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造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的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3

重庆打造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的对策探析

倪春华

(重庆市涪陵区社会主义学院  重庆 涪陵 408099)

摘  要:重庆打造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应从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持续壮大总量规模;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扩大民间投资;切实帮助企业纾困,夯实社会贡献基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对策

2023年6月,重庆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重庆打造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的奋斗目标。重庆打造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高地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破除制约重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大力促进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持续壮大总量规模

(一)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重点引导、扶持支柱产业中的龙头,积极引导民用企业向重点产业、重大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力争到2027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30万户以上,其中民营企业135万户以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5户以上。

(二)实施小巨人企业成长培育计划。每年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产权清晰、管理规范、法人代表素质高的中等规模民营企业进行培育,积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行业竞争优势的小巨人企业。力争到2027年,全市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350户,民营上市企业达到90户。

(三)实施小微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实施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扶壮培优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本着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原则,建立各龙头民营企业对口帮扶小微企业制度,采取外包、订单、融资、参股等方式,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龙头民营企业的产业链条和配套项目对接,从技术、设备、资金、信息、营销等方面帮扶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四)实施双创激发全民创业热潮。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把全民创业作为培育壮大民营经济的重要途径,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让一切创业的潜能发挥出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出来,在全区上下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新局面。

二、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能力

(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民营企业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广泛建立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创新联动机制,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合作与开放中得到提高。比如,结成企业间战略技术联盟,让民营企业在创新合作中优势互补;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在研发、生产、升级、再造、自主品牌塑造等诸方面实施创新,及时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大力推进生产方式创新。民营企业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小作坊、手工制作、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积极创新集约化、节约化、一体化的现代生产方式。如拓宽原料的新来源,使用新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通过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变。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应用,破解生产用工制约难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大力推进企业产品创新。民营企业要紧跟市场发展潮流,不断推动产品创新,赋予原有产品新的特征或内涵,使产品或者服务更有特色。要着眼市场需求,超前研发新产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打造自主品牌,逐步形成从标准、设计、加工到销售既专业化分工又紧密协作的闭封生产运营模式。

(四)大力推进组织方式创新。民营企业要大力推进组织方式创新,逐渐改变传统的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探索实行股份制,推行股权多元化,家族相对控股,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造原有传统商业模式,加大在目标客户细分、业务流程、市场营销和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大力开辟新市场,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销售市场的适时转移,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

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提升发展质量

(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强化产业规划设计引领。按照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和产业要求,对照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自身产业基础、优势、潜力,科学系统谋划对接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化发展体系。二是壮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聚焦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持续推进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基础再造、能级提升、结构重塑、融合优化、生态构建,围绕新能源”“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补链、段链、强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三是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及时跟踪民营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的表现,关注其中的重点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支持,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中带动力强、覆盖面广、成长性快的链主企业做大做强。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加快产业高端化升级。抢抓中央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大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和工业品质量升级工程,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推动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是加快产业低碳化转型。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培育绿色生产力。

(三)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一是做好产业规划设计。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6个方向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民营企业可对照自身的产业基础、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前瞻性做好未来产业的规划设计,引领企业开辟新赛道、抢占新机遇。二是厚植产业优质环境。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促进创新要素向未来产业聚集,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要立足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融合,瞄准打造引领未来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各类初创企业不断涌现、梯次发展的良好生态。三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要注重发掘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培育未来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扩大民间投资

(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使然,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总结,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科学把握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推动创新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决抵制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控制论等错误思潮,心无旁骛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鼓励、支持、引导、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二)全面落实准入政策,大力拓展民间投资空间。要以法无禁止即可入为原则,全面落实重庆市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与市场主体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规定和做法,着力消除民营经济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显性或隐性门槛;对法无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进入。

(三)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最大限度拓展民资投资空间。以重庆三攻坚一盘活改革为契机,优化重庆现有国有资本配置和发展布局,调整国有资本在一般市场竞争性领域布局,让民间资本在不同层次上进入国资垄断行业,推动国有企业做精主业、分离辅业,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放大效应,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同时,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最大限度拓展民资发展空间。坚持竞争中立原则,即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行规则中立、税收中立、债务中立,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方式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清理废除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的内容,坚决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五、切实帮扶企业纾困,夯实社会贡献基础

