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及管控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及管控措施研究

张 丞

成都市兴东置业有限公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崛起,强化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管理至关重要。政策文件要求建筑行业重视合同管理,优化标准化进程,严格执行监督机制,以防范合同风险。规范合同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将研究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可能面临的风险及管控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风险;管控措施

1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前的风险及管控

1.1预签阶段的风险

1.1.1 合同协商风险

合同谈判是合同签订的关键,它确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谈判中的误解或过度妥协可能增加执行阶段的风险。例如,对工期、质量、服务标准等关键条款的误判可能使合同对项目方不利。此外,经济利益上的过度让步也可能损害项目方利益。谈判人员的技能不足可能导致合同中存在不平衡的条款,后期执行时可能引发风险。

1.1.2 授权及印章管理风险

建筑合同签署人必须获得公司正式授权,以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授权文件应由公司盖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明确授权范围和有效期。合同印章的管理也需规范,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或伪造。未经授权的签署或伪造印章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相关责任人将承担法律责任,对公司经济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1.2风险控制策略

1.2.1强化资格审查

建筑行业招标采购应严格执行资格审查,对所有潜在供应商进行合法性和能力的全面评估,以排除不合格或有重大不良行为的供应商。具体措施包括:验证供应商的法人资格和组织结构;深入审查其业务运营、已完成的类似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其生产设施、仓储和设备能力;以及利用信用信息系统检查供应商的信用记录和违法行为。剔除不合格供应商是确保招标采购规范性和防范合同风险的关键步骤。

1.2.2建立标准化合同体系

建筑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合同文本制度,涵盖工程各专业和环节。这可能涉及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聘请法律和行业专家来制定和修订标准文本。文本应充分考虑行业惯例,同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优化。标准合同应覆盖施工、监理、材料设备供应、专业分包等多个方面,并建立文本编制和修订的程序。通过制度推动标准文本在业务中的强制使用,并进行监督,以防止合同文字风险。同时,应定期更新文本,以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

1.2.3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用评估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供应商的资信调查是建筑业招标采购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获取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许可、违法行为等,防止有重大不良记录的供应商参与。同时,利用商业信用平台可以获取更详细的信用报告,如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业绩、信用评级趋势等,以评估供应商的运营和偿债能力。这些信息化工具能高效、经济地获取供应商的信用信息,支持招标单位做出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有效防范信息风险。

2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签订中的风险及管控

2.1合同风险

(1)合同条款表述风险。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或过于宽泛易导致执行争议,尤其在专业性强的招标采购合同中。如产品型号、技术指标定义不明确,会给考核验收带来困难。合同条款间的逻辑一致性也重要,逻辑矛盾可能引发诉讼。(2)合同实质内容风险。合同内容合理性同样关键。核心要求不足,如质量标准低、工期紧张或权益不公,会导致质量评估难、进度受阻或经济纠纷,严重影响合同执行效果。

2.2风险控制策略

2.2.1制定标准化招标采购合同

随着建筑市场化的加速,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化招标采购合同文本体系。企业可设立专门小组,包括合同管理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文本草案。通过深入调研,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标准化招标采购合同模板。模板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涵盖工程的各个子领域或重要辅助材料。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编制流程,确保文本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有效管理文本风险。标准文本实施后,企业应全面监督使用,并建立定期修订机制,以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

2.2.2确保关键细节的明确性

在涉及巨额经济利益的建筑项目中,招标采购合同的细节处理至关重要。合同的编制和审核必须重点关注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等关键细节,确保表述明确无误,防止因内容模糊导致经济损失或纠纷。具体来说,必须详细描述价格构成、技术指标、数量单位、交付节点、服务内容和验收标准等关键要素,以消除执行过程中对合同实质要求的误解或规避,从根本上降低风险。这种详尽的定义方式将构建一个全面的技术规格框架,促使各方在关键细节上达成共识。

3建筑工程招标采购合同履行中风险及管控

3.1执行期间的风险

3.1.1 合同变更风险

合同执行中,内容变更可能导致新风险。变更管理不当,可能造成工期延误、预算超支。变更程序不合规、审批不严,可能影响变更的合法性。变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多变更需求。因此,即使有时变更不可避免,其风险仍需谨慎处理。

3..1.2 合同结算风险

建筑合同金额大,结算过程中的数据错误或遗漏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结算风险主要包括:遗漏变更或新增工作量的核算,计量单位错误,审批发票时缺乏对应工作记录等。这些疏漏和错误将产生严重经济后果。此外,不规范的结算流程也可能引发争议,加剧矛盾。

3.2风险控制策略

3.2.1及时沟通,依法变更或终止合同

合同变更对建筑项目实施质量和管理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一旦出现变更需求,各相关方应立即沟通,通过会议讨论变更因素及影响。若确实需要变更,应以最大化项目总体利益为原则,制定变更执行方案,确保在最小化对工期和成本的影响下进行。变更执行需依法进行,遵循审批程序和信息公开要求,同时保持完整记录,以保证变更决策和结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若变更范围过大或风险无法控制,应适时终止或解除原合同,根据新条件重新签订合同。

3.2.2依据合同条款或法律解决纠纷

在遇到合同纠纷时,首先应检查合同内是否包含违约处理规定。如有明确规定,应按合同执行。若无明确约定,应秉持友好协商原则,由项目执行方和监理方提出处理建议,供业主或投资方根据实际情况决策。若协商未果,应依据国家经济合同纠纷法律法规,采取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调解或行政裁决等手段积极应对,并在相关主管部门监督下解决争议,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结合合同和法律的争议解决机制,以有效管理并预防合同纠纷风险。

3.2.3财务部门强化结算单据审核

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结算管理制度是防范结算风险的基础。财务部门应制定详细的业务流程、审核检查标准和岗位操作指南,建立覆盖结算准备、审核报账、账款支付全过程的规范机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政策变化、核算方法更新等最新情况,以确保工作始终准确高效。在日常监管中,要加强审计检查,建立结算审核记录,对变更协议、新增工作等进行预先控制,防止虚假结算。在支付环节,严格审核供应商提供的结算资料,与合同正本、变更补充协议和工程量结算证明材料逐一核对,防止价格变动或工程量不实的情况。同时,还需核实企业实际交付的产品或量化服务证明,防止虚假发票报销。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系统地解决结算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确保工程费用的准确核算和支付。

4结语

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是复杂且关键的,包括合同审查、管控和风险处理。企业可通过标准化文本建设、明确合同细节、依法变更或终止、强化结算审核来降低风险,提升合同管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的稳健发展。同时,企业需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策略,以适应市场环境和法律要求的变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蔚.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招标采购风险及管控工作的探索[J].中国住宅设施,2023(9):70-72.

[2]吴梦希.建筑工程招标采购风险管控[J].活力,2022(5):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