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杨树林

阿克苏盛泰源检测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尤为关键,从一定角度来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关系到水利施工整理质量,施工单位要科学、正确地应用这项技术,并且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措施,望以此为施工单位参与水利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是一个多方面的集成过程。从材料选择与配比的精准科学到施工前的周密准备,再到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浇筑技术和严格养护,每一个步骤都对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质量控制和施工监控的高标准执行,确保了工程质量达到设计预期,为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

对于水利施工来说,直接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要对其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较为陈旧,并不能满足水利施工在强度、耐久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从现阶段水利施工整体情况来看,混凝土施工技术几乎贯穿于施工项目始终,包含混凝土制备、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多项内容。每个环节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水平。而混凝土施工又影响水利施工的整体效果。所以施工单位在参与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其中,搅拌是混凝土混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在这个阶段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提出的要求,将各类原材料投入,控制好投入顺序和投入量,并结合技术要求匀速进行搅拌,从而在源头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现阶段施工单位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搅拌方式已经从传统的人工搅拌转变为机械设备搅拌,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搅拌效率,还有效地解决传统人工搅拌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对于运输来说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部分,同时也关系到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以及最终的施工质量,如果水泥施工区域距离混凝土搅拌区域距离过远,所需的运输时间会明显增加,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车辆速度等方面的影响,会改变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经常出现混凝土离析、分层等问题,导致无法被使用,只能重新进行搅拌和运输。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成本投入,更会延误工期,所以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水利施工的整体情况,就近选择混凝土的制备场所,同时也要对驾驶人员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管控。所聘请的驾驶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驾驶技术,同时还要有足够的驾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降低离析、分层等发生率。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阶段,浇筑环节决定了整体施工效果,作为水利施工中的关键,施工单位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且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可以顺利完成,达到技术标准。在浇筑过程中要使结构表面平整,应使用专业的压实工具进行压缩,保障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实度。

2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2.1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内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裂缝。这些温度裂缝包括热裂缝和季节性温度裂缝。热裂缝通常发生在混凝土表面,因为混凝土不同部分的温度梯度引发了不均匀的膨胀和收缩,这不均匀的膨胀和收缩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张应力,最终导致裂缝的出现。季节性温度裂缝则主要由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引起,当气温骤降时,混凝土会急速收缩,而在气温升高时,会迅速膨胀,这种温度差异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

2.2湿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湿度变化也是混凝土裂缝的常见成因之一。过度干燥或吸收过多水分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如果环境湿度不足,混凝土会失去水分,从而收缩形成收缩裂缝。另一方面,冻融裂缝通常在寒冷气候下发生,当混凝土中的水分结冰并膨胀时,会对混凝土施加内部压力,最终导致裂缝的形成。

2.3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在承受静态荷载或动态荷载时容易出现裂缝。静态荷载可以导致混凝土的弯曲和拉伸,从而引发裂缝,例如,建筑物的自重和添加的荷载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弯曲,尤其是当支撑不足或设计不合理时。动态荷载,如交通车辆的振动或机械设备的运行,也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振动,加速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具体分析

3.1施工前的准备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础,需严格执行工程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场地布置要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确保基坑支护和排水系统能有效防止水害和土壤松动。针对混凝土施工,场地需平整坚实,布置合理,以便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的顺畅进出,同时考虑到材料存放区与施工区的合理距离,以降低物料转运成本和时间。模板搭建需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使用强度和刚度满足支撑混凝土重量的模板材料,模板的安装精度需控制在±5mm以内,确保混凝土结构尺寸和位置精准。此外,施工方案审查是施工前的关键环节,必须对混凝土浇筑方法、养护措施、应急预案进行详细规划和评估,施工方案应明确每个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关键控制点及验收标准。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也不可忽视,保障每位作业人员对施工技术要点有充分认知,以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通过这些细致周到的施工前准备,可以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浇筑技术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浇筑技术是实现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水下混凝土浇筑,它要求精细的操作技术和严格的过程控制。水下浇筑通常采用管道泵送法或袋装下沉法,前者适用于大面积、深水作业,后者则用于特定部位或修补工作。管道泵送法在施工中,需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而又不能过于稀薄以防止离析,常见的坍落度为150-180mm,以保证混凝土在水下不发生分离。此外,泵送管道的出口应深入到已浇筑混凝土表面以下0.5-1m处,避免混凝土受水流冲刷而离析。浇筑速度要控制在每小时12-15立方米,以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水流干扰和混凝土的离析。在浇筑的同时,应持续监测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确保没有形成蜂窝状或夹杂空气的疏松区域。为确保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应使用含有适量粉煤灰或硅灰的混凝土,以改善粘聚性和减少水化热,粉煤灰的掺量可达到水泥重量的20%,硅灰则在6-8%之间。严格执行这些技术参数和操作规程,对于提高水下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结构的耐久性至关重要,保障了水利工程能长期稳定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混凝土施工后期养护

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整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偏差都会导致工程无法满足验收标准,只能通过返工来进行处理。因此在水利施工完成之后,要重点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处理,如果没有做好养护工作,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或者出现钢筋被侵蚀、混凝土脱落等质量缺陷,从而影响整体建设水平。施工单位也会因此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施工单位在参与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要在施工开始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商讨施工方向。在施工后期还要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养护处理,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结束语

我国水利建设工程领域不断发展,对于工艺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由于具有抗压效果好、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通过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建设水平,并缩短施工周期,所以施工单位在参与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正确地认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来明确技术应用方向,同时结合水利施工实际情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祁晓.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2,36(05):1458-1461.