(一)切实解决企业融资贵、融资难。一是全力稳定企业信贷。健全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机制,切实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同时,积极引导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管控好自身发展风险的前提下,千方百计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帮助民营企业渡过资金难关。二是全力拓展发债渠道,帮助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三是全力推动上市融资。截止到2023年,重庆上市的民营企业有58家,占全国比重仍然偏低,要加快落实全市经济证券化行动计划,争取每年境内外上市企业810家,有序推动一批优质民营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海外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四是设立民营企业纾困发展基金。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的财务救助。

(二)切实解决企业降本增效难。一是持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财税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精准落实好中央、市上出台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税费负担,扩大盈利空间。特别是对那些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要重点支持。二是有效保障企业要素能源供给。目前,重庆市大工业用户到户综合电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重庆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全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但也存在缺气的问题。要全力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水电、火电等外购力度,规范电网和转供电环节收费,努力将大工业企业电价降至全国平均水平。要积极争取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供应量,加快地下储气设施建设,增强调峰能力,保障企业冬季生产用气。三是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大通道,畅通多式联运,打通

最后一公里,提高铁路、水运货物运输占比,将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切实把物流成本降下来。四要妥善处理用工成本的问题。用工成本上涨是现实问题,但不能简单地以降低工人待遇来解决,要注重企业精细化管理来降本增效。

(三)切实解决企业政策落地难。一是增强政策科学性。制定政策前要加强调研,凡涉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二是增强政策执行的协调性。要强化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形成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三是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通过编印发送政策资料、组建宣传队,利用大数据政务服务平台,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作用,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全面及时把政策传递到民营企业,让企业知晓熟悉、用足用好。四是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及时完善各项政策实施细则,规范政策实施流程,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五是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督查,建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督查制度,把涉企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督办事项,定期对部门开展督促检查,让民营企业从政策落实中增强获得感。

(四)切实解决企业引才用工难。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支持。当前,民营企业尤为突出的是人才引进难的问题。靠企业自己解决有一定难度,政府要高度重视、营造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二是解决好人才引进难、用工难和本地居民就业难问题并存这个难题。重庆每年有近40万人在市外务工,然而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数量不多,这说明重庆现有的产业、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要把企业用工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这两个问题综合起来认识、系统加以解决。三是大力实施引贤育才工程,完善人才投入保障机制,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

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强化企业无小事”“纳税人是衣食父母的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渐实现由全能政府有限政府转变,由管理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积极开展让投资者满意为宗旨的服务型机关和服务型部门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让你创业、我支持、你发财、我服务成为重庆的主流意识,逐步形成舆论导向亲商、政策措施扶商、办事高效利商、银企互动活商、依法维权护商、社会稳定安商的社会氛围。

(二)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本着简化、高效、便民的原则,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积极创新审批方式,在行政审批中心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的基础上,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帮助投资者跑手续、办批文,避免投资者直接与职能部门打交道,从源头上杜绝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办事中吃拿卡要的恶习,努力做到管理零收费、服务零距离、客户零投诉

(三)着力降低民营经济商务成本。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禁止清单外收费,严禁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制定免费代办事项清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资助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免费限时代办服务。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取消违法违规收费、降低收费标准,切断中介收费和行政职权的利益关联。规范劳务中介代招工收费标准,严格落实社保阶段性降费政策。

(四)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进一步贯彻落实宪法规定,在相关法律执行中进一步完善对民营经济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条款,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合法经营不受干扰,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和恒心。

参考文献:

[1]张丽娜,田振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全面高质量发展基础[J].新长征,2023(03).

[2]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J].先锋,2023(02).

[3]李军鹏.党的二十大后的放管服改革与宜商环境建设[J].改革,2023(01).

[4]谢丽萍.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2(09).

[5].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塑造发展竞争优势[J].经济众说,2022(09).

作者简介:倪春华,男,19811月出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涪陵区委党校区情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与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