河道景观对于风景园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城市、自然、人文的纽带。城市河道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处,由于用地被侵占导致河道及周围绿地占地狭窄,河堤渠道化等问题相继出现,河道景观产生破碎化和单一化局面,对公众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对河道视觉景观研究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将河道所处地理位置的所属功能区进行景观划分为不同类型,提出不同类型河道景观提升的相应策略,对河道视觉景观优化提出相关指导意见。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河道;河道景观;视觉景观

城市河道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区域,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面,其开发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和人们的幸福感。本文以福州市晋安东区河道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将河道分为四大类型,深入探讨河道景观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创造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1.河道景观分类

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由于不同的功能分区其河道景观营造效果注重点不同以及景观要素组成不同,因此本文根据现场调研河道所处地理位置所属功能区为准进行河道景观划分。

工业区河道地理位置较偏僻,周围建筑表现为集中连片或单一的厂房建筑,植被量相对较少且配置较差,景观要素较为单一,水体质量管理相对较差,驳岸类型为硬质驳岸。商业区河道主要分布在城市较为中心的区域,服务群体较大,景观要求程度相对较高,建筑表现大多为单体建筑,植被量根据地点不同其丰富程度由很少到丰富均有,驳岸类型为硬质驳岸为主。居住区河道服务群体大,景观要求程度高,建筑表现为住宅小区包括老旧小区和新建住宅区,植被量丰富且景观营造效果高于前两种类型。除上述三类功能区外,根据现场调研发现,外加一类郊野型河道,此类型河道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服务群体相对较少,景观中植被体量占据主导地位,建筑物较少,景观层次丰富。根据河道类型的分类以及现场调研基础上,选取晋安东区河道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由于晋安东区河道包括全部河道类型,因此可以代表国内河道景观现状。

2.河道视觉景观提升策略

2.1商业区河道视觉景观提升策略

2.1.1引入文化元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商业区作为游客量较大的区域,将文化注入到景观要素中对文化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尤其是融入园林小品如景墙、亭廊、铺装、植被造景的构建之中,在供人休憩娱乐过程中体验到景观更加鲜活灵动,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福州内河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应立足于城市文化空间,延续历史文脉,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打造独特名片,使景观更具活力,提升城市特色形象,成为展示闽都文化的新载体。

2.1.2提升河道景观的公共性,恢复人水和谐场景

商业区河道两岸具有人流引导功能,优质的河道景观给予人们游览途中舒适和休闲的享受,可建设休憩平台等公共活动空间以供游客进行观赏河道景观。例如,在较为宽阔的商业区河道两侧绿地区域见缝插针地布置面积小且尺度适宜的河道休息点作为户外休闲活动空间,并引入雕塑等户外娱乐园林小品,同时完善防护措施,在安全性基础上既满足人们对亲水空间的需求,又丰富了河道景观。

2.2工业区河道视觉景观提升策略

2.2.1加强水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于工业区环境相对较差,河道水体较浅可看到河底杂草以及水面垃圾等情况,要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加强区域内垃圾及时清理,植物进行定期修剪,及时维护老旧设施,对河道沿岸杂乱线路进行整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2.2修复建筑外观,遮蔽不和谐建筑观赏面

工业区的建筑风格效果差是影响工业区河岸景观的主要因子,对于外观不和谐的建筑,进行外观修复,如用藤蔓类植物修饰,不易修复的可运用藤蔓植被在工业区围栏进行缠绕,进行对建筑观赏面的遮挡。

2.2.3翻修围栏样式,提升景观丰富度

由于工业区围栏多为铁栅栏形式,其景观在四类河道类型中最差。因此可在人流量较大的河道沿岸围栏进行翻修,样式在考虑与周边环境协调度基础上,对铁栅栏样式进行创意设计,如融入福州历史名人、福州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等方面,不仅让人们在河道游览过程中了解福州历史文化,还可提升河道景观的丰富度。

2.3居民区河道视觉景观提升策略

2.3.1增加植被覆盖率,丰富植被空间结构

居住区河道服务人群较多,最贴近公众生活,因此对景观营造效果要求也越高。居民区河道居民关注点聚集于植被景观,因此增加植被覆盖率,丰富植物层次,阻挡城市道路热源是居民区河道景观建设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以当地表现良好的乡土树种为主进行种植,同时点缀彩叶树种和观花树种如紫叶李、紫薇、鸡蛋花、木兰科植物等,提升河道景观效果。

2.3.2完善河道服务设施,增强社区凝聚力

在兼顾外观设计基础上,丰富河岸景观的实用功能。对服务设施不完善的城市河岸,增加健身器材、圆桌凳、观憩亭等休闲设施,为市民下棋、健身、交流活动提供场所,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增加垂钓等趣味性活动,加强社区居民之间交流,丰富河道景观的实用功能,为城市居民营造休闲的公共场所,创造城市休闲河岸景观。

2.3.3增进人水距离,满足公众亲水需求

从城市规划的改进和空间构建营造角度,可以考虑通过合理场地以提供开阔的景观视野和优美的景点面,以吸引更多人群的聚集,营造人水和谐的场景,增进公众与河道之间距离。具体通过在水上增加部分节点建设水上平台或外挑木栈道来扩展人们视野范围,另外可以在河道深度允许范围内,根据河道现状情况,开展福船游河活动,使公众近距离领略城市河道沿岸景观的独特风景。

2.4郊野区河道视觉景观提升策略

2.4.1维持河道自然景观,局部恢复生态驳岸

郊野区河道自然生态性较好,是郊野河道最为重要的环境特征,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植物在配置时要充分注意各种树群高度和不同颜色树种配置,以便形成起伏多变的植物轮廓曲线和带有丰富色彩的郊野景观。另外可在局部绿化带较宽阔的区域恢复生态护林驳岸,局部进行生态驳岸改造,不仅能避免河岸出现坍塌,还可加强河道的自净能力。

2.4.2修复破旧建筑,提升河岸景观质量

郊野型河道地处位置较为偏僻,个别河道周围存在不和谐建筑,如农田中破旧建筑,影响河道视觉景观,可进行建筑改造或种植植被进行美化以遮挡视觉效果不佳的景观,另外要严格管理河岸垃圾乱倒等现象,以恢复郊野河岸自然优美景观。

2.4.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当地民俗特色

根据需要开展健身休闲、节庆活动等有活力场所,完善河道两侧休憩设施建设,提供符合乡村生活习惯的"话桑麻"的场所,使得乡村河岸更加生机勃勃和灵动和谐。此外,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打造乡村河岸生态游,烘托淳朴的民风,可让游客和居民感受不同于城市喧器的别样景观,通过田园采摘和溪边探奇感受山水之间的宁静和悠然的田园风光。

结束语

不同类型河道由于其所处功能区的不同,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为今后河道景观优化提供方向,对生态环境、风景园林、河道视觉景观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车皖程.视觉景观控制下的临江滨水城市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周斌,盛维华,王颖伟.基于景观镶嵌模式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设计初探——以宁波市九曲河景观设计为例[J].装饰,2018,(12):86-88.

[3]任维,谢祥财,徐枫,等.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以福州市晋安东区水系综合治理与景观设计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8,40(0